30例转移性肝癌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_姜英美

30例转移性肝癌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_姜英美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中心医院多普勒室 161441)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30例的超声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转移性肝癌病人原发病灶5种,单个结节2例,多个结节28例,肿块大小平均2.8±1.8cm,肿块回声特征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和高回声,CDFI 显示为瘤周供血。结论  转移性肝癌采用超声诊断和鉴别,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转移性肝癌;诊断

转移性肝癌在肝肿瘤中较常见,体内任何部位肿瘤几乎均可转移至肝。转移途径可由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腹腔肿瘤直接漫延浸润至肝。转移癌常为多发性、结节状,多分布于肝表面,其病理组织学仍保留原发肿瘤的特征[1]。转移性肝癌一般无肝病基础,超声可见肝内大小相仿的多数癌结节为其特征。超声诊断对肝内占位病变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和敏感性。现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30例的超声诊断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30例转移性肝癌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5.5±2.5岁。所有患者均做超声检查,并经病理检查和手术证实。原发病灶:肺癌9例,胃癌7例,直肠癌6例,胆管癌4例,鼻咽癌4例。

1.2 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75 MHz。检查前禁食 8~12小时,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对肝区直接探测,在右肋下、右肋间、剑突下等部位作连续滑动,对肝脏进行纵、横、斜多切面的扫查[2]。发现病灶,对肝内的肿块病灶的大小、数量,观察肿块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分布和肿块内的回声强弱以及肿块后方的回声情况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 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以 P<0. 05 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30例转移性肝癌病灶分布位置、数据、大小、声像图特点为,主要位置位于左叶3例,右叶11例,双叶16例;肿块数量:右叶单个2例,多个28例。肿块大小:<1.0cm 1例,1~2.9cm者13例,3~4.9cm者12例,>5 cm者4例。肿块回声特征:无回声1例,低回声19例,高回声7例,混合性回声3例。血流信号瘤内血流信号6例,周边血流信号24例。Vmax 17.5~91.2cm/s,RI0.44~0.93,平均0.63±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声像特点:①高回声型:这类回声常比高回声型血管瘤强,甚至可呈斑块状,内部分布不均,边界多不规则,并且周边常有细薄的暗环,后方回声轻度衰减。特征性的肝癌可呈现“牛眼征”,即癌肿内部呈高回声区,周围有无回声环,呈“牛眼”状,偶尔中央可有少许低或无回声小区,此征象被认为是转移性肝癌的典型特征,常出现于多发性小结节型转移性肝癌中,有报道此征象在转移性肝癌中出现率可达88%。另外,在较大转移性肝癌中,可出现多结节相互融合聚集在肝某一叶的高回声不均质区,形似葡萄,故名为“葡萄串”征或“群集”征。②低回声型:肿瘤通常较小,内部会呈低回声型,不均匀分布,边界尚可清晰,但常有晕圈表现。③无回声型:在肝内会出现无回声区,边界较为清晰、不规则但不像肝囊肿有回声较高有纤薄的囊壁,除非内部为囊性液体,一般后方无回声或轻度增强。④混合回声型:高回声呈环状,中央为无回声型,亦可强弱不均,呈条状分隔。

3 讨论

肝癌的诊断近年来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影像诊断的发展,不但使定位诊断十分清楚,亦使肝癌的鉴别诊断水准大为提高,影像学检查已成为诊断转移性肝癌的最重要手段。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肝脏。其中,胃肠道肿瘤多经门静脉转移至肝;其他脏器肿瘤多经体循环至肝,亦有经淋巴系统或直接侵入者。转移性肝癌可为单个或多个结节,但多数为弥漫型。癌结节外观呈灰白色,质地较硬,与周围肝组织之间有明显分界,结节的中央常因坏死而凹陷。临床上发现肝转移癌患者一般不合并乙肝与肝硬化。

转移性肝癌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类圆形病灶,常多发。肝内出现2个以上(极少有单个)大小相仿的圆形或椭圆形实质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呈多样化。主要与原发灶的病理类型不同有关,但同一患者肝内所有肿瘤回声应为相同,肿瘤内一般无血流信号。继发性肝癌单个性病灶<2cm小病灶继发性肝癌可呈无回声、低回声或高回声;一般无包膜回声,有的周围有较宽的无回声环。较大病灶继发性肝癌呈现火山口样改变,肿块内部有大片无回声区,或病变区边界模糊而不规则者。继发性肝癌大多是在较为正常的肝组织回声图中散在多个圆形病灶。肝内病灶有的边缘较清楚,可呈融合状和有液性的无回声区、网格状、水平线状回声表现。转移性肝癌回声类型多样,因原发灶成分不同,可表现不一;强回声型:多见于消化系统肿瘤、腺癌或放疗后;弱回声型:多见于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回声型:多见于消化系统肿瘤及腺癌早期;混合回声型:见于上述癌的不同病程或坏死期;囊肿型:见于囊腺癌、肉瘤、肿瘤坏死液化出血;钙化型:见于消化系统肿瘤、甲状腺癌、骨性肿瘤[3]。

由于转移性肝癌种类较多,肿瘤内血供表现不一。彩色多普勒超声常显示转移性肝癌有少量血流,显示率77%~78%,大多位于周边部,较原发性肝癌显示率为低,而内部血流显示率为33%。脉冲多普勒可测及动脉或静脉血流频谱,流速、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均高于良性肿瘤。但在肿瘤内未检出彩色血流信号时,仍不能除外转移性肝癌的可能。

超声显像可以确定肝内有无占位病变,提示其性质,对具体位置和血管关系显示明确,具有方便、快速、廉价、无创、无辐射损伤,可重复性诊断准确率高的优点,是腹部器官包括转移性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及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然冰,刘玉君. B超诊断103例转移性肝癌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旬刊,2011,24(3):821-822.

[2]周林平,江声选. 转移性肝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19(2):74-76.

[3]王炽秋,程胜平.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4):477-479.

论文作者:姜英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30例转移性肝癌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_姜英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