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浅谈“97高考上海历史卷”的命题_高考论文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浅谈“97高考上海历史卷”的命题_高考论文

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97高考上海历史卷命题思路浅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说论文,上海论文,命题论文,基础知识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普通教育和高等学校招生的改革继续深化的1997年,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对高考上海卷命题,明确提出要贯彻“既有利于中学教育和改革,又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且能对应试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轨“起促进作用”为指导思想。我们历史科命题组认为要在今年的历史试卷中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测试考生对所学的历史基础知识的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关键。换言之,今年上海历史试卷命题的基本思路,是重在测试考生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这些知识来理解、分析、归纳、概括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的能力。

作为普通教育重要阶段的高中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良好素质为基本目标。其根本宗旨,就是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无论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老师还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学生,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个基本目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最高标准。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良好素质的知识和技能,老师就应当尽心教好,学生就应该努力掌握。就历史学科来说,教与学的主要目标,是要使学生掌握中国和外国的基本历史知识,初步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学会分辨历史是非、弃恶扬善,培养高尚情操。而且掌握历史知识,归根到底主要也是服务于后两者。古代中国,历史所以受到格外重视,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对个人、对社会的教化功能和前事后师的效用。所以,历史学科的一切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和课堂之外的参观、考察、调查活动,也包括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考试,都是围绕着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这个目标而展开的。诚然,在历史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许多很具体的历史过程和情节,也有许多很细琐的年代、人名、地名、物名、机构和数字等等,但对于中学生来说,除了极少数特别重要者外,既无必要也不应该苛求他们都加以一一牢记。即使作为高中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础历史知识,也应该引导他们注重于史事的理解和历史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努力学习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今年的历史试卷的命题,正是据此确立基本思路的。可喜的是,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学经过几年的不断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应试而重识记轻能力的状况已有改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其理解、运用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这就为今年历史试卷命题的思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按照这个命题思路,我们命题组全体教师决定今年的历史试卷要适当减少识记性的题目,相应增加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题目。尽管不同题型下的试题,其命题意图有所差别,但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体现这个命题思路。

在最近四五年的上海市历史试卷中,大体占全卷150 分的一半分值的选择与填空两种题型,基本上均可归入识记性质的题目(去年的试卷已有变化)。加上其他题型中的部分识记性题目,识记性试题的全部分值占全卷150分的62%—68%上下。今年命题中对此作了适当的调整。 除了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两种题型下各道试题均为理解性、概括性和综合运用性质外,在选择、填空和简析三种题型中,也适当增加理解、分析、归纳性质的试题。例如:选择题型中的第5道题, 列出四部名著, 要考生回答是哪一部书才会有“民间渐次广种”甘薯的记载; 第14题,题干标出国民革命军的两幅标语,并列出4组时间段, 要考生回答标语产生于哪一组时段;第19题的题干引用了恩格斯语录:“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考生要在4 个选项中选定能正确表述恩格斯所说的“变革”性质的1项,等等。在这类题目中,考生要作出正确的回答, 就必须理解有关事物发生的历史背景或性质。在这些题目面前,光靠死记硬背是无济无事的。又如:简析题型中的1题(第42题), 题干引用了英国《权利法案》和《日本帝国宪法》的有关资料,要考生回答英、日两国政治体制的共同点、不同点及其成因。显然,本题意在检测考生对教材和老师讲解的有关知识的运用以及对所引资料的理解、归纳的能力, 教材中不可能有与之相对应的现成答案。 本题型里的另一道题(44题),题干只提供三幅示意图,分别标明英、德、美3国从1870 年到二十世纪初年的钢铁产量和制造业在世界总额中所占的份额,要求考生写出图示所反映的情况。这是一道试题术语中的所谓主观题。设计此题旨在检验考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观察示意图中几组数字的增减,作出3国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的判断。它与材料分析论证题的性质相似, 是国家教委在命题要求中提出的考查“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的一类题目。

总而言之,今年的历史卷从试题的内容上说是重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从试题的性质上说,运用性和识记性的试题两者的比例却有明显的升降。对全卷试题的分值统计可以看出,纯属识记性试题的总分值,比往年大约下降了16—22%左右。

对于今年的上海高考试卷,市教育考试院还提出了要处理好试卷的“稳定”、“覆盖面”与“新意”三者关系的具体意见。就历史卷来说,命题组认为保持试卷的基本稳定这一点比较好办,而解决试题的覆盖面和新意这两点则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一是受制于现行教材。今年本市中学历史教材仍分新旧两套,体例不同,内容的详略、粗细不尽一致,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表述视角也有差异,而且均偏重于政治史。二是受制于《考试说明》。有关行政机构明确指出,《考试说明》“不仅是一个命题原则,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然而,《说明》中历史科规定的考生复习也是教师命题的“知识范围”却过分集中于政治史。以中国史为例,经济史、文化史(包括教育、科技、思想、文学、艺术、出版、宗教、古迹、文物等),约占三分之一,而政治史和大致均可归入政治史的战争史却占了三分之二。况且其中还有一些内容,现用两套教科书并不完全吻合。因此,命题的过程颇费周折。我们在确保试题与答案要点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前提下,集中较多的精力于扩大试题所包容的知识点、试题对教材的覆盖面和创新题意、活泼卷面上。

在保持试卷的基本稳定方面,今年的历史卷在题型上不作变动,仍沿用原有的五种题型;每种题型所占的分值基本不变,仅调整4 个分值,即问卷题从38分调为36分(每题12分),材料分析论证题从18分调为16分,其余2种题型分值不变;在试题的总量上,除选择题仍为30 道小题,问答题仍为3道小题(各分甲乙两种)外,填空题增加2道小题,相应减少简析题的小题。这样,全卷的总题量也基本不变。如果把材料分析论证题下设问的小题计入(去年本题有9个设问,今年只有4个设问),那么,今年历史卷的总题量还略有减少;在试卷总体的难易度的把握上,在力求适中的大原则下,与本年度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进展相呼应,在减少识记性试题的同时,适当增加了理解、分析、归纳和综合性试题的数量与难度。 去年的历史卷全部考生的平均分为109分,难度(得分率)为0.73;今年的历史卷,命题组对考生的预期平均分值为98—104分之间,难度在0.65—0.69之间。3名学生参加测试的结果,平均为102分,难度为0.68。假如这3名学生在今年选择历史试卷的全体考生中具有代表性的话,那么,我们命题组对试卷难易度的设定,大致可望实现。当然,试卷的总体难易度是否适中,命题者的主观设定是否符合或者接近实际,终究取决于考生的整体水平和临场发挥的状况。何况所谓难易度也只是相对于往年的试卷而言——因为只有往年高考的有关数据可资参照。审题组在审视了全部试题后,一致认为难易度“大体适宜”。参加测试的学生在考后的座谈会上也认为试题的难易度“比较适中”;“试卷上的题目(我)都做了,所丢的分数可能是自己记错了,或是(对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回答不全面。”

在试卷所涵盖的知识点和对教材的覆盖面上,在规定的范围内,凡是我们认为一般高中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诸史,都设计了一定数量的题目。从试题所覆盖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五大部分来看,大体各占30分;从试题所涵盖的知识点来看,政治史类为95分,经济史类为33分,文化史类为16分,军事史类为6分。虽然我们力求扩大涵盖面, 但政治史类仍然太过偏重,这是受到其他因素制约而存在的一个缺陷。

谈到今年历史试卷的难易度和覆盖面问题时,还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今年涉及历史的“社会热点”的态度。在本年度,涉及历史的“冷战”问题、中日关系问题、鸦片战争问题、香港问题、台湾省问题等等,无论是宣传媒介,还是民众街谈巷议,都广为关注,在不同程度上成了“社会热点”。作为高考命题,对此应持什么态度呢?如果设计出有关的试题,考生会不会因为接触的资料多、听得也多,所以人人都能很容易地加以解答而拉不开差距呢?命题者会不会受到“迎合热点”的指责?我们认为,只要是高中毕业生应有的历史常识,命题时就无须回避。但要在历史的广度、深度和相关问题的内在联系上做文章。例如:第41题,题干是引用邓小平关于收回香港地区的一段名言,要求考生回答的却是涉及香港问题的条约、人物和地域等历史知识。又如材料分析论证题,引用的是有关鸦片战争的几段中外史料,要求考生解答的,是鸦片烟毒泛滥的原因、英国侵略者如何蓄意挑起鸦片战争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等。考生要回答好这道题,就必须读懂半文半白的史料,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经验告诉我们,考生的这种综合运用的能力,差距会是很明显的。

对于新老教材的处理上,我们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除问答题分为甲乙两种外,其余试题都是在两种教材共同的内容中提炼出来;二是约有五分之二的试题,其答案在两种教材中表述的角度有些差异。凡此,我们均以新教材的相关内容所归纳的要点为正答案,而把老教材对同一问题表述有别的内容所归纳的要点作为副答案,置于正答案对应要点的“或”字之后与括号之内,并规定两者分值相等。这样处理,不仅增加了可以命题的内容,而且既使两种答案等值,又有利于向新教材过渡。

在试卷的形式上,全卷以文字为主,配上一幅地图、两组图表和三条历史上的标语,较为多样而活泼。在试题的设问方式上,除了直接的提问,还适当引用一些名人语录、名著论述或史料或学生园地的文章等,从中引出理解性、分析性或判断性的问题。形式的变化是为了增添试题的生动性、设问的多样性,使之贴近考生所熟悉的现行教科书的体例、模式,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从而有利于兴奋他们的思维,相对缓和应试时的紧张情绪。

命题与解答、考官与考生,历来都是一对难于平衡的矛盾统一体——尤其是作为选拔与被选拔且属“一次性”搏击的高考。这不仅因为双方都肩赋着自身的任务,有着不同的希求,而且各自都必然要承受或隐或显、或客或主、或远或近诸多因素的制约。仅就命题而言,既被锁定在现行教材和《考试说明》的范围里提炼试题、组合成卷,又要努力贯彻教育考试院提出的两个“有利于”、一个“促进作用”的指导思想,以及处理“三者关系”的具体意见。显然,这里涉及到六个以上互相矛盾又互相联系的问题,命题工作必须妥善处理。头绪纷繁,只有抓住关键才能迎刃而解。这个关键就是“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因为高考的基本目的是为高校选拔新生提供依据。所谓选拔,实质就是选优或曰择优。在以考试为选拔方式的情况下,区分优劣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考试成绩就成为高校选拔新生的依据。而考试成绩只有拉开差距方见优劣,高校择优录取新生才有可能。这样,命题时除了必须考虑“覆盖面”和“知识点”,以检验考生基本功力的厚薄以外,还必须设计具有较大难度的若干题目,让考生尽量发挥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在试卷中一展各自的水平,以拉开成绩的差距。在考生成绩的差距中,各类高校得以按照自己的标准择优录取新生,中学教育则可从中总结出一些倾向性问题,作为深入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某种导向。因此,把命题工作喻为“系统工程”,并不夸张。

正因为如此,命题组从确定今年历史卷命题的基本思路到分工拟出试题及其答案要点初稿直至定稿付印,整个命题过程就是不断讨论、调整、删补、修改的过程。其中不仅对每个题型的性质、知识点的分布、难易试题的比例及其分值的高低,都几经讨论、调整,而且对49道题目的选定、每道题的中心内容(即“题干”)的确立,乃至于文字表述和图示设计是否妥当等等,都经过集体的反复推敲。粗略统计,全卷49道试题,经过调整、删补才最后确定的,占一半以上,部分试题更是多次更换;题干表述和答案要点作过修改的,约占五分之四。尤其是历来都是难度较大的试题所在的问答和材料分析论证两大题型,每一道题都是经过多方权衡、仔细斟酌,甚至展开答疑辩难之后才定稿的。因此,作为命题组的教师(实际上也是“考官”成员的一小部分),我们对考生的情况及其解答试题时可能面临的诸多因素,确实是努力加以统筹兼顾的。这样做为的是尽量使我们拿出的这份试卷,对考生来说是可供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试卷。

从考生方面来说,他们参加高考的目标不言自明,因而无不希望能考出好成绩。历史试卷只有一份,在这份试卷面前可以说“人人平等”,但是考生各自的知识和能力却不可能“平等”。从这一点上说,“考官”命题与考生解答之间的主要矛盾方面是考生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功如何。而考生基本功的差异,除了家庭、社会影响和考生本人的因素之外,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的教育状况。所以今年历史卷考生中所普遍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及其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处理得好必能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是基本历史知识不扎实,“盲点”多。这里所说的“扎实”,是指教科书最基本的重要史实。例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中国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仅教科书上作了专门叙述、《考试说明》中单独列出了一个目,而且电视剧、连环画等历史文艺作品也有介绍,它应该属于高中生的常识范围。但是有关这件大事的第3题却仍有许多考生答错了。 他如第6、10、11、13、30、35题等, 均属很容易的甚至被人戏称为“送分”的试题,但在相当多的考生笔下却成了“丢分”题。这只能说他们的知识与“扎实”二字距离甚大。此外,我们从考试后所抽查的部分答卷中发现,同一份答卷所丢失的分数相对集中于同类性质试题的为数不少。有的集中在空间概念的试题上出差错,有的则在经济史类或文化史类的试题上栽跟斗,至于时间概念上的错误更是普遍。凡此均暴露出他们的基础知识存在盲点。

其次是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薄弱。尽管这几年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渐次扩大、深入,但从今年考试的一些情况看,这个问题依然很突出。据3名测试生的考卷、抽查的考卷和阅卷教师的反映, 考生丢分最普遍的大致集中于第5、14、18、19、21、22、27和42—49题。 而这十多道题恰恰是考察运用能力的试题。比如前述第42、44题,大部分考生都没能得满分,答非所问的为数不少。问答题的时、空跨度大,答案有关的内容均分散在教材若干章节中。命题意图之一是测验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但归纳、概括得好的考生不多。或则“扬长避短”,把背得出来的教材有关段落,不管其中有些内容是否贴题,悉数写进一个问题的答案里。第46题的乙种题“概述清朝前期,中央政府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主要举措”,不少考生就把大兴文字狱、改革赋役制度、设立军机处等与正确的答案要点杂凑一起。而背不出来的部分就三言两语、东拉西扯,甚至把晚清的事也写进答案。第48题甲种题的情形也相似,或则描述历史过程很详细,对历史意义、特点却归纳不出来。第47题甲种题和48题乙种题的解答都有这种情形。作为检测考生综合运用能力的第49题,不仅没有一人得满分(16分),而且取得10分以上者,为数也不多,0—2、3分的却不下一二百人。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 仍是亟待加强的问题。

再次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问题。这是中学各门课程互相协调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问题。但历史学科实际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学科,不仅涉及古今中外、东西南北,而且文学、哲学、教育、艺术、经济、法律、政治、军事、新闻出版、天文地理乃至于一些很具体的科技门类,只要是人类文明史上有重要地位或影响的,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也都有详略不一的记载。因此培养学生对某些相关学科粗略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语文(包括写作)和地理、经济等,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正是在这些方面,考卷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第41题中要收回的香港地区包括哪几个区域,许多人只写出香港岛或加上九龙。第43题只要求写明3 个国家,取得满分(4分)的考生不足四分之一。此外, 与地理知识有关的第6、31、32题等,答错的也非个别。又如第44题, 相当一部分考生面对图示中的三组经济数据,头脑一片空白——只字未答。至于错别字,大部分答案都有两位数,连人名、地名、机构名称等也出现许多错别字。而行文中的遣词造句、思路和文理等诸多涉语文教育问题的普遍存在,令人担忧,却还不是历史卷阅卷教师要考虑的问题——至少目前仍是这样。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大目标。对在校中学生来说,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他们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参加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仅仅从学校教育这一方面说,今年历史答案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也是历史教学中值得反思的问题。作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渡时期,许多人驾轻就熟,不易摆脱旧的轨迹。正如有的考生所说,在过去的一年里“老师出了许多题目,基本上都是识记性的,一次又一次搞模拟考试,考得很累。”有的则指出:“老师很少教我们如何分析(历史)问题”,“也没教我们对同一类(历史)问题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有几位考生都谈到“如何分析历史材料,并且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缺乏训练。”可见,在改革、前进中的历史教学,依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而这些环节正是今后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逐步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经过在教育改革中积极奉献的老师们的努力,这些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标签:;  ;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浅谈“97高考上海历史卷”的命题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