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实验音乐的技术路径、形态与观念

美国实验音乐的技术路径、形态与观念

朱宁宁[1]2011年在《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文中研究说明实验音乐,作为20世纪现代音乐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个集激进的创作观念和手法于一身的新音乐概念,在作曲家、音乐学家、乐评人等学界人士的认识中始终处于活动的不稳定状态,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不断地为其扩充新的内涵,以致实验音乐一词至今依旧定义不明,概念模糊。实验音乐本质的不定、变化特性,决定了我们对它的认识起点开始于表现论,而非本质论。因此,当人们谈到实验音乐时,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释什么是实验音乐上,而是将它直接作为一种音乐类别来看待。于是,在他们的结论中,便出现了将某种或某些音乐现象归于实验音乐的多项选择。本文论题中的实验音乐不是广义的,融目前所有结论于—炉的实验音乐整体,而是有着自身的类别化选择。这里的实验音乐指的是,二战后美英现代音乐创作领域中,在约翰·凯奇创作观念和理想影响下形成的,源起于偶然音乐的新音乐传统。它以机遇和不确定为主要创作方法,以结果无法预见为共性特征,在声音材料、记谱方式、音乐形态、创作与表演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激进变革,从而在根本上颠覆了音乐的本质以及作曲家、表演者、听众的角色定位。它与同时期的整体序列主义走的是完全相反的道路。本文以确定对象,观察环境,分析现象,深究本质,得出结论为研究和论述思路,通过对这类实验音乐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上半叶发展状态和特征的观察和解读,探讨它成功走出西方艺术音乐传统边界的前提和根源,在边界之外开拓新领地的独特观念和创作手法,并结合本体论角度和历史、社会的宏观视阈观照其实质,继而得出结论:实验音乐走出传统边界的要诀,是颠覆艺术音乐传统的创作根基——对声音过程的全面控制,解构其根深蒂固的内部结构系统和组成方式。它抛却了声音材料之间的人为关系,但同时又形成了声音材料得以相互组织和联系的新的关系特征——自然状态下生成的惯性和复杂性。人们对于作品与作曲家之间存在必然的密切关系的固有认识也被打破,开始认识到,创作观念可以脱离对应的物质对象而独立存在。然而,音乐的历史不是取代的历史,实验音乐发展的内在逻辑显示,它并不期待传统边界之内的音乐最终被废止。而它使音乐在发展至高处面临前进的桎梏之后获得新生的良方是大强度、高级别的反叛,使人和音乐从日渐厚重的限制中解脱,在异化中回归本真。

葛迅[2]2004年在《美国实验音乐的技术路径、形态与观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考察了美国实验音乐的作曲技术路径及其形态,分析了实验音乐所体现的科学主义、反传统和超越艺术边界的观念,试图发现美国实验音乐区别于欧洲先锋音乐的艺术特性,审视其独特的价值观,并思考美国实验音乐的历史局限与哲学启示。

刘丹霓[3]2011年在《译着《音乐、艺术与观念》及其书评》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当代着名音乐学家伦纳德·迈尔(1918—2007)的《音乐、艺术与观念:二十世纪文化中的模式与指向》是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和文化史着作。他以极其宽广的学术视野,以音乐为切入点,深入考察了20世纪前后受到社会历史环境影响的意识形态变革,及其对西方世界的文化信念、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的深远影响,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和音乐分析等诸多音乐研究领域带来新的视角,引发新的思考。作者对音乐、艺术和文化当今现状的描述及对未来走向的预期体现出其敏锐洞见和长远预见。全书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各艺术门类,并将这种广阔的共时研究放入历时性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符合当下音乐学术发展潮流,必将对当今音乐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和学术价值。全书分为叁大部分,共十二章以及本书1994年再版时所新增的一篇跋论(第一版于1967年问世)。第一部分“前奏:现时已然境况”包括第一至五章,主要涉及对西方传统的调性音乐以及美学价值观的探讨;第二部分“现时境况,及将来或然境况”包括第六至九章,详尽论述本书主要观点——即将到来的时代是一个多种风格共存的波动静态时代。第叁部分“音乐中的形式主义:质询与保留”包括第十至十二章,以整体序列主义音乐为重点,探讨了当代高度复杂的实验音乐的理论、创作和接受问题。最后的跋论则是对全书主要论点的总结、引申和补充。书评主要从全书的逻辑建构、思想内容、中心概念与关系、着述特点和研究方法以及所引发的争议五个方面对这部着作进行剖析和解读,并对作者其人及其思想理论、国内研究状况、引入本书的意义、重要术语译法以及译后心得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佚名[4]2017年在《《音乐艺术》近十年文章摘要总汇》文中指出(2008~2017)20082008年第1期第6~15页桑桐:勃拉姆斯喜用的一种和声手法(一)——纪念勃拉姆斯逝世110周年内容提要:本文分析探讨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所喜用的一种和声手法:小下属领域的降号音系统和声,亦即包含有降Ⅶ级、降Ⅵ级、降Ⅲ级、降Ⅱ级音和声的处理手法。他延续和发展了从巴赫时期开始的、作为降号音和声基础的"主小七度音和声"的处理方法,继续了贝多芬音乐

朱宁宁[5]2016年在《源于偶然音乐传统的中国当代实验音乐创作实践》文中指出文章以中国当代实验音乐的创作为主要论域,从研究对象所涉的概念,存在前提,表现形态以及创作观念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分析中国当代实验音乐创作的种种现象及其本质,对相关的音乐事件、作曲家、作品等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讨,研究其创作观念和特征,并进行详细的论证。为国内认识西方实验音乐以及在其影响下中国当代实验音乐的发展实现一定的理论关注。

范翎[6]2017年在《交互式电子音乐研究》文中提出电子音乐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变化创新,由最初的纯“听觉艺术”逐渐演化出更强调舞台实时表演与视听一体化的“交互式电子音乐”。正如赤松正行所言:“电子音乐可分为两类,实时电子音乐和非实时电子音乐”,当下,实时电子音乐凭借交互技术实现了的极为丰富的舞台表现,电子音乐由此焕发出蓬勃的全新生命力。融合艺术与技术于一身的交互式电子音乐具有显着的交叉学科特性,其研究涉及艺术学、理学、工学、传播学等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作曲与即兴创作、程序语言与编码、人机交互、音乐信息检索与感知、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数字乐器研发、虚拟现实、物理建模、声音空间化以及算法作曲等方面。本文从交互式电子音乐的概念阐述入手,对交互思维的成因及演变进行溯源,对现有的交互式电子音乐进行分类,并以对数字环境下电子音乐交互技术构成的探究为基本出发点,结合Max/MSP/Jitter交互程序实例以及交互电子音乐作品实例,阐述了表演行为及不同媒体间基于数据形式的交互机制,解析其创作与展演的各阶段的特点。本文对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媒介构成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提出由多媒交互所产生的综合美学具有多维性、可识别性与广泛适应性等特点,同时也指出实时行为控制与多觉感知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传统音乐形式的审美回归。在崇尚科学与理性的同时,由跨媒介联姻所实现的全新艺术语汇更有利于进行多维化的艺术表达。

陈志毅[7]2005年在《信息时代建筑非线性叁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建筑风格与科学的历史相关性研究表明,科学透过对艺术家宇宙观的改造,扩大并丰富建筑师的艺术意志,进而改变建筑设计思路。新科学引发新建筑风格。 当代,科学正处于一个由线性科学向非线性观迈进的变革时期,曾被理性视而不见的复杂现象开始纳入科学的视野。历史经验昭示我们:新科学的观念会再次影响建筑师的世界观,进而影响建筑师的艺术意志和作品风格。事实表明,当代西方前卫建筑师作品风格的不定形,证明了这一历史经验。如果,我们将建立在笛卡尔机械宇宙观基础上的建筑称之为线性的,那么,建筑形态正向非线性领域演变。 本论文从当代哲学、美学、形态(包括形体、空间、结构和表皮)、几何、信息技术等方面切入,讨论非线性形态在建筑领域的取得的进展。

钱彤[8]2016年在《爵士乐发展在中国—都市文化与爵士乐本土化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爵士乐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和内涵吸引着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目光。20世纪20年代,西方爵士乐首次传入上海,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繁荣之后,于20世纪50年代渐趋沉寂,曾风靡上海滩的爵士乐仿佛一夜之间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但爵士乐那种即兴的演奏方式、悠然的曲调和那段流金岁月般的往事,早已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融为一体,并在其不断发展及演进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艺术特质的精神文化现象,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可以说,爵士乐在上海的繁荣,源于上海这座城市特有的艺术气息和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质,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爵士乐和都市文化间的交错影响。20世纪上半叶上海的爵士乐已逐渐成为一种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那种奢靡的风格和上海滩纸醉金迷的夜生活完美的诠释了这种中国化的外来价值观念。上海的本土化爵士乐虽然同样由钢琴、单簧管、萨克斯、小号、长号、低音提琴、和鼓、沙槌,等打击乐组成,但这些爵士乐以海派国语流行乐曲为主,同时融入东方世界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土化爵士乐。本文将从史料入手,从音乐学、音乐社会学、文艺学以及传播学等多角度探究爵士乐在中国的兴盛及沉寂的全过程,重点解析爵士乐在传入上海之后的具体演进历程,从中找寻爵士乐的内涵精神和传统海派文化之间的暗含关系,最终确立爵士乐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和中国传统文化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当代中国爵士乐对多元文化认同的诠释和演绎。同时,将实证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立足原始文献,力图做到于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中找到爵士乐和都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解析爵士乐在中国本土化的历程。论文第一章概述了西方爵士乐发展历程及其本质特征,指出西方爵士乐艺术精神及美学特质对中国爵士乐本土化的影响。从美国南海岸,一直到遥远的东方大陆,爵士乐凭借其独特艺术魅力及多元化的传播方式,逐步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并在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首次传入中国上海,从此开启了爵士乐的中国化旅程。第二章以海派文化为切入点,在简要论述爵士乐在上海的演变及发展的同时,从美学角度探究爵士乐艺术特质与海派文化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同时客观地对爵士乐在中国本土化的历程进行评价,同时并进一步论述爵士乐的艺术内涵及美学精神,界定爵士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相互依存和包容的关系,把爵士乐自身以及影响爵士乐本土化的诸多研究因素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探寻爵士乐与中国都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第叁章将从具体的文本及社会文化事件之中,多元化地展示爵士乐在其本土化过程之中的审美及文化认同,概述爵士乐本土化过程中审美及文化变迁的脉络,并从中理清爵士乐本土化过程中的融创性。同时,对爵士乐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进一步探究爵士乐在当代中国的复兴及其影响,从音乐传播学及音乐美学的角度解析爵士乐在当代中国复兴的整个历程。第四章进一步探讨中国爵士乐在当代的发展及变迁,从其美学特征及内涵为论述的切入点,解析中国爵士乐本土化过程之中的审美现代性发展问题。可以说,爵士乐在中国的沉寂和复兴都从侧面证明了文化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本身对于艺术形式的选择机制。本文将从接受美学和音乐社会学角度探析和解读爵士乐在20世纪20年代所引起的巨大反响,以及爵士乐在中国的隐匿和复兴的全过程,从更为深入的层面了解接受者的精神需求同爵士乐本身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爵士乐沉寂与复兴的关键所在。第五章反思与展望:探究爵士乐发展的内在文化驱动力以及转型时期中国爵士乐发展的契机和挑战。从都市文化的语境之下,探讨爵士乐现代化和本土化的必要性,从文艺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爵士乐本土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音乐精神和美学特质。总而言之,爵士乐的起源以及之后各种流派的产生,都与大背景下的时代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在这一过程之中,都市文化成为爵士乐发展和演变的客观载体,在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沟通交流的过程之中,爵士乐不断吸收各种音乐元素,对世界范围内的音乐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和影响。站在历史的今天,回望爵士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迅速发展,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这种西方乐曲带给我们的独特审美价值趣味,更能感受到一种独具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音乐形式,这些客观的积极因素,是爵士乐得以不断发展和演变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是爵士乐本土化过程中所要吸收的重要元素。可以说,我们从爵士乐之中解读出的是人们对于都市内在文化的感知,其内在的包容力和释放程度是都市文化和爵士乐提供给人们对于这个时代的思索路径,透露着的是这个专属于都市文化的特有气息,我们从中体味到的甚至早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爵士乐的背景下,都市已经逐渐幻化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音符,演奏者属于这个时代的主题旋律。

高拂晓[9]2007年在《期待与风格》文中研究表明伦纳德·B·迈尔对当代音乐美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在当代音乐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核心问题——期待与风格。论文勾勒了迈尔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产生的背景,从总体上概括了迈尔的思想特征,指出了期待与风格是迈尔思想的核心。通过对情绪和情感的概念进行辨析,并与汉斯立克和苏珊·朗格的观点进行比较,作者认为,迈尔的音乐情感论是以非参照性的情绪体验为主的音乐的特殊情感论。在重新阐释迈尔的音乐期待与意义的关系的基础上,论文指出,应该从句法价值和审美体验两个方面去理解迈尔所言的音乐意义问题。接着,论文阐述了迈尔的风格分析观念,强调了迈尔风格理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结合,历史与审美统一的特点。作者认为,稳定性和变化性是迈尔风格理论的核心。通过考察浪漫主义意识形态对风格变化的影响,风格的稳定性和变化性的辩证关系得到了具体揭示。其中,对风格变化中稳定性特征的形态归纳和解释是迈尔的风格理论不同于其他理论的重要特征。在讨论了迈尔观点中有关“形式主义”的实质后,作者以审美的现代性视野审视了风格的内涵,指出了风格的“内在超越性”及期待与风格的审美张力,并认为期待与风格都具有开放性。最后,论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本研究的意义,指出了迈尔音乐美学思想的成就与局限。作者认为,迈尔的期待与风格理论在当代西方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引起的问题远远大于它所解决的问题。迈尔的思想不仅对我们的音乐美学理论研究而且对音乐实践问题都具有很大的启发。

金旖[10]2015年在《基于音乐美学的建筑生成系统》文中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比喻被广泛地运用于探讨建筑和音乐相关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中。音乐是时间维度的听觉艺术,建筑则是空间维度的视觉艺术。看似门类不同,但二者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高度的抽象性。源于同一时期相同的时空观念和人类的通感思维,音乐体现着变化的空间,建筑有着音乐的节奏韵律。二者相互应和,十分美妙。目前不乏基于这一独特现象进行的建筑实践,试图从音乐中获取建筑创作灵感。然而由于对建筑和音乐分析及认识的片面性以及操作手段的局限,转化得到的建筑成果多难以反映本体音乐的特点,内容流失较大。本文希望以历史的角度及音乐美学的角度对音乐和建筑的形态相通性进行分析。基于当前信息社会与数字化的背景,提出“图解”作为连接音乐与建筑的桥梁。通过“图解”解释音乐、生成建筑。本文将以纵向、横向、特例叁种维度进行研究:1.纵向梳理并对比不同历史时期音乐与建筑的美学特点。通过分析其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哲学等驱动力,归纳音乐和建筑的互动历程,指出同一时期时间观念与空间观念的互通性特点。2.横向比较音乐与建筑二者的美学。辨析时空与尺度模数的作用,从音乐元素与手法出发进行形态解析并建立二元共通关系。这是建筑生成的理论基础。3.选取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巴赫的《音乐的奉献》、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月光》以及中国传统古琴曲《流水》,以图解的手段分别从音乐操作、氛围渲染及音响效果叁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尝试数字化建筑生成。本文希望能够以音乐的视角重新审视建筑及建筑创作,将音乐的专业思维带入建筑之中,在加深对建筑理解的同时探讨从音乐中获得启发进行建筑创作的方法,强化并实现音乐与建筑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D]. 朱宁宁. 上海音乐学院. 2011

[2]. 美国实验音乐的技术路径、形态与观念[D]. 葛迅.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3]. 译着《音乐、艺术与观念》及其书评[D]. 刘丹霓. 上海音乐学院. 2011

[4]. 《音乐艺术》近十年文章摘要总汇[J]. 佚名.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

[5]. 源于偶然音乐传统的中国当代实验音乐创作实践[J]. 朱宁宁.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

[6]. 交互式电子音乐研究[D]. 范翎. 南京艺术学院. 2017

[7]. 信息时代建筑非线性叁维形态研究[D]. 陈志毅. 同济大学. 2005

[8]. 爵士乐发展在中国—都市文化与爵士乐本土化关系研究[D]. 钱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9]. 期待与风格[D]. 高拂晓. 中央音乐学院. 2007

[10]. 基于音乐美学的建筑生成系统[D]. 金旖. 清华大学. 2015

标签:;  ;  ;  ;  ;  ;  

美国实验音乐的技术路径、形态与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