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际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农村论文,县际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三产业是指社会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行业,它随社会分工而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发展。根据三次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变化,一般可将社会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呈“金字塔型”,三次产业所占份额呈现出“一二三”的结构。农业比重最大,二三产业比重依次减小,该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缓慢,人们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第二阶段呈“鼓型”结构,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占居主体地位,经济发展到工业化阶段,此阶段根据第三产业是否超过第一产业又可分为两种类型:(1 )第一产比重仍大于第三产业,三次产业所占份额为“瓶型”的“二一三”结构;(2 )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则表现为“二三一”的“坛型”结构。第三阶段呈“倒金字塔型”,三次产业所占份额表现为“三二一”的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第三产业比重日益提高,其速度和水平均高于第一二产业,并逐步取代第二产业的主体地位,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支柱产业。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突破口,第三产业为最终发展目标。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三产业又能促进和带动一二产业的进步,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上下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近几年,全省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已步入“鼓型”阶段,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实现农村三次产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倒金字塔”目标,将成为全省下一步发展战略。从目前山西农村总体情况看,三次产业处于“鼓型”阶段的“坛型”结构。据统计,1994年我省农村经济收入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依次为22.2%、51.8%和26%,从县际间农村经济发展来看,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本文拟通过对我省县际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寻找造成差异的原因,并积极探寻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一、第三产业发展的类型特征与地域分布特点
建国以后的较长一段时期,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薄弱,解决吃饭问题成为头等大事。农村众多的劳动力被局限在有限的耕地上,大搞粮棉油“过黄河、跨长江”运动,把原有的农副产品贩卖,农民的“赶会上集”、养猪养鸡等家庭“副业”,全都当成资产阶级的东西,统统取消,把大干社会主义变成没有流通、没有商品的“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城乡统配共产社会,使农村产业结构只是单一的“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由于产业结构过分单一,农村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长期处于凝固状态,几乎没有发展。
农村改革以来,我省农村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大办乡镇企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单一的农业结构开始向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但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条件的不同,不同类型地区农村经济的地域差异日益加剧,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为了研究和分析各类县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出路,我们根据各地1994年农村人均第三产业总收入占有水平,结合定性分析,将全省111个农业县(市、 区)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并加以比较和实证分析,为有关部门分类指导,“对症下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按人均第三产业收入水平分组表
第一类:城郊区为主的第三产业较发达型。这部分县区共有16个,人均第三产业收入在2000元以上,除清徐和介休是农工商协调发展的农业县市,平定、阳城、怀仁是新兴的工矿型县外,其余11个县均分布于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和晋中的近郊。这些县农村经济条件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在千元以上,居全省前列。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受城市经济的辐射便利,紧紧依托城市经济的发展,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尤其是农村非农产业,第三产业起步早、发展迅速,成为全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先导。从农村经济总收入三次产业结构来看,1994年一二三产业所占份额为8.6∶58.5∶32.9, 与1985年的21.6∶54.2∶24.2相比,二三产业比重加大,分别提高4.3和8.7个百分点,且第三产业发展快于第二产业,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第三产业份额高出6.9个百分点。从人均第三产业收入增长情况看, 这类县区的第三产业速度不仅快于其第二产业,同样也快于全省水平。1994年16县人均第三产业总收入为3542元,比1985年增长12.2倍,年递增33.2%,其第二产业人均收入增长9.5倍,年递增29.8%, 第三产业年均递增速度比第二产业快3.4个百分点。1985—1994年, 全省农村人均第三产业总收入年均递增25.8%,比该类县区慢7.4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城郊区为主的县区,第三产业发展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快于一、二产业,实现“倒金字塔”目标成为下步发展的首要任务。 值得重视的是, 在这16个县区中,仍有古交、清徐、长治郊区和介休的第二产业比重在65%以上,第三产业比重低于25%,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农村经济发展重点仍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服务职能有待积极拓展、发挥。
第二类:矿产资源丰富区以工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型。这类县区有18个,它们的人均农村第三产业总收入在1000—2000元,有15个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且交通便利,只有祁县、侯马和原平积极利用和创造条件,在矿产资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质量看好。这类县区,由于大多拥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交通方便,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发展以矿产品为主的乡镇工业企业,从而带动了与之密不可分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从劳动力就业结构来看,1994年此类县区二三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为37.3%,比全省高4.7 个百分点;从农村经济收入结构看,1994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为17.6∶54.6∶27.8,处于“坛型”结构阶段,二、三产业收入占全部农村总收入的82.4%,比全省高4.6个百分点,特别是第二产业比重比全省高2.8个百分点。与1985年的33.0∶43.9∶23.1相比,二三产业分别提高10.7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提高发展。
第三类:第三产业起步型。这类县区有22个,它们的人均第三产业总收入水平为500—1000元,1994年农村经济中一二三产业构成为27.9∶49.1∶23,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第一产业,也低于全省平均26%的水平,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尚属起步阶段即处“瓶型”结构阶段。与1985年相比,该类县区的二三产业分别提高18.1和2.0个百分点, 工作重点转到第二产业上。这类县区主要分布在晋南、忻州及长治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县、晋中的平川农业县和一些拥有矿产资源但开发利用不够的山区县。这类县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特点是,农业区经济发达县,主要从事农副产品贩运,短途客运,为城镇居民生活提供服务,及赶集上会的农副产品交流和餐饮业等第三产业;拥有矿产资源的县区,由于开发资金不足,交通条件不好,以运输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缺乏发展条件,从而在全省第三产业中处于下游水平,第三产业刚刚开始迈步。
第四类:贫困区为主的第三产业不发达型。这类县区人均第三产业收入在500元以下,共有55个县,占全省111个农业县(市、区)的近50%。其中贫困县就有41个,比重高达74.5%,占全省50个贫困县的82%,这类县区,经济落后,基础条件差,第三产业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支撑,是全省第三产业最落后的地区,亦是全省农村经济的“低谷”地带。据统计,1994年农村经济收入结构为47.3∶38.8∶13.9,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高出25.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则分别低13和12.1个百分点,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极其缓慢,尚处于“金字塔型”阶段。它们主要分布在晋南、大同农业区和吕梁、太行山区,运城的13个县市中有9个属此类,占到69.2%;临汾地区17 个县市中除侯马、临汾和霍州外,14个县均在其中;吕梁、忻州的27个县市中,此类县有16个;长治市的13个县、市、区中此类县占8个,大同市9个县市区中有5个。
在这55个县中,第三产业发展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从人均第三产业收入看,较贫困的永和、大宁、石楼仅分别为73.06、72.36和53.71元,而平陆、文水则分别达480.74和468.17元,相差较大。 再从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情况看,最低的岢岚、大宁分别为4.6%和4.7%,而灵丘、榆社则分别为30.2%和29.5%。此类型县,以农业为主的县有40个,比例高达72.7%。
总体来看,我省农村第三产业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缺乏组织引导,有些地方个别行业的第三产业尚能适者生存,有些则自生自灭;产业选择仍以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和商饮业为主, 1994 年二者占第三产业的86.2%,其它服务业仅为13.8%。我省第三产业县际间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中心城市郊县优于普通县,拥有地下矿产资源的县区第三产业发展普遍优于农业县区。资源贫乏县中,平川区忧于丘陵山区,拥有矿产资源的地方,第三产业发展与否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条件,交通便利,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一二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的,但相近条件县区第三产业仍有差异,主要因对第三产业的认识偏差和引导不利所致。
二、形成县际间第三产业差异的原因
1、政策制度的限制,既影响投资取向,又局限产业选择, 从而使第三产业仍处于自发发展、自由择业状态。长期以来,亿万农民搞饭吃,农业的一系列服务,全由政府部门大包大揽,农民基本上不能参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在“无工不富”利益驱动下,我省广大农村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却未能在全省有组织地因地制宜地全面铺开。我省地处内陆,有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改革以来部分县农村经济迅速转向资源优势的能源重工业,产值扶摇直上,第三产业的行业选择紧紧依附于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服务行业上。一方面,投资向第二产业倾斜,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资金微不足道、杯水车薪,远不能适应其发展。据统计,1985—1994年我省基本建设投资中,第三产业平均比重为27.6%,与第二产业55.5%相比,相差1倍。 总的看第二三产业资金都程度不同地缺乏,但第三产业匮乏更明显。资金不足成为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首要原因。另一方面,以能源优势为主的重工业迅速发展,要求第三产业与其相适应,大量矿产品及其加工品需要运输,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枢纽优先发展,商业部门作为产品实现使用价值的部门,在能源重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首当其冲地发展起来,流通部门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1985 年以来,其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均在60%以上,1994 年达到86.2%。造成了资源丰富区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流通部门迅速发展,资源贫乏区受财力和生产力水平限制,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格局。形成了我省农村第三产业明显依附第二产业的能源型发展特点。
2、“小富即安”小农思想的影响, 造成资源匮乏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出现差异。表现在农业生产条件好的运城、临汾地区,第三产业总体水平不如忻州、吕梁地区。这4 个地区各类型县分布情况如下表:(按人均第三产业收入水平分组)
县市数 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2000元
运城 13
9(69.2%)
3(23.1%)
1(7.7%)
临汾 17
14(82.3%) 2(11.8%)
1(5.9%)
忻州 14
8(57.1%)
5(35.7%)
1(7.2%)
吕梁 13
8(61.5%)
3(23.1%)
2(15.4%)
上表表明农业自然条件好的地方,所生产的农副产品基本能够满足自身需要,人们必需的吃穿问题能够解决,用不着为生计奔波,养成了“好出门不如孬在家,四平八稳过日子”的习惯。既不冒风险搞非农产业,也不花力气搞农产品再加工,闭门自封,小打小闹,农村经济结构单一,非农行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严重滞后。
3、管理体制不健全,第三产业举步维艰。第三产业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饮业、物质供销及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房地产管理、公共事业、居民服务、咨询、综合技术服务业及金融保险等事业;第三层次,包括文化教育、卫生和为提高人口素质服务的部门,如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科学研究事业;第四层次为国家机关、政党和社会团体。从目前看来,我省农村第三产业主要以流通部门中与第二产业紧密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和商饮业为主,而其它门类的行业却寥寥无几,举步维艰。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支撑服务业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对第三产业没有正确认识,把许多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服务业当作福利或公益事业来办,仅仅作为农村经济的补充。更重要的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足够的正确引导,使传统的行业自发兴起自由发展,其他行业自生自灭,得不到应有的扶持和帮助,使得重工业欠发展区第三产业,嗷嗷待哺,生命力极差。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合理的管理引导体制,是农村非农行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否则,有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导不及时不合理,第三产业仍然不会成型,形不成规模。从我省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看,已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第三产业急待开拓和发展。
三、继续因地制宜发展我省第三产业的思考
第三产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相比,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具体表现在(1)门类广泛,包括除农业、 工业和建筑业以外所有与生产、生活相关的行业;(2)劳动密集、 手工业项目多,能够容纳社会剩余劳动力,成为劳动力的“蓄水池”;(3 )技术、智力密集,是整个社会培养人才、科技发展的中心;(4 )囊括了全社会的服务、金融、行政管理。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第一二产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针对我省现阶段第三产业内部不协调和地域差异明显的状况,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三产业。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积极树立第三产业是建立在第一二产业发展基础上的产业,同时第三产业又反作用于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更重要的是能缓解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促进社会经济更快发展,是一个能创造财富,增强国力的产业部门,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产业。在三次产业的发展战略上,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在我省经济结构处于“鼓型”的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其顺利向更高阶段的“倒金字塔型”过渡,是极有意义的兴晋富民之路。
2、政策倾斜,大力扶持。首先结合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利用金融、税收、价格、工资等手段,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其次,针对发展第三产业资金困难问题,采取国家投资、集体自筹、群众集资、吸引外资、银行信贷相结合的办法,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使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发挥第三产业的作用。再次,简化第三产业开业和项目的审批手续,同时对从事第三产业劳动者在就业、技术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考虑,能享受与一二产业劳动者同等或更优惠的待遇。
3、强化管理,积极引导。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应是, 以大力改善带有基础性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商业等行业为立足点,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居民服务、房地产、旅游、高科技、信息咨询、综合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突破口,协调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基础性产业,还是其它服务行业,我省第三产业开始起步运作,都缺乏有力的组织和引导,从而滞后于一二产业,而且也造成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所以,今后应着重第三产业的管理和引导,组织第三产业主管部门,从资金、政策、法律保证等方面入手,为第三产业的起步,运作和发展提供服务,把尚未起步的行业扶持起来,开始运作的行业合理组织布局,已经形成规模的行业正确引导,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4、分类发展,循序渐进。(1)城郊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挥承城启乡的优势,以搞活流通为中心,建设市场为重点。一方面积极利用农村自身优势,为中心城市提供副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尽快建设一批跨区域、开放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另一方面,建设商业、供销、外贸、劳务、租赁、运输以及情报信息、房地产、旅游业等完善的第三产业体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这样做,既发展了农村第三产业,又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2)矿产资源丰富区:改革开放以来, 这些地区积极利用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了地下开采为主的乡镇企业,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今后应在进一步发展矿产品深加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运输业为龙头,邮电通讯、商饮业、信息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生活服务业为突破口的第三产业,使产品具有竞争力,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3)农业为主县区:在农业条件好的地方, 农副产品,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自然优势,生产适销对路和淡季上市的农副产品,带动与之相配套的运输、信息、销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贫困型的土石山地丘陵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又缺乏地下矿产资源,农村经济的发展任务应该是,继续加强农业生产,走农林牧全面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的乡镇企业,加速发展与第一二产业相匹配的第三产业。同时尽快解决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水、电、路问题,为农民生活提供最基本的条件。总之,发展第三产业,客观上要以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主观上则需要解决生产力中“人”的思想观念和自身素质问题,即:一方面,注重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要摒弃“小富即安”的“自足”观念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闲观念,改变“万事不求人”的自我服务观念以及“好出门不如孬在家”的自我封闭观念。另一方面,注重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知识、适应市场经济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之既有能力生产经营,又有能力加工、销售,更有能力为生产、销售及精神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真正成为有胆有识、敢于在商品经济海洋中游泳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