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技术;测绘工程测量
导言: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无人机遥感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具有定位效率高、处理速度快等优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测绘工程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测绘工程的效率。因此,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特点
城市化在不断的发展, 高楼大厦越来越多, 因此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当中, 这一技术是现代测量装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可以提升我国的测量水平, 保证效率, 推动数字媒体的发展。
1.1 灵活方便
无人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起飞或降落。它不需要特别的机场。使用起来很方便。它能以各种方式在不同地区起降,也能快速到达目的地。测量任务完成后,将通过滑动恢复。另外, 无人机本身的重量较轻, 体型也很小, 便于携带, 这有利于测量工作的进行。
1.2 成本低
无人机遥感技术非常先进,维护成本非常低。当我们进行这项工作时,我们不需要投入高成本。系统的成本也相对较低。我们只需负责设备的折旧和人员的工资。实验在不断的进行, 这使得无人机遥感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 它的优点是灵活, 并且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 在运行时所投入的成本也较低, 它是航空遥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小范围的调查当中, 这一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可以较快地获取影像的数据, 补充遥感技术当中的问题。
1.3操作简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加大了对无人机技术的研究,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运行方式也逐渐简单化。因此,在使用无人机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建立其飞行轨迹,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数据进行修正,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测量结果。如果无人机出现了问题, 系统就可以自行的对其进行判断, 发生问题后, 无人机会回到起点来进行故障排除, 等问题排除之后就会再次进行测量。
2无人机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2.1拥有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后,工作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各类信息数据,而且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或者获得更精确的数据,快速对地质环境信息和数据库进行更新升级,在相关部门土地整治、工作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等开展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监测工作水平高、监测规模大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测图范围的可扩展性。工作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通常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来高效地解决问题,并持续顺利地实施小规模监控。
2.2通过无人机遥感传感器三维形式,将监测目标中的各项实际数据信息呈现在机械设备中,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各种数据信息,保证测试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在信息处理方面,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弥补技术上的漏洞。在指定区域的监测工作中,可以快速处理该区域的信息技术信息,避免人为操作造成的数据信息误差,发挥较好的工程测量效果。
2.3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看来,无人机遥感技术目前更加科学,更加有效和智能化,采用无人驾驶飞行技术和腰控遥测技术以及遥感技术和通讯技术,将生态环境等空间信息加以获取并完成。遥感数据的建模处理的这项技术,目前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被广泛地应用,并加大研究力度。在传统的地面测绘信息采集工作中,依靠载人飞机或卫星进行信息采集。该方法成本较高,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测绘工作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城乡规划测量中的运用
在城乡规划这种面积较大的测绘工程测量上, 技术人员只能用大量的空间换时间。因为面积较广, 需要的数据较多, 并且较全面。举个例子来说, 如果需要让摄像头覆盖城市, 那么一些小巷、街道也需要测量在内。这就理所当然的需要借助无人机遥感技术, 用其中的航拍技术, 定格下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航拍技术能够高度还原城市场景, 按照规定比例, 绘制出精确的测绘地图。现如今大多数城乡规划都是作用于建筑和绿化上, 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据, 使得施工者在施工前能选择合理、最佳、利用最大化的方案。例如,城市的一些小角落不能用大型设施来建造。设计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代表城市文化的小地标,或者种植一些树木来美化环境。如果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必然会提高漏报率,使城乡规划不能有较高的土地利用率,在规划中会漏报很多应该规划的地方。毫无疑问,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提高城乡规划测量项目的容错率,高效地完成城乡规划测量。
3.2 选取地面控制点和创建飞行路线
在工程测量时,像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勘测区域的面积往往在几十甚至几百公顷,面对较大的勘测面积,无人机航测还需要重点选取若干个地面控制点,其作用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通过无人机的自动识别,抓取控制点的相关信息,更具代表性;其二是完成无人机相控工作;其三是通过地面控制点编号,掌握无人机航测顺序,减少重叠时间,提高数据的有用性和降低航测成本。确定地面控制点后,这些地面控制点可以串联成多条航测线,引导无人机沿着既定的飞行路线自动完成航测和摄影。这样既可以绕过一些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保证无人机的顺利飞行,又可以减少重复线路,提高航测效率,减少对无效数据存储空间的占用。3.3确定测绘目标区域
为了提高测绘信息的利用价值,在无人机遥感测绘建设之前,必须结合工程情况确定一个较大的测绘区域,确保无人机始终在该区域获取数据和获取图像数据。在确定测图面积时,可以借助一些电子地图尽量缩小电子地图的比例尺,从而提高边界精度。测绘区域最好设置为圆形,可以避免出现测绘结果中出现“空白地带”。提前检查工程测绘区域内是否有高大障碍物影响无人机正常飞行,或是有其他干扰源会干扰信号稳定性。如果有需要及时处理,或是更改无人机航线。
3.4 获取影像资料和测绘数据
利用RS技术,可以将无人机航测所得的影像资料、数据信息,通过卫星同步的传输到地面控制站。由于无人机在航测过程中始终处于高速运动状态,如果直接利用无线技术完成对地数据传输,很有可能因为信号不稳定而干扰影像资料的分辨率。而无人机遥感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利用空三技术,对无人机进行调整和控制,包括拍摄角度、飞行旋偏角等,从而获得质量较好的影像资料。此外,无人机采集的数据信息将由机载微机进行处理,包括筛选出一些模糊和暴露的图像,或严重失真的数据等,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总量,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质量。
3.5测绘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无人机载数据采集的方式上与数码排列顺序上有着不规则的特点,因为无人机在飞行过程当中有一定的角度,在俯冲和转弯的过程当中因角度偏差较大,就会造成图像叠加的现象,图像一旦叠加,容易产生图像模糊或图像变形的问题。无人机上的数码相机通常是自动变焦的相机镜头,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变焦的数码相机可以在参数和焦距之间进行调节。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可以改变图形的实际拍摄效果,从而提高无人机的工作效率,获得更准确的图像数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价格低廉、操作便捷、信息处理速度快、监测尺度大等优良特点,虽然无人机遥感技术已经应用于我国民用工程各个模块,但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应加大对无人机遥感技术测量功能的开发和应用,从无人机测量摄像拍摄模式和处理模式入手,逐步细化无人机遥感测量操作规范,为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挥提供依据在测绘工程测量中有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叔鹏.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19-119.
[2]陈新.试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8):111-112.
[3]何晓琳,韩海忠.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7(24):121-121.
[4]段絮元,田军玲,袁玲玲.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8(22):260-260.
论文作者: 曹贵栋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 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无人机论文; 遥感论文; 技术论文; 测量论文; 工程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 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