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雷
(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调查我市某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 开展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社区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文化水平和居民经济水平与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健康行为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 加大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力度, 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用相应的方式施教。
【关键词】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行为;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230-02
长期以来我国的口腔保健和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提高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增强其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及预防龋齿、牙周病的重要环节[1]。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我市某一社区居民,了解该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为制定社区口腔宣教及开展社区口腔保健服务提供依据。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该社区居民,向其讲明调查意义、自愿参加的原则,给与调查者相对独立的空间填写问卷,要求逐条阅读问卷内容,不漏填、错填,字迹清楚。
1.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问卷的形式随机调查,调查时现场发卷,调查员由经过培训的口腔专业护士组成。问卷由调查员核对填写完整后现场收回。
1.3 调查内容
口腔健康行为和习惯包括刷牙次数, 刷牙方法, 牙刷时间, 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等[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卡方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45份,回收率为92.14%,645名调查对象年龄在10~70岁,其中男278名(占43.1%),女367名(占56.9%);其中10~20岁年龄组65人,21~30岁年龄组112人,31~40岁年龄组175人,41~50岁年龄组143人,51~60岁年龄组123人,61~70岁年龄组27人。高中/大专最多人数285人(占41.19%),人均月收入以2000~3000元为主(占37.98%)
2.2 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调查结果
三个月到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人数是45人,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是97人,牙齿有问题才去医院检查人数是377人,从不做口腔检查是126人。调查:每天刷牙两次以上352人54.57%,刷牙时间三分钟以上362人56.12%,使用保健牙刷361人55.97%,每三个月更换牙刷368人57.05%,用竖刷法刷牙322人49.9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文化程度、月收入与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和健康行为相关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与口腔健康知识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月收入与口腔健康行为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调查中小学以下和初中文化:每月刷牙次数25~42次,刷牙时间不足3分钟131人,超过3分钟36人;使用保健牙刷78人,3个月以上更换牙刷32人。高中以上文化:每月刷牙次数168~310次;刷时间不足3分钟152人,超过3分钟326人;使用保健牙刷283人,3个月以内更换牙刷336人。月收入小于3000元:3~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2人,半年~1年做一次口腔检查10人,牙龄有问题才去医院检查282人,从不做口腔检查101人;刷牙方式竖式25例。月收入大于3000元:3~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43人,半年~1年做一次口腔检查87人,牙龄有问题才去医院检查95人,从不做口腔检查25人,刷牙方式竖式297例。
3.讨论
3.1 居民口腔保健意识的改善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居民中6.97%人认为应该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存在严重的有知识无行为的现象[3]。在口腔健康教育中,口腔保健知识能否转化为行为是关键,提示健康教育不但要长期地、不断重复,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帮助人们树立信念,转变态度,促使其自觉采纳健康行为[4]。月收入大于3000元与低于3000元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口腔健康行为与经济水平情况息息相关。提高普通居民的经济水平,可以提高居民对健康口腔行为的重视。
3.2 居民的口腔保健行为
每天刷牙两次以上的人占54.57%,说明有一部分人每天只刷一次牙或者不刷牙,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宣传,强调早晚刷牙的必要性。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保健行为,正确刷牙可有效去除菌斑,借助牙刷按摩作用,增进牙龈组织血液循环和上皮组织角化,增强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5]。用竖刷法刷牙的人仅占49%~92%,但仍有一半以上的人未能使用正确地刷牙方法,说明口腔健康教育仍有大量工作要做[6]。有57.05%的人能每三个月更换牙刷[7],这可能与近年来电视,报纸杂志上关于牙刷牙膏的广告宣传有关。社区居民的文化程度与口腔保健行为有统计学意义,文化水平越高口腔保健行为做的越好。因此, 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
综上所述,定期开展口腔健康咨询活动及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和方式贴近社区居民人群[8],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逐渐增强口腔保健意识,从而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提高人群的口腔健康水平。
【文献参考】
[1]李奉华,彭解英,贺达仁.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是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的方向[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935-937.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49.
[3]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5-86.
[4]徐燕,潘有炳,张黎.刷牙方法与牙线的使用对牙菌斑控制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11(4):355-356.
[5]张楠,王丽芳.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J].广东牙病防治,2010,15(1):4-10.
[6]邵若蘅.小儿龋齿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及社区预防保健措施[J]. 中国妇幼保健,2013, 28(15):2440-2441.
[7]史宏凤,乔雪梅,邢艳萍. 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抽样调查报告[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007,18(04):319-320.
[8]孟姝,吴亚菲,万呼春,谭春,黄姣.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抽样调查报告[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 22(6):519-520.
论文作者:曹云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口腔论文; 居民论文; 健康论文; 牙刷论文; 年龄组论文; 社区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