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开启了新的征程,同时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性作为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特性始终对公共事务的解决产生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现实情况下,我们更应给予公共性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对公共性问题的关注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总体水平,为各项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方向性引导,从而更好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关键词:多元参与;公共管理;公共性;
前言: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公共管理活动均朝着更加紧密围绕公共性的提高而有序展开。尤其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及智能化的发展,其不仅为新时代公共管理活动的推进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更将我国公共管理引向多元主体参与的趋势,其中既包括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及作为公共管理核心主体的政府,也包括公民群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其在新时代我国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影响正逐渐加强,各自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一、新时代提高多元参与下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种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人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无限向往,同时也是我国公共管理过程中重要的方向指引。目前,我国公共管理过程中各主体的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及参与影响力依然有限,因此注重公共管理中的多元参与有利于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普遍利益,在兼顾民主性、多元性及科学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现实价值。
(一)多元参与有助于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目标更加明确化
新时代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形势,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将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看作是一个长期而动态的过程,其中既包括满足多元主体利益目标的初步确定及实施方案的大体规划,同时也不能缺少公共管理过程中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的目标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权衡公共性能够极大地推进公共管理目标明确化,使我们在充分考虑不同主体权责利益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制定的意义和必要性;同时对于随时变化着的各社会环境要素做出及时地反应与调整,减少多重利益中目标分散、权力失衡等现象,从而为后续管理过程中的诸多环节提供方向性参考。从2018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取向来看,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在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中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更多要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财政支出的倾向性有助于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这同时反映了我国多元参与下公共性的共同诉求,集合了社会多方面的力量重点解决民生问题,使公共管理的目标更加清晰明了,也为实现新时代我国治理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多元参与有助于公共管理公共性的过程更加科学化
新时代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强调不同集体中共同利益的和谐统一。多元主体融合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第三部门及公民等不同群体,既可以保证管理结构的科学化,又能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不断吸收群体意见,并整合多种社会力量推进公共管理多项活动的进行,进而极大程度避免了政府决策的主观臆断行为,使公共管理过程更加符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
此外,公共管理活动执行的是否科学合理,通常可以借助对公共管理过程的监测表现出来。由于多元主体是由不同阶层、多种组织的公共管理者组成,这便可以看作是由拥有不同认知水平的个人构成的群体对公共管理的执行活动进行监测,弥补了决策执行者因自身局限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公共利益在多方监测的条件下得到及时的填补,增强新时代公共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三)多元参与有助于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结果更加效能化
政府是公共性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因为实现其公共目标、维护公共利益而建立,这是政府公共性的起源[1]。在政府作为公共管理唯一主体的前提下,由于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不存在竞争压力,加之行政效率的测量很难量化,因而在以往的公共管理活动中,政府很少顾及公共性发挥的真正效能,而在公共管理中增强不同主体的参与程度,使其与政府之间形成有效的竞争及合作关系,政府为了提升在其他主体中的地位势必要增强管理效率,以获取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通常所说的公共性表现在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执掌公共权力,谋求公共利益,管理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2]。公共管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意味着有更多的公民群体、企业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尤其是一些社会组织被赋予了更多的公共权力以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降低政府及相关机构人员腐败几率,将谋取个人私利转化为争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凸显新时代我国公共管理的高效能优势。
二、新时代多元参与下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伴随公共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新时代的各项民主工作在有序展开,公民、企业及社会组织的各项权益得到了更多的保护,逐渐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公共管理体系。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强烈的问题意识,这就要求在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反思,重点把握公共管理问题导向,抓住提高公共性的关键环节。因此,面对新时代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发现多元参与中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关原因极为重要。总的来看,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主体公共诉求尚未充分满足,导致公共管理不能很好地践行公共性
一方面,公共诉求的满足不单纯体现了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实现程度,同时也是多元主体下公共利益的集中表达。目前,由于公共性不足造成的消极影响不仅表现在社会个别成员的利益损失上,还反映在新时代这一关键转型期群体事件频发带来的危机之中。从时间角度来看,公共性不足导致社会上公众主体的参与权利和意见表达受到限制,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公众诉求得不到回应,使得社会矛盾的集中程度加深,加重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肆意利用公共产品追求私利的现象也同样阻碍公共性效能的发挥。现代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并不是不计成本、不计结果、无限制地追逐公共产品、满足公共诉求,而应表现出社会公共诉求的有限和理性[3]。现实生活中,部分社会成员不满足于个人所获的既得利益,通过占用公共产品、不劳而获求得一夜暴富的心理破坏了多元主体管理的政治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新时代我国公共管理的进程。
(二)多元主体公共责任模糊,导致公共管理不能紧密围绕公共性进行
尽管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政府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问题依然存在,在践行公共性环节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这里,公共责任强调党和国家的公职人员所担负的职责、义务和道义[4]。现实生活中,一些执行者的职业素质不高,缺少对公共性的深刻认识会导致公共管理信息在宣传普及的过程中失真,尤其是受到个人私利驱使的执行人员,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忽视大局,进而大大降低了公共管理活动执行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企业中经常面临着生产经营风险、劳资矛盾及环境恶化等消极因素,且与很多社会问题交织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治理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阻碍了新时代公共管理公共性的提高,这与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密不可分。
此外,社会组织承担责任的程度有限。随着参与主体多元化程度的加深,社会组织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新时代发展环境及自身特性的制约,社会组织还面临着不小的考验。一是由于缺少健全的法律规范,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参与的范围受限,进而承担的公共责任也不完全。对于社会组织在公共活动参与中的具体职能和要求没有必要的法律约束,在短时间内无法提升社会影响力,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限制;二是社会组织自身定位模糊导致其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盲目行事,在公共责任分摊过程中处于不知情或回避状态,忽略了公共性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造成其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大打折扣;三是社会组织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在公共管理活动中被动承担一系列的连带责任。结合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时的主体意识没有明显提高,长此以往会限制社会组织的更高发展,不利于在社会组织中彰显公共性。
(三)公共管理行为滞后,导致公共管理偏离公共性问题比较突出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快了市场化进程,但公共管理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持续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的相关部门没有对市场信号做出及时的反应,一些职权没有完全下放,尚未完成公共部门的角色转换,使得公共管理活动不能深入开展,公众也就无法真正地参与到各项环节之中。在此前提下,很多管理规定虽已出台,但却没有体现在公共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并停留在观念层面,在具体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造成管理目标与实践发展状况脱节,阻碍我国公共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提高多元参与下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强调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我国公共管理水平的切实提高。新时代我国公共管理既要保证整体过程的高效率,同时又要完成既定的治理目标。衡量公共行政价值与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公共性的提升需要政府及全体社会力量的支持和保障。针对新时代多元参与下我国公共管理中公共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不竭动力
政府是公共管理多元参与中的核心主体,其对于公共性的回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新时代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公众利益的诉求对政府综合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兼顾治理效率与公共性的前提下,政府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逐步提高治理水平。一是加大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一方面能够改变新时代现有体制过度束缚的状况,避免在公共性问题面前不敢行动、不敢创新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相关管理机制,提高新时代多元主体的参与效率,不断优化政府治理结构,逐步从管理走向治理;二是提升相关人员公共意识及与之相关的职业素养。新时代要求公共管理人员具有更加明确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其工作态度和职业认知最终将影响公共利益的实现。在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样方面,首先要加强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必要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活动明确公共性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化学习,加以必要的考核增强自身公共意识,重视整体公平性。
(二)确保多元主体有序参与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除了政府治理之外,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均应明确主体责任,多方入手共同提高参与质量。多元主体的有序参与作为新时代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强调不同主体意见的畅通表达,其融合于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对话协商之中,以公正合法的方式确保社会的共同利益。首先应积极拓宽公民参与渠道。过去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使得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并不高,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上。除了现有的意见表达渠道,在保证合理的政务公开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完善线上参与渠道,借助政府官方平台如网站、微博等加强与公民主体的沟通交流,积极听取公民诉求。其次要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作为双向互动的参与者,企业既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就业岗位获取公共资源,同时更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公共性的提升,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最后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公共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组织的公共言论生产功能;二是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提供功能[5]。社会组织覆盖多种领域,带有典型的非政府性、公益性和专业性,在调动社会资源、开发人力及生产运作等活动中均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沟通。
(三)运用大数据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有力技术支撑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样也对新时代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大数据辅助公共管理活动有利于公共利益的自由表达,推动新时代我国公共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化。
一是树立大数据思维意识。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带有无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知灼见[6]。借助大数据思维推动公共管理既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强调公共服务理念和加强治理能力的迫切需求。在多元主体中培养大数据思维意识成了时下我国公共管理的必要环节,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大数据思维意识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二是强调公共管理数据公开。利用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进展实时跟踪,定期向参与主体公布处理结果。公共管理数据公开能够使多元参与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角度发现具体问题,明确新时代我国公共管理的整体发展趋势,重点解决管理过程中易发现、难解决的民生问题,解决公共需求。
三是注重公共管理数据人才投入。公共管理数据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影响着新时代我国公共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所以有必要加大对数据分析人才的多方面投入。这不仅需要人才知识储备的综合多样性,同时要求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数据敏感度,能够针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发现多元参与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符合公共利益的合理化建议。加速扩大公共管理数据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必然要求。
结语:
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来说,公共性的提升既能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同时也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新时代背景下强调多元主体下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有利于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满足多元主体对于当前公共管理的新期待,开创社会治理的新格局。针对我国目前在公共性回归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应该因地制宜地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时代,我国公共事务的开展都需要紧密围绕公共性价值,注重从多角度出发全面提高公共管理的总体效能,这对推动实现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红云.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02).
[2]王乐夫.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J].社会科学,2003,(4).
[3]潘墨涛.公共性应表现在哪儿[J].领导科学,2016(24):21.
[4]李瑞昌.公共责任与“四风”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8(02):11-14.
[5]唐文玉.社会组织公共性:价值、内涵与生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7(03):165-172.
[6]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朱莹莹(1994年11月—),女,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
论文作者:朱莹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公共管理论文; 新时代论文; 社会论文; 主体论文; 我国论文; 政府论文; 组织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