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融城中学,350500)
摘要:数学作为高中时期的重点学科,其对学生自我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得到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得到增强。本文通过描述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含义,探讨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进而得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主角。而现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当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以课堂为数学教学的阵地和依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一、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含义
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就是指教师们在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上根据数学的教学规律,用相应的精力和投入得到的等于或大于其精力和投入的成果。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水平能力,并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对社会创新人才的输出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
(一)教学课堂的“填鸭式”教学变为学生自主讨论型教学
教育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而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践,教学模式也得到革新。通过相关研究,学生自主讨论式教学在教学与教育绩效上都优于填鸭式教学[1]。填鸭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的单纯意义上的知识教学灌输,教师主要从自己的思路和视角向学生输出教学观点,学生被动地听,这样的方式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反感,导致学习的无效。而学生自主性的讨论教学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不同优势进行组合,能够激发学习欲望,进行观点上的差异接收,从而增强理解、贯通知识。
(二)盲目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育
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更能感染学生,同时由于其多媒体教具使用及展示的便捷,能够节省课堂时间,同样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展现。但高中数学课堂出现这种崭新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后,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具过度依赖,或是滥用、不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都给实际的课堂教学造成负担,造成教学质量的下滑。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教学容量,很多知识要点的PPT要求学生快速阅览,剥夺了学生们充分思考的时间,从而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此外,选择的教学内容并非适合多媒体教学,例如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中的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必修五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数列、不等式等等。
(三)现在许多学校都进行“题海战术”
很多学校和学生盲目追求解题数量,以期望提高解题的熟练度。然而他们中的一部分并没有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透,把基本概念弄清楚,这样盲目地追求题目的数量甚至难度、深度,更容易导致学生们难的题目不会做,不难的题目错误百出,甚至屡屡犯同样的错误而并无长进[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数学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
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是解题的根基,而解题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解好题例如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中,第二章节的椭圆曲线与方程的教学目标就要求学生掌握椭圆的本质特征,得到椭圆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从而能够熟练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并能通过椭圆的定义推导标准方程,理解坐标法。笔者认为其中“常数要大于|F1F2|”是学生理解中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焦点在x轴、y轴上的两种不同情况,训练学生的代数变形能力。这样学生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才能体会到椭圆的焦点在x轴y轴上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并培养其严谨的思考问题的能力[3]。
(二)加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互动无疑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培养其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师生之间良好和谐的交流沟通互动,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头采用课前检测、默写公式等方法,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环境、进入课堂角色,这样下来学生进入课堂时的精力集中,思维也较活跃。此外,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时,教师在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的同时要注意留给其他同学发问空间,例如在必修二第二章中空间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的学习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待学生判断这句话错误后,有学生会提出疑问,于是教师便可用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重合的反例来证明这句话错误,这样能增强师生互动性、提升思维活动幅度。
(三)结合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要通过教案,配合多媒体教具对课堂数学知识进行提纲挈领地教述。导入课题概念,对数学相关模型及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进而带领学生分析解题思路。仍以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中的椭圆方程为例,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神舟8号绕地球旋转的动态图片,进行其旋转轨迹的记录,由此得出椭圆曲线,进入课堂主题。接着可以在多媒体几何画板上利用动画演示椭圆形成过程:取两定点F1F2,动点M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MF1|+|MF2|=2a为一个常数,其中(2a>|F1F2|),其动点轨迹可画成一个椭圆。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椭圆概念,要特别提醒学生椭圆定义中容易遗漏的,两定间点距离的确定及轨迹上任意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和确定。进而进行练习,判断动点M的轨迹是否为椭圆,及建系推导椭圆标准方程。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们进行了椭圆动态示意图的观看之后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椭圆,更能体会到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对称美,数学思维得到锻炼。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能力,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华祥. 创新思维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探讨[J]. 新课程(下),2016(7):172-172.
[2]王金胜.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人间,2016, 218(23).
[3]张娜.创新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探析[J]. 新课程(中),2014(9):143-143.
论文作者:林江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椭圆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有效性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力量》4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