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学生答题错误分析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错误论文,高中地理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地理概念不清
地理概念包括地理名词、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三方面。地理名词,如天体的名词就有恒星、行星、卫星、星云等,这些地理名词都是表示一个地理概念。地理名称就是地名,如伦敦、上海、江汉平原等具体名称。地理数据就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地理数字,如日地距离、人均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及地理事物的地位等。由于地理概念不清,使学生记忆混乱,出现答题错误。
【例1】下列地理概念,从大到小的是
(A)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
(B)国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C)国土立法—国土规划—国土整治
(D)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环境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36题)
分析:正确选项是(A)。
这是一道理解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63。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对地理环境、国土资源、国土整治、环境污染等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理解,致使错误选择。
主要对策
①多练巧记。对识记的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应少讲多练、强化记忆,达到掌握巩固的目的。如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浅海渔场面积、几种矿产探明储量、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工业产品产量等居世界首位的与居世界前列的区分,重在练习。可以编为发展性练习,融于教学之中;或编为课堂练习,巩固知识,以加深印象,强化记忆。还可以将地理事物编成口诀,借助谐音等法巧记。
②迁移比较。对抽象的、有纵向联系的地理概念,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例1的国土资源概念,用第六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的知识,就明确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是并列关系,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形象直观。对相似或相对的地理概念,运用板图、幻灯、投影等教学手段,将抽象地理事物直观、形象、具体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特征。如恒星日与太阳日,演示教具,揭示地球自转真周期与假周期的差异,形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参照物的不同。
二、基本原理不清
地理基本原理包括地理事物特点、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演变规律。学生在答题时,由于对地理事物特点、成因及演变规律不求甚解,以偏概全,演变过程混乱而造成的错误不可忽视。
【例2】天安门广场每天的国旗升旗仪式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39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B)。
本题是一道理解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53。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时空变化含糊,不能分析具体日期的昼夜长短状况。有的是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的关系不清而造成错误。
主要对策
轨迹归纳法。针对学生对地理事物演变过程混乱而造成答题错误的状况,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轨迹原理,将有关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演变和运动轨迹用一定模式表示出来,使之明了、定向、速效。如锋面的天气过程:
;
还有地球运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酸雨的产生等都可以运用此法。
②化整为零法。针对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或规律理解不透彻的现象,地理教学应运用化整为零法,将抽象的复杂的地理事物化成几个小问题,逐个击破,找出地理事物原理或规律的特征。如地球上“三风四带”的形成及移动、降水带的分布等都可以运用化整为零法教学,提示其实质,有利于掌握其特点或规律。
③对比法。针对学生答题中因以偏概全造成错误的原因,地理教学应运用对比法把相似、相对的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和局部性关系。如洋流分布规律中的反气旋型与气旋型环流,通过对们环流图示的比较,就能分清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的普遍规律,但南逆北顺的洋流流向又是普遍性中的局部性。可用同法比较气旋型环流、北印度洋冬夏季的季风环流。
三、分析能力差
【例3】下面四幅图(图例:●乡镇○城市 城市发展顺序),其中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14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本题是一道理解的稍难题。及格度为0.50。该题通过图像来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分析能力。错误产生的原因是阅读分析地理示意图的能力差,当将课本知识转换为图表形式时就无从回答。
【例4】宇航员登月后,绝对看不到月球上有
(A)昼夜变化(B)山脉、高原(C)流星现象(D)火山活动(浙江省1996年会考第36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C)。
本题是一道分析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17。本题是根据大气圈的作用来命题的,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而流星现象是流星体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不能把在地球上看到的流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大气的知识进行迁移。
主要对策
①设疑解惑。针对学生因分析能力差而出现答题错误的状况,地理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习惯。运用设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如例3关于城市发展规律,知道城市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就有疑可设:A各个社会阶段的经济、文化相同吗?B各社会阶段形成的城市有何特征?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有什么特征?这样层层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就不难得出城市发展规模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的一般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的“惑”就解了。在设疑过程中要经常“反其道而行之”,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归纳分类。针对学生答题中出现对地理事物特点、成因的归纳能力差,地理教学应加强同类问题的各种知识汇集或串联的教学,对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如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因:A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氧原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二氧化碳、水汽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把这些因素归纳在一起,说明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现象。还有的地理知识以线索为纲,进行串联归纳。如用长江来串联我国钢铁工业中心和大型水电站;以京广线和陇海线串联棉纺工业中心等。归纳过程就是培养和训练综合能力的过程。
③温故知新。针对学生答题缺乏知识迁移能力的状况,地理教学应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它是进行知识迁移的基础。温故是指要经常运用本学科已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四、分布规律模糊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是地理学科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自然地理中,主要是地理分布规律。在人文地理中,主要是地理事物的具体分布。地理规律分布模糊主要包括具体分布不明确、规律的时间性不清、南北半球相反分布模糊。
【例5】当地球昼夜分布
如下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可能在向北移或向南移(B)北半球节气为夏至日(C)全球昼夜长短的时间差值最大(D)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50题)
分析:正确选项为(A)。
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28。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全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掌握不清,使太阳直射点移动与节气、季节、昼夜长短变化等的联系不能正确区分。
主要对策
①重视图中之图。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特色,它能将复杂的、大区域的地理事物融于一图之中,展现地物的分布特点。但多事物、大区域融于一图,很难突出某事物的具体分布,只有在大区域分布中抽出某事物,其特点就鲜明,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如利用洋流模式图来掌握大洋洋流分布规律能起积极作用,但对局部海区的环流,作用就不突出。如果将四个环流圈从模式图中拿出来,让学生比较就能更加突出不同纬度海区洋流分布特点不同。这就是图中之图教学。再如,大气垂直分层图、地球上的“三风四带”图等,都要运用图中之图教学,突出某事物的具体分布。
②运用架桥铺路。对抽象地理事物的分布,或地理事物的反向分布,可通过架“桥”铺“路”,分清分布规律。
五、区域知识薄弱
区域地理知识是人文地理的载体。人文地理的各章节几乎每课时的知识都要涉及到区域地理知识,这也是地理学科区域性特征的体现。而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十分薄弱,这也是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重要原因。
【例6】下面是我国四个省区的轮廓图,其中宜建大型磷矿基地的是
(浙江省1996年会考第46题)
分析:正确的选题为(A)。
本题是一道记忆的稍难题。及格度为0.29。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的中国区域知识薄弱,不能辨认四省区的轮廓。
主要对策
根据上述学生答题错误产生的原因,地理教学急需加强区域地图的教学,以弥补学生区域知识薄弱的环节。
①以图载文。首先要做到“全国一盘棋”、“世界一盘棋”,将同类事物在我国和世界的分布落实到地图上。如我国大型煤矿,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出大型煤矿,第二步要求在空白政区图上填写出来,第三步要求读出这些大型煤矿所分布的省区。凡是我国的矿产、油田、水电站、农产品基地、工业中心、特大城市等都要做“全国一盘棋”。世界上的地理事物分布也应效法。
其次,复习课,按省区归纳。如辽宁省煤炭、石油、铁矿资源;湖北省的商品粮、商品棉、油料作物基地;西藏自治区的地热、水能、太阳能资源等。
②以文换图。以图载文在地理教学中已普遍被运用,而以文换图则鲜为运用。在会考中以文换图的内容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不定项选择题,由组合和示意图两种类型组成。而学生对文字转换为图示题答题错误比重较大。因此,地理教学应重视文字描述转换成示意图的教学,如天体系统不同层次的地月系和太阳系转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