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易考点,学生的易混点、易错点。教师的每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难点,重点,有考察的学科素养。作业的设置就要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考察点,针对性的设置。达到考察本节课学习目任务的目的。而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一部分老师布置作业,随意性很大,无目的的布置作业,失去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不能让学生把该理解的、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巩固,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梯度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作业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意识、思维能力。这些都是我们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主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业统一化,学生不分层、作业不分层。不能很好地体现发挥作业的作用。布置的作业要么没有内涵,没有深度;要么浅显易懂。容易回答。这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就要做到学生分层、作业分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让水平高的学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让水平低的同学回答难度小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让他们体验到完成作业的喜悦和知识上的满足感,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作业设计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的确,生活中处处有教学。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更是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就来自于生活。比如在讲述可持续发展这一课后作业布置时,就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设计。比如:1、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2、针对这些现象。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去做的?3、你有哪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做法、金点子。这些问题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就可以回答,这样即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以达到巩固本节课教学目的的作用
四、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作业,有布置,有检查。在批阅时,要细心,耐心。既要看学生答的是否正确完整,还要看学生答得是否有条理性、层次性,书写是否工整。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只管批阅,而不注重学生答题情况,一对到底,没有区分和随意打分评价。这样会让学生形成一种误区:答错,答对都一样。因此会应付完成作业,敷衍了事,完全不考虑是否正确,这达不到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因此,作为负责任的老师就应该注意作业的实效性。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这既有利于自己的教学,也会改变学生对自己的看法,提高自己在学生之间的师道尊严。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环节。通过作业的布置设计,要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这几个方面。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挖掘教材,考虑学情。让学生学好、学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王战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中论文; 作用论文; 能力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