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供电中的运用能够直接判断出故障的区域,同时给出故障所有的相关信息,这为人员的维修提供了数据支持,能够极大的减少故障查询的时间,提高维修的效率,同时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也可以自动实现故障隔离,最快的速度恢复非故障区的供电,减少停电的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本文就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的用电量逐年上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部门逐渐价钱管理对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引用,从而形成了能够自动确定故障位置、隔离故障、变电式自动化等自动化技术。现阶段,该技术的运用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企业管理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满足了社会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
1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系统构成
1.1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所谓配网自动化主要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将这些技术进行融合并应用到配网中,从而实现对配网的自动化管理。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有效提高了配网运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配网线路发生故障的排除时间,减少了对客户的停电时间,有效提升了配网的供电可靠性,这些对于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对电力企业的满意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快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速度,全面实现配网自动化,这也是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1.2配网自动化的主要系统分析
首先,故障定位系统。所谓故障定位系统,这是配网自动化技术中的关键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安装了传感定位装置,以此来实现对故障的准确定位,即当配网中出现故障时,安装好的故障定位装置会将故障通过传感器将故障信息发回,这样能够帮助电力工作人员迅速找到故障,并及时排除故障。目前,在我国的配网自动化建设中,故障定位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果能将这项技术更好地进行完善与利用,必将会为配网自动化建设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其次,馈线自动化系统。就地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并不依赖于主要的配电站,它主要是通过配电输出终端或者是分站的自动化装置对故障点及时进行定位、隔离、信息传输、恢复供电等。例如:如果在供电系统中突然产生短暂性故障导致停电,那么馈线自动化系统将会自动闭合开关,然后恢复正常供电。第三,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与前面讲述过的就地馈线自动化技术相比,该种技术能够将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能够将发生故障点的故障及时传输到供电总站的系统中,而总站则根据故障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远程控制。该系统的运用大大缩短了供电故障存在的时间,减小了供电事故发生后带来的不良影响。第四,调配自动化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实现了自动化调度和配网的系统,该系统涉及到的数据量比较大,并对不同的区域中的用电量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对电量进行合理分配,这是提高配电网合理、高效、科学使用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2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影响
配网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网运行检修不及时,会极大的削弱电能可靠性。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协助工作人员快速的判断故障原因、类型,同时准确找出故障点。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配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本文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和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两个方面入手展开了探讨。
2.1缩小故障影响范围
配网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必须逐渐将故障影响范围缩小,最终确定故障点。图1为典型的“手拉手”环状配电网,由下图可知,馈线出线开关为点A和点G,分段开关有四个,分别为点B、C、E、F,联络开关为D。由于开环状态是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状态,因此从下图可以看出,在打开D这一联络开关的基础上,闭合的状态会产生于B、C、E、F四点位置。为了将故障影响范围逐渐缩小,实际展开分析工作时,拟定的馈线段在A点、B点之间发生了故障,如果配网运行过程中,电力公司并没有对自动化装置进行安装,那么A作为馈线出线开关在配电网中就会发生跳开现象,而失电状态会在负荷a、b、C三点中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展开检修工作时,工作量大且效率相对较低。
图1配电网运行状态
如果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将配电网馈线监控终端安装在了A~G开关处,那么就可以促使后台计算机同相关终端产生紧密连接。当故障在配网中形成,那么B作为分段开关就会自动断开,同时D作为联络开关会处于闭合状态,那么就可以有效隔离电力故障,促使b、C区段处于正常供电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缩小故障影响范围。
2.2缩短故障处理所需时间
缩短故障处理所需时间研究中,某电力公司在运行的过程中,配电站变压器组一旦发生故障,如果应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操作,通常需要30min的时间,但是自动操作工作时间仅需5min。同时,在产生电力故障时,相关部门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送电操作作业,对其他变压器组进行了应用,这一过程中,需要120min的人工操作时间,与此相比,仅需要15min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作业时间;另外,当故障在配电线路中产生时,非故障区段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上,需要3min的时间恢复送电,但是如果应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则需要耗费55min的时间。由此可见,在对配网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极大的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对于提升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科学进步的进步,使得电力部门加强了对于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从而由此促进电力事业的高效发展,并促进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配电网可靠性指标以及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对配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即缩小故障影响范围以及缩短故障处理所需时间展开了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电力部门的观念转变以及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最终促进相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寇明远,侯鹏飞,李浩,等.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21):322~323.
[2]赵晓慧,梁标,李海波,鲁宗相.城市配网自动化可靠性评估与成本效益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5(1):73-79.
[3]吴思谋,蔡秀雯,王海亮.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实践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4(6):70-75.
[4]赵江河,陈新,林涛,等.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动化建设[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8):33-36.
论文作者:管树人,武为民,张明玉,董保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故障论文; 可靠性论文; 技术论文; 时间论文; 电力论文; 配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