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运用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能够给人美的感觉和享受的一种领导方法。领导艺术有两个基本源泉:一是科学知识。包括领导科学、行为科学、思维科学、当代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二是实践经验。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创造性思维产生和发展的根基。实践,能使人的思维敏捷,目光敏锐,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更全面、深刻和细致。
领导艺术的重要意义,更多地体现在领导艺术的特点之中。领导艺术决不单是“技巧”、“处世之道”,更不是庸俗的“手段”。领导艺术更多取决于领导者的品德、智慧、经验、实际锻炼等因素。它通常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时效性、综合性等五大特点。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领导者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进行处理,这就是领导艺术的灵活性。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事情,作为领导者,就要能创造性地去特殊处理,这就是它的创造性,它是领导艺术的真正体现。任何一种领导艺术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就是它的时效性。领导艺术是在综合了各方面的知识及情况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就是它的综合性。通过这些特点可以看到,领导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是一个现代领导者必须追求的目标。
一、领导艺术的运用建立在领导者素质的基础上
领导者素质包含了领导活动全部发展的萌芽。首先,领导者是决策者,领导者若有较高的素质便可高瞻远瞩,把握领导活动的趋势,作出科学决策,使领导活动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次,领导者是群众的表率,其素质高便可成为群众的楷模,有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反之,则人心涣散,甚至众叛亲离,难以维系领导活动,谈何领导艺术。再次,领导者是指挥者,其素质强,便可实现科学指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指挥有力,达到领导活动的目的,使领导活动的全过程充满艺术色彩。
二、领导艺术的高超技艺来源于领导的机智
在日常的领导工作及管理活动中,每个领导者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以预料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领导机智,这既是领导者必不可少的领导能力,也是领导行为有效性的有力保证,同时还是领导艺术的一种高超技艺。
领导机智,在管理学家看来,它是领导者在领导工作及管理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领导者对职工群众以及下属的各种表现,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能够随机应变,适时作出灵敏反应,采取恰当有效措施的特殊能力,领导机智实质上是领导者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判断的正确性在领导工作实践中有机结合的表现,是领导者优良心理素质与高超领导技巧的概括,也是领导者迅速地了解和机敏地影响群众及下属的领导艺术。成功的领导者在实践工作中是怎样发挥机智水平呢?
1.随机应变。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随机应变,这是领导机智的集中体现。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领导活动中迅速地判别问题,确定行动的方向,采取果断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影响他人。曾记得,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外交国宴上宴请东德客人,有一盘菜肴上的图案有“
”字符号,这恰恰和希特勒的纳粹标志相近似,当时的东德客人为之大惊失色。周总理一见此情,立即解释这是中国文字“万”字符号,它表示吉祥如意,不同于纳粹标志。为了防止误会,他又风趣地说:“既然它也像纳粹标志,那我们就共同把它‘消灭’(吃)掉吧。”一席话说得外宾由惊转喜,鼓掌叫绝,从而避免了一场外交失误与纠纷。这说明了懂得随机应变并付诸于实践,对于领导活动有很大帮助。
2.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这里所说的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就是指领导者在工作中根据被领导者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法消除他们的消极因素,采取积极的方法去激励他们为实现领导目标而努力工作。例如,某位领导在给职工培训班上课时,发现一职工在与他人交谈,影响了正常的秩序,于是便提问他。可这个职工却嬉皮笑脸地回答说:“这个问题嘛,我可以举办一个专题讲座来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这时,这位领导却沉着地说:“好啊,正好教学计划下周有一个专题讨论,请你准备到时作专题发言。”结果,这位职工在惊慌的情况下,经过翻书问人作了充分准备,发言还不错。于是,这位领导又公开表扬了他。他感到十分惭愧,公开向这位领导作了道歉检讨。
3.善于把握分寸。这就是说:在领导活动的全过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情理交融、恰到好处、合理有效。一位厂长在车间检查工作时,他走到一位平时操作熟练的老工人跟前,老工人因紧张没卡紧工件,一失手工件落在地上,为此,老工人急得满脸通红,担心要受到批评或扣发奖金。但是,这位厂长却立即弯下腰帮他拾起工具,并说:“对不起,是我影响你工作,刚才碰伤了没有?”简单的两句话,感动得老工人说不出话来。事后,老工人到处说自己的厂长是位“好人”、“好厂长”。相反地,该车间还有一位老工人,因多年患有胃病需少食多餐,在工作时吃了一块面包,被车间主任发现后,挨了批评还扣了钱,工人们为此意见很大。两位领导由于对分寸的把握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三、领导艺术的发挥取决于领导的协调能力
协调,它是领导者为了达到上下左右之间的平衡而采取的一种重要手段。协调的关键在于把握唯物辩证法关于度的原理,做到心中有数。如何才能做到适度呢?
1.掌权但不专断。我党历来提倡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制,并强调二者不可偏废。没有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制就会失去正确的原则和方向;没有个人分工负责制,集体领导就会落空。这就要求领导者一定要懂得领导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集体。因此,一个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在进行协调时,要能正确区分正副手各自的岗位职责,既不能一手包揽,又不能借集体领导之名撒手不管。要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按照分工负责、分线作战、分级负责的原则,给班子成员及下属授予权责,敢于放权放手,使其有职有权地开展工作,做到互相支持工作而不争权夺利,互相遵重理解而不刁难,互相配合工作而不拆台扯皮。
2.公正不偏。领导者在协调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大量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处理,并往往处在矛盾的交接点上,如果不能正确地科学地对待矛盾去分清矛盾的主次,不能兼听并蓄,综合平衡,全面分析,而是主观武断,先入为主,自以为是,偏听偏信。必然是不能公正地去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更谈何协调一致,所以,明智的领导者,应该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秉公办事。
3.敢于承担责任,学会宽容别人。领导者面对成员及下属的过失,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以博大的胸怀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作出妥善处理;另一方面要宽容大度,敢于为其承担责任,给人信心和勇气,达到既弄清了思想,解决了问题,教育说服了人,同时又团结了同志,不伤和气。
四、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系统思想
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发挥整体效应和综合效应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整体利益调整局部利益的原则是处理矛盾和问题的出发点。
现代领导者处在千头万绪、矛盾交织的网络之中,理清头绪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握全局,抓住主要矛盾。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事物的要害,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邓小平同志曾高度地概括指出,领导要“议大事,懂全局,抓本行”。这也可以说是现代领导者最主要的职责,是减少忙乱现象,提高领导活动的重要环节。假如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眉毛胡须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拾,只能是事与愿违。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有战略头脑,要能站在战略高度,根据具体情况、客观环境与条件,正确地确定每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及重要任务,作出科学的决策,并把它坚持不懈地贯彻下去,务求取得成效。这才是一个领导者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把握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并不是说领导者要超凡脱俗,整天坐在办公室空谈理论。高明的领导者,通常在把握全局,正确决策的前提下,并不是用中心工作来挤掉一般工作,而是在善于围绕中心工作的同时开展其他日常性一般工作,善于抓住中心环节来推动其他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领导艺术在领导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领导者,就应该结合工作实际,借鉴古今中外一些好的领导方法和艺术,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