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抚松县第七小学 134505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做事先做人,人以德为本”,小学是以德育人的主阵地,我们把做人教育摆在首位,而做人教育对我们孩子而言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习惯 养成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把好的习惯内敛为一种性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应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进行个性化培养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引领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一、规范养成教育
小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加强规范训练。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督促和引导,也需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提醒。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在刚开学就制定了班级行为规范,和每个家长做了沟通,并征询了每个的意见,利用所有可利用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督促下按要求实施。比如,在家里,让家长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孩子能做到时及时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体验劳动的快乐。在学校,垃圾要扔进垃圾桶。自己的桌箱每天要收拾干净,下课时学习用具要摆在桌子左上角,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推搡。在学习时争做“好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做勤奋学习,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学生”。在社会,要有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做到诚实守信,做合格的小公民。独自一人在家时,不害怕,独自体验勇敢、自立,让他们在丰富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反复强化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自律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差,模仿能力特强。虽然有些时候,一句表扬的话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那是一时的,或许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和强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训练可使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这种稳定的条件反射不能靠单纯说教而形成,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有了上面三种教育以后,还应继续进行强化工作,不然时间一长,学生的好行为没有得到认可和赞同,他就会认为老师对自己出现的好行为和不良行为的态度是一样的。这样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增多,优良行为就会消失。我认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班级的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可以用每天的晨会把前一天的优良行为再表扬一次,把前几天的不良行为再提醒一遍。也可以利用班队活动就某一个好行为或不良行为展开讨论。还可以在班里定期举行评比活动,评班级爱心小天使,环保小卫士,行为规范标兵,劳动小能手等,使学生的优良行为在反复强化中定型。
三、榜样——感染学生的言行
低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是向师性、模仿性。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神圣、完美无缺的,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所以,我们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两种效应,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这种言传身教,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濡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所以我在与学生、家长和他人的交往中,经常有意识地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当地面有废纸时,我总是立即捡起;教室桌椅歪斜时,我总是轻轻地摆放整齐;讲桌不整洁时,我也是随时清理干净……这一切,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照着我的样子去做。现在,教室的卫生用具摆放不整齐时,学生会立刻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纸,学生会马上检起。我还在学生中开展“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活动,学生主动学习身边的榜样,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养成教育从与家长的沟通做起
好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跟孩子的好行为习惯是成正比的。一年级有相当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为此,要精心准备开家长会的内容,精心布置了教室,营造了与家长和谐交流的氛围,在会上要从“一切为了孩子”的角度去改变一些家长的态度,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学校情况、学校对孩子的行为要求,对家长进行了教育观念和辅导孩子的培训,认真疏导,细致说理,耐心地同家长分析了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这样取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实效会非常明显。
参考文献
[1]孙小苗 回归儿童生活,有效进行行为训练[J].基础教育研究,2012,(21)。
[2]季立志 用好行为树,助养好习惯[J].新课程.教师,2011,(10)。
[3]林海杰 浅谈小学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J].科学导报,2014,(24)。
论文作者:孙树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2月总第9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学生论文; 家长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习惯论文; 孩子论文; 就会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2015年12月总第9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