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的比较研究

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的比较研究

陈荣[1]2017年在《二化螟寄主种群间越冬代发生、产卵量—体型相关性比较》文中认为同域物种形成是物种形成的方式之一,探究同域种下分化对认识和理解物种进化有重大意义。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主要取食水稻和茭白,存在种下分化的现象,即分化为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成虫季节性发生时间的差异被认为是二化螟寄主种群间生殖隔离产生的潜在因素之一,但目前仍然缺乏对两个种群成虫发生时间的精确观测数据。此外,二化螟寄主种群间个体大小、产卵量等生物学指标的差异并不能直接作为寄主种群分化的充分证据。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为研究对象,对二化螟寄主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进行了比较,并对二化螟寄主种群雌虫产卵量与个体大小的相关性这一种群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二化螟寄主种群间越冬代发生时间的比较为了明确水稻和茭白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差异,对二化螟越冬代发生时间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在室内(28oC,LD 15:9 h,RH 70%),茭白种群50%个体进入化蛹的时间为30 d,而水稻种群为46 d,两者相差16 d;在自然条件下,茭白种群累计化蛹率达到50%时,其化蛹时间比水稻种群早17 d。(2)在自然条件下,茭白种群和水稻种群均存在两个羽化高峰,茭白种群的第二个羽化高峰与水稻种群的第一个羽化高峰重迭,茭白种群累计羽化率达到50%的时间比水稻种群早16 d。以上结果表明,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越冬代化蛹时间及成虫羽化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2.二化螟寄主种群间成虫产卵量与个体大小相关性的比较为了明确二化螟寄主种群产卵量与个体大小的相关性,测定了野外种群及室内人工饲养种群的成虫产卵量、个体大小及寿命。结果表明,对于野外二化螟种群,水稻种群的成虫个体大小(前翅长,头宽,体长)和产卵量均显着小于茭白种群(P<0.01),水稻种群寿命显着长于茭白种群(t=4.067,P<0.01)。对于室内人工饲养二化螟种群,水稻种群的个体大小(前翅长,头宽,体长)和产卵量均显着小于茭白种群(P<0.01),二者寿命无显着差异(t=-0.222,P=0.825)。将二化螟成虫产卵量分别与叁类个体大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野外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的成虫产卵量与各种群的个体大小均存在显着相关性;室内人工饲养的二化螟成虫产卵量与个体大小间均无显着相关性。将二化螟成虫产卵量与个体大小间相关性作为一种种群特性进行种群间比较,结果显示,野外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间的该种群特性存在显着差异,而室内人工饲养种群间无显着差异。本研究明确了二化螟寄主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差异可能是种群间配前生殖隔离的机制之一,发现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间以成虫个体大小与产卵量相关性表示的群特性存在差异,为同域物种形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钟海英, 张珏锋, 李芳, 陈建明[2]2017年在《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扫描电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明确二化螟不同寄主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对上述结构的超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方法】选择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为研究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二化螟两种群梗节具2个刺形感器、3个锥形感器;上唇具6对刺形感器;上颚切齿叶具7个端齿,基外侧具2个刺形感器;轴节和茎节各具1个刺形感器;外颚叶具3个锥形感器、2个刺形感器和2个栓锥感器;下颚须侧缘具1个指形感器;下唇须端部有1个刺形感器。两种群间鞭节和下颚须感器数目存在差异:茭白种群鞭节具1个栓锥感器和2个锥形感器,水稻种群则具1个栓锥感器和1个锥形感器;茭白种群下颚须具5个锥形感器和3个柱形感器,而水稻种群具4个锥形感器和4个柱形感器。在感器长度上,茭白种群部分龄期幼虫的部分刺形感器(分布于梗节、轴节、茎节)、锥形感器(分布于梗节、下颚须、外颚叶)、栓锥感器(分布于鞭节、外颚叶)显着长于水稻种群的相应感器。茭白种群(1~5龄)的部分柱形感器(分布于下颚须)、3~5龄幼虫部分刺形感器(分布于外颚叶)显着短于水稻种群的相应感器。

肖海军, 薛芳森, 刘仰青, 朱杏芬[3]2005年在《二化螟水稻种群与茭白种群光周期反应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报道了用水稻和茭白分别饲养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的光周期反应。光周期反应曲线显示,用水稻饲养茭白种群或用茭白饲养水稻种群,无论是在短光照还是在长光照条件下,绝大多数幼虫被诱导进入滞育,丧失了各自原有的光周期反应特性,表明这两个种群已分化到仅适应其本身寄主的程度。用水稻饲养的茭白种群仅有5%~6%的个体化蛹,且其幼虫期较用茭白饲养的延长了15~18天;而用茭白饲养的水稻种群有30%~40%的个体化蛹,其幼虫期与水稻饲养的仅相差3~8天。茭白种群用水稻饲养时32日龄幼虫体重仅为茭白饲养的53.1%,而水稻种群用水稻饲养时32日龄幼虫体重为茭白饲养的79.5%。这些结果表明,茭白种群不适应取食水稻,而水稻种群对取食茭白则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根据这些结果,我们认为(1)这两个种群已出现种下分化的迹象;(2)茭白种植不会对水稻田二化螟的发生产生大的影响。

陈荣, 高俏, 王小平[4]2018年在《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化螟是水稻和茭白上的重要害虫,明确其越冬代的田间发生时间,对于准确的进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与茭白种群为材料,通过采集水稻田与茭白田越冬幼虫,观察自然条件下其化蛹及羽化时间来明确两种群越冬代田间发生时间。结果表明:武汉地区二化螟茭白种群越冬代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显着早于水稻种群,茭白种群第二个化蛹高峰和羽化高峰分别与水稻种群化蛹高峰和第一个羽化高峰重迭。研究结果为明确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差异提供了直接证据。

赵梦洁[5]2013年在《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研究》文中认为茭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农药残留过量问题制约了其贸易出口,进而导致茭农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做到无公害防治茭白田间病虫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茭白田间的主要害虫,研究发现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在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敏感性上有显着差异。弄清楚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对其他种类杀虫剂是否也存在敏感性的差异,将会对我们实际生产中合理防治茭白田和水稻田二化螟虫害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微量点滴法分别对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4龄幼虫进行辛硫磷和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测定:水稻种群对辛硫磷的敏感性低于茭白种群:对毒死蜱敏感性低于茭白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性显着低于茭白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显着低于茭白种群;对杀虫单的敏感性高于茭白种群。其中,二化螟不同寄主种群对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显着,其他几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水平。(2)通过人工饲料胃毒法分别对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初孵幼虫进行对微生物杀虫剂Bt毒蛋白Cry1Ac、Cry2Aa和Cry1Ca敏感性测定:水稻种群对Cry1Ac的敏感性低于茭白种群;对Cry2Aa的敏感性低于茭白的;对Cry1Ca敏感性高于茭白的。但是二化螟不同寄主种群对叁种Bt毒蛋白的敏感性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水平。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对二化螟的毒杀作用最好,其次是辛硫磷和毒死蜱,效果最差的是杀虫单:在微生物类杀虫剂Bt毒蛋白中,Cry1Ca的毒杀作用最好,Cry1Ac次之,Cry2Aa的相比较差。茭白种群二化螟适当的减少施药量,水稻田二化螟在防治中则适合采用较高含量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施药同时可以配合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进行混配,可以达到减缓该虫产生抗药性的速度的目的。本课题研究表明,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存在显着差异。这为位实际中分开防治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二化螟种下分化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丁楠[6]2012年在《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越冬生物学及生理生态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水稻和茭白上的重要害虫,存在着种下分化现象,即分化为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但是仍然需要探寻两种群更多的差异特点,这对了解其种下分化机制及分析虫源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二化螟以滞育幼虫在水稻和茭白田中越冬,滞育是其生活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比较了两寄主田块二化螟越冬幼虫的生物学及生理学的差异,同时在室内比较了两寄主种群的滞育诱导光周期反应及抗寒力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和茭白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生物学比较水稻(晚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的体重(14.3~149.5mg/头)小于茭白田(22.7~252.4mg/头)。两寄主田块二化螟的越冬存活率不同。寄生蜂是造成水稻田二化螟越冬死亡的主要因子,2009~2010年越冬幼虫的寄生率为14.25%~23.29%,2010~2011年为21.15%,而茭白田二化螟的寄生率2009~2010年仅为0.90%~6.55%,2010~2011年为2.28%。共发现5种寄生蜂,其中螟甲腹茧蜂Chelonus munakatae所占比例最高(30.00%~64.00%),为优势种。在两寄主田块中,被寄生的个体主要为小个体(即体重较轻的个体),在所有被寄生的个体中,水稻田中体重小于38.5mg的幼虫的比例在2010年1、2、3月分别为87.27%、91.23%、93.33%,2010年12月为93.50%,茭白田中体重小于70.5mg的幼虫的比例在2010年1、2、3月分别为100.00%、50.00%、86.67%,2010年12月为90.00%。水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解除后的蛹重及雌虫怀卵量都显着小于茭白田。水稻田越冬幼虫滞育解除后的平均雄蛹重为41.8mg,平均雌蛹重为55.3mg,雌虫平均怀卵量为223.7粒,而茭白天的平均雄蛹重为65.5mg,平均雌蛹重为98.5mg,雌虫平均怀卵量为341.8粒。两寄主田块越冬幼虫转入25℃和LD16:8h条件后,化蛹所需天数不同,表明两寄主田块幼虫滞育强度不同,其中2010年3月采集滞育幼虫转入室内后,茭白田越冬幼虫化蛹所需平均天数为17.1天,而水稻田为22.7天,表明茭白田越冬幼虫解除滞育的时间早于水稻田。2010年1、2和3月份,水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均显着低于茭白田越冬幼虫,从1月到3月,水稻田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0.0℃-9.4℃和-7.6℃,而茭白田为-7.2℃、-6.9℃和-6.7℃。两寄主田块越冬幼虫的含水量和甘油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的滞育诱导和抗寒力比较25℃下,二化螟水稻种群取食水稻和茭白的滞育诱导临界光周期均在12h30min左右,说明水稻种群能适应茭白,其光周期反应的生理特性能正常表达。而取食水稻的茭白种群在长光照LD15:9h下的滞育率达100%,这说明茭白种群对水稻的适应力较弱,其对茭白的专化性比较强。不论取食水稻或是茭白,在各光周期条件下,二化螟茭白种群的滞育比例均比水稻种群高;且滞育比例基本达50%以上,没有明显的临界光周期值,而水稻种群的临界光周期为12h30min左右,这说明二化螟茭白种群和水稻种群的光周期反应已经发生分化。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取食同一寄主后相同龄期的滞育幼虫体重差异不大,如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分别取食水稻后的6龄幼虫体重分别为44.2mg和44.3mg。二化螟相同种群取食茭白后相同龄期的滞育幼虫体重总是大于其取食水稻的幼虫。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寄主和幼虫龄期是决定二化螟幼虫体重的主要因子,而种群对二化螟幼虫体重的影响不大。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的4龄和6龄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含水量和甘油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寄主对二化螟两种群的过冷却点有一定影响,但是种群却是影响抗寒力(过冷却点、含水量和甘油含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寄主田块二化螟越冬幼虫的生物学及生理学存在明显差异;室内测定发现,滞育诱导光周期反应及抗寒力主要受二化螟种群差异影响,而取食的寄主对幼虫体重具有显着影响。这些结果不仅明确了二化螟寄主种群的越冬生物学和生理学差异,而且为二化螟的种下分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深入理解该虫的种下分化机制、分析其虫源性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全为礼, 丁楠, 周睿琦, 马伟华, 王小平[7]2014年在《二化螟寄主种群及种群间生殖隔离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稻和茭白是二化螟的两种主要寄主植物。经过长期的适应进化,二化螟已分化出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在形态特征、交配行为、寄主选择性、寄主适应性、田间种群动态、越冬生物学、生理生化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的发生期差异、交配节律差异和交配后配子不亲合等可能造成了寄主种群的部分生殖隔离。目前认为,二化螟两寄主种群间仍存在基因交流,处于物种形成的早期阶段,但尚需从寄主种群鉴定、表型差异区分和种群间生殖隔离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来进一步明确,为理解昆虫同域物种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全为礼[8]2017年在《二化螟寄主种群分化及其交配节律差异产生的内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同域物种形成是物种形成的基本方式之一,同域物种形成过程中的生殖隔离机制一直是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严重危害水稻和茭白等禾本科植物,有学者认为二化螟已经分化为水稻和茭白寄主种群,处于同域物种形成的早期阶段。交配节律差异可能是导致二化螟寄主种群间交配前生殖隔离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仍然缺乏证据证实交配节律差异在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间生殖隔离中的作用,不清楚种群间交配节律差异产生的内源机制。本研究以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为材料,研究了寄主植物对二化螟寄主种群生物学特征及交配节律的影响,验证了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交配节律的遗传模式,明确了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交配节律差异在种群间生殖隔离中的作用,探索了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交配节律差异的内源机制。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寄主植物对二化螟寄主种群生物学特征及交配节律的影响通过转换寄主实验研究了寄主植物对二化螟幼虫存活率、幼虫发育历期、3日龄蛹重、成虫前翅长、交配节律等表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寄主植物显着影响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的幼虫存活率、幼虫发育历期、3日龄蛹重、成虫前翅长等生物学指标,但不影响二化螟成虫的交配节律。研究结果证实二化螟已经分化为水稻和茭白寄主种群,水稻和茭白种群特有交配节律是长期适应进化形成的可稳定遗传的表型。2.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交配节律的遗传模式通过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的种群间杂交、杂交代与亲本种群的回交实验,验证了二化螟交配节律的遗传模式,分析了两种群控制交配节律的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结果显示,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正交及反交获得的F1代与水稻种群进行回交时,交配节律与两亲本种群交配节律的存在显着差异;与茭白种群进行回交时,交配节律与茭白种群的交配节律一致。F1代的母本及父本的种群来源均显着影响F1代成虫的交配节律。研究结果支持二化螟交配节律受到常染色体上的多基因控制,表明茭白种群控制交配节律的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对水稻种群的等位基因具有显性作用。3.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交配节律差异在种群间生殖隔离中的作用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进行种群间的成虫交配选择实验,研究了交配节律差异在种群间生殖隔离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两种群交配节律存在差异时,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间无选择实验、雌虫选择实验、雄虫选择实验及多选择实验中,种群间的隔离指数IPSI均显着大于随机交配条件下隔离指数值(IPSI=0);交配高峰时,不同交配选择实验中,种群间的隔离指数IPSI分别为与随机交配条件下隔离指数值(IPSI=0)相比均无显着差异,即种群间的生殖隔离水平降低,种群间接近随机交配。研究结果明确了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成虫交配节律差异是导致种群间部分生殖隔离的重要因素。4.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交配节律差异产生的内源机制研究通过观察二化螟雌虫的求偶行为,检测了雌虫求偶时性腺中的性信息素滴度及性信息素生物合成基因表达量,分析了种群间交配节律产生的内源机制。结果显示,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雌虫性信息素组分Z11-16Ald滴度及暗期变化节律存在明显差异,而Z9-16Ald及Z13-18Ald的含量很低,暗期没有明显的滴度变化节律。基于二化螟两种群雌虫性腺转录组测序结果,鉴定了可能参与性信息素合成的基因,包括2个脂酶(Lipase1、Lipase2)、2个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1、FATP2)、2个去饱和酶(DES1、DES7)、1个乙酰辅酶A脱氢酶(ACD1)、3个长链脂肪酸延长酶(ELO1、ELO6、ELO7)、2个醛酮还原酶(ALR1、ALR2)。两种群雌虫性腺中上述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qRT-PCR验证了Lipase2、FATP2、ACD1、ELO1在性腺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水稻种群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比茭白种群高。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雌虫性信息素滴度变化节律及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节律均存在差异,暗示了种群间交配节律差异的内源生理及分子机制。本研究表明,二化螟已经分化为水稻和茭白寄主种群,两种群成虫特有交配节律是长期适应不同寄主植物后形成的可稳定遗传表型,两种群控制交配节律的遗传因子存在差异,种群间交配节律差异是导致种群间生殖隔离的重要因子,种群间雌虫的性信息素生物合成节律差异是种群间交配节律差异产生的内源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深入研究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交配节律差异产生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数据平台,也为揭示同域物种形成过程中交配前生殖隔离机制提供了新证据,还为应用灯光诱杀及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综合防治二化螟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荣, 全为礼, 刘文, 王小平[9]2016年在《二化螟寄主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同域物种形成是物种形成的方式之一,探究同域种下分化对理解和认识物种进化有重大的意义。同一物种同域分布的不同种群由于生态因子的差异造成发生时间差异,产生季节性生殖隔离,阻碍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从而促进物种的种下分化。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主要取食水稻和茭白,存在种下分化的现象,已分化为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研究表明,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成虫发生时间可能存在差异,推测季节性生殖隔离可能是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分化的机制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二化螟两个寄主种群越冬幼虫的滞育强度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以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为研究对象,统计两个寄主种群越冬后幼虫化蛹时间、羽化时间,明确二化螟两个寄主种群越冬代的发生差异。基于前期研究结果,2016年1月25—27日从田间采集二化螟茭白种群和水稻种群越冬幼虫,采用傅淑等(2015)报道的幼虫滞育解除方法,将两个寄主种群越冬幼虫各自均分成两组,每组约500头,分别置于室内(25℃、LD15:9h和RH 70%)和室外遮雨的自然环境中滞育解除,每天检查并记录越冬幼虫的化蛹数及羽化数。结果表明:①室内恒定条件下,茭白种群50%个体进入化蛹的时间为30d而水稻种群的为46d,相差16d。②室外自然条件下,茭白种群累计化蛹率达到50%的时间比水稻种群早17d。③室外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羽化结果表明,茭白种群羽化存在两个羽化高峰,水稻种群同样存在两个羽化高峰:茭白种群的第二段高峰与水稻种群的第一段高峰重迭,茭白种群累计化蛹率达到50%的时间比水稻种群早16d。本研究证实了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的发生时间存在明显差异,茭白种群越冬代成虫发生期明显早于水稻种群,为阐明二化螟寄主种群间的季节性生殖隔离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

周睿琦, 赵梦洁, 全为礼, 马伟华, 王小平[10]2014年在《二化螟的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对杀虫剂和Cry蛋白的敏感性比较》文中提出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二化螟的水稻和茭白种群幼虫对杀虫剂辛硫磷、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采用人工饲料胃毒法测定了二化螟对Cry蛋白(Cry1Ac、Cry2Aa、Cry1Ca)的敏感性,目的是为二化螟科学防治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二化螟两寄主种群对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差异显着,但对其他3种药剂及Cry蛋白的敏感性差异不显着。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均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毒死蜱>杀虫单;对3种Cry蛋白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为Cry1Ca>Cry1Ac>Cry2Aa。因此,针对不同寄主田的二化螟种群应采用不同类型的药剂,尽量不使用单一药剂,可考虑采用药效最好的阿维菌素与其他几种药剂进行混配施用。

参考文献:

[1]. 二化螟寄主种群间越冬代发生、产卵量—体型相关性比较[D]. 陈荣. 华中农业大学. 2017

[2]. 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幼虫口器和触角及其感器扫描电镜观察[J]. 钟海英, 张珏锋, 李芳, 陈建明. 中国水稻科学. 2017

[3]. 二化螟水稻种群与茭白种群光周期反应的比较[J]. 肖海军, 薛芳森, 刘仰青, 朱杏芬. 昆虫学报. 2005

[4]. 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比较研究[J]. 陈荣, 高俏, 王小平. 生物灾害科学. 2018

[5]. 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研究[D]. 赵梦洁. 华中农业大学. 2013

[6]. 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越冬生物学及生理生态学比较研究[D]. 丁楠. 华中农业大学. 2012

[7]. 二化螟寄主种群及种群间生殖隔离形成机制研究[J]. 全为礼, 丁楠, 周睿琦, 马伟华, 王小平.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8]. 二化螟寄主种群分化及其交配节律差异产生的内源机制[D]. 全为礼. 华中农业大学. 2017

[9]. 二化螟寄主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比较研究[J]. 陈荣, 全为礼, 刘文, 王小平. 华中昆虫研究. 2016

[10]. 二化螟的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对杀虫剂和Cry蛋白的敏感性比较[J]. 周睿琦, 赵梦洁, 全为礼, 马伟华, 王小平. 中国科技论文. 2014

标签:;  ;  ;  ;  ;  ;  ;  ;  ;  

二化螟水稻、茭白种群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