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董事会究竟能办多大事?——中国矿业大学说:董事会带领我们进入新世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董事会论文,新世纪论文,多大论文,中国矿业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高校为了改革办学体制、探索新的办学模式,纷纷成立了董事会。这种体制究竟能起什么作用,高校董事会究竟能为学校发展做些什么?中国矿业大学董事会6年来的经验表明:董事会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同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
中国矿业大学是我国煤炭行业的最高学府,是一所具有矿业特色,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建校86年来,学校几经搬迁,形成了今天徐州校本部和北京研究生部两地办学的格局。学校现有4个学院7个系,教职员工3500多人,在校学生9000多人,已经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0000多名毕业生。
1989年10月,在煤炭部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矿业大学董事会成立,39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负责同志以董事身份参与学校的工作,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以及教学科研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指导和监督。董事会下设秘书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成立了董事会科技处长工作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例会,交流科技信息,统筹安排科技合作及联合攻关事宜,并出版“科技简讯”,定期报道各董事单位的科技活动及合作研究课题情况;建立教育(培训)处长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招生工作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协调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等问题。
几年来,学校为董事单位输送了40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为兖州、枣庄等矿务局和北京煤科总院、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等单位招收和培养了200多名工程型硕士生,学校成人教育学院也为董事单位培养了近200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举办了各种培训班,组织了各类切合实际的专题讲座。学校利用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各董事单位生产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广泛开展科技合作,董事单位积极向学校提供科研项目,进行合作研究和联合攻关,效果十分显著。目前,学校已与30多个董事单位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横向合作项目430多项,年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
学校与董事单位的科技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1989年学校的科研经费只有800万元,1994年增至3400万元,每年的课题达600项以上,鉴定成果100多项。联合攻关也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其中,余力教授主持、与徐州矿务局合作进行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煤炭地下气化研究,已完成半工业性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试验成功的工艺方法属国内外首创,受到江泽民总书记、邹家华副总理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高度关注。
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上,学校充分听取董事单位的建议和意见,本着既立足于当前需要,又着眼于煤炭工业长远发展战略的原则,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整体优化、注重能力”为指导思想,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加强了基础课程,对一些专业进行了改造与调整。近几年,他们根据煤炭行业工作现场需要,新增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电厂热能工程、市场营销等14个专业,新增专业招生人数占全校招生人数的40%。1994年,学校专业调整面达42%,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更好地满足了煤炭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董事会还积极筹集董事会基金,现已集资222万元,并向学校捐赠各种教学设备,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校长郭育光说:“董事会制度的建立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无穷的活力。”企业则切切实实地感到:有了中国矿业大学这个可靠的技术和人才依托,实施“科教兴煤”战略大有希望。
据校方介绍,9月24日,中国矿业大学成立了新的一届董事会,煤炭工业部部长王森浩出任名誉董事长,副部长范维唐任董事长,50多家大中企业的负责人和有关领导当选为副董事长、常务董事和董事。新的董事会将积极为中国矿业大学实现“211工程”创造条件。从今年到2000年的几年里,董事会每年将为学校筹集2000万元以上的办学资金,学校也将更好地为煤炭工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