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建筑施工的需要。建筑施工单位若想全面提升施工的安全管理效果,就必须采用科学的预测、预防管理办法来指导和推动安全生产,并不断更新此前被动式的安全管理方法,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预防。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1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关系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成效,建筑企业要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内容。
1.1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素质
建筑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也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素质与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水平较低,还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同时,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和教育。安全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应将安全素质作为控制危险源的基础和切实履行安全职责的保证。
1.2合理安排安全管理目标、职责、组织结构
设计组织主要是为了创建良好的施工环境,而组织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连接人员、任务分工和技术的一种手段,组织结构和组织任务的目标是一致的。为有效管理建筑施工的安全,建筑企业要对组织进行合理安排,并细化安全管理的职责与目标。
1.3控制安全风险的方式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理。管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核心就是控制好施工现场的危险源。
1.4不断优化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优化管理目标,从而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降低伤害事件和疾病的伤亡率,提升安全业绩。在建筑施工的整个组织中,要全面覆盖安全文化,逐渐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完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
2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原则
2.1以人为本
在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过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人身安全有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也可以加快建设项目的速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要明确工程建设中每个人员的责任,从而体现出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另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进行有效评估,建立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施工企业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同时加快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2.2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施工现场应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制定适当的安全风险防范策略,以减少或消除项目中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工程安全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和机械,要严格规范建设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方法,加强设备和材料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体对策
3.1加强施工前期勘察,全面进行安全风险因素排查和监管
一方面要做好施工前各类勘察等活动,对施工现场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具体地质条件等,同时加强数据核算和科学计算,借助现代电子信息地图等加强全过程多维度进行采集,切实提高勘察系统性和精准性。结合收集的数据与建设目标要求编制施工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并进行多方论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综合技能和素质,确保施工图纸设计规范科学。另一方面对施工全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从源头上进行排查,针对可能突发、高发等情形做好技术监督和安全监测,确保安全监管及时到位。
3.2完善施工组织方案,并加强全面安全培训
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施工组织方案,加强过程调度,确保施工组织方案可行、有效。另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对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人员加强技能和素质培训,做好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培训,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加强全面安全管理理念培训,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现场示范和案例讨论等,提高安全警戒性。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强化职责分工,严格考核,发现违规行为立即惩处。
3.3加强设备机械、材料等全面质量管理
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针对不同施工点位要求科学选择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做好外租机械设备监督管理,完善设备管理档案,对设备使用情况密切监督,确保性能良好,对老旧设备等及时进行报废处置,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新设备引进力度,不断提高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水平。同时加强材料质量检测和使用管理,严格审查各类材料供应商资质,做好使用前检测,对材料储存情况进行监督,每次施工前做好材料抽检,确保材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特殊材料安排专人管理,避免出现失效或者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情形。
3.4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技术安全措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施工现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筑工程建设应以技术安全措施和以往的经验教训为基础,并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制定合理安全管理方法;其次,施工建设项目所采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目的是为了改善施工条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5风险缓解措施
降低安全风险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项目的风险,还可以确保建筑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风险环节措施,主要是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对建设项目进行更详细的风险评估,并预测可能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施工程序和技术的管理,如施工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在工作区域下具有相应的防护措施第二,利用制度化和标准化来规范建设每个环节。在建筑施工中,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管理体系,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3.6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建议
近年来,受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建筑企业也越发重视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创建,带来显著效果。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就是借鉴工业化标准,通过引入标准化管理系统理念,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质量安全管理、劳务管理、合约管理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现代化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实施目标是以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为突破,整合各类管理资源,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并持续改进,逐步改变传统的施工组织及现场管理模式,将施工企业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尽快向现代化高效管理方式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好了,安全防护设施到位了,规范标准推广了,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也必然会降低。同时能使建筑工人轻松愉快的工作,切实保障建筑工人的自身利益,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改善建筑工地生产及生活设施的水平,使“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不再限于口号。降低“环境的不良因素”。发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的引领作用。让标准成为习惯,习惯服从于标准。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持续性工程,需要从制度建设、思想认识和人员队伍建设以及规范管理等角度入手加强施工全过程监督和安全隐患排查,才能及时发现各类隐患,降低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率,切实提高整体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郝星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J].中华建设,2018(10):76-77.
[2]刘凌,沈代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研究[J].居业,2018(10):145+148.
[3]段益庆,王菲菲.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论文作者:孙飞,李厚元,胡世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风险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