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反贫困与经济发展_贫困人口论文

西部地区反贫困与经济发展_贫困人口论文

反贫困与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区域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所公认的迅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贫困人口迅速减少。据官方公布的数字,1978年,中国的贫困人口有2.5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5.97%,占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31.64%;而到1997年,中国贫困人口总数已减少到5000 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09%,占农村人口的5.78%。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不平衡性特点,反贫困的努力在区域分布上也有不同表现,在目前的5000万贫困人口中,还是以西部地区偏多。中国政府承诺在本世纪末要消除贫困现象,并且在不同场合都郑重宣布要缩小区域差距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些,都要求对西部的贫困进而对其与整个西部的发展关系问题做进一步地研究。

一、西部的贫困区域与贫困人口

作为一个人均收入还很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反贫困主要反的是绝对贫困。一个人、一个家庭是否贫困是以能否满足温饱为标志,即是看生理上的需要,包括基础热量的摄取、个人和家庭维持有效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营养水平和抵御天气变化所需要的普通衣物和住所能否得到满足;而在现实中,对于个人、家庭或者区域是否为贫困状态的界定,通常是以其经济收入衡量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贫困人口主要是指农村中的贫困人口,不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的贫困问题也日益显现并有扩大倾向。但由于城乡之间福利制度的差别,城市中的贫困线毕竟要远远高于农村。这里我们不做讨论。

80年代以来,国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特价上涨的幅度几次调整了贫困标准,1993年制订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 以人均年纯收入400元作为划分贫困县的标准,但是考虑到民族地区和老区等自然历史现状,对于七五时期列入贫困县但1993年人均纯收入未达到700 元的区域在扶贫攻坚时继续划入贫困县的行列之中。按照官方提供的数据,到1993年国家公布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全国还有贫困人口8065.5万人,其中有5858.9万的贫困人口分布于592个国家扶贫县中, 占国家贫困人口的73%左右。这些贫困人口在全国和西部区域的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 1993年西部各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

(万人)

类别 各地国家重 重点贫困 重点县贫困人

各省贫困

贫困点贫困 县贫困口占区域贫困

人口占全

区域 人口数 县数人口数人口比例(%)国比例(%)

全国 8065.5

5925858.9

73

100

四川 94943 631.566.54 11.77

贵州

637.148 632.199.22

7.9

云南

783.173 796.9 100 9.71

西藏11.7 5

3.429.06 0.15

陕西

524.350 349.2 66.6

6.5

甘肃

499.941 377.775.56

6.2

青海53.114 41.778.53 0.66

宁夏

105.7 8 89.985.06 1.31

新疆

119.225 83.9 709 1.48

整个 3683.1

3073006.381.62 45.64 西部

注:根据朱凤歧等《中国反贫困研究》一书有关表格计算整理,个别省区数字与全国总数口径有出入。

由表1可见,中国贫困人口在西部区域有着相对广泛的分布。 1993年,全国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1%,而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占西部地区人口总数的13.65%, 可见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全国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来说,沿海区域的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3.23%,中部区域占31.13%,而西部地区占45.64%;从重点贫困县的分布来看,也是西部最多,占全国的51.86%, 重点贫困县的贫困人口占全国592个重点贫困县贫困人口的51.31%。这也表明,贫困人口的重点在国土的西半部。

既然衡量贫困与非贫困的标准是人均收入,对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的认识还需要对其经济收入的状况进行总体考察。为此,我们计算了1980~1996年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变化状况。

表2 1980~1996年各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状况(元)

时间1980 1996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区域

年平均增长速度(%)

全国平均 191.33

1926.07 6.97

沿海平均

215.2

2256.38 7.25

其中:江苏217.94

3029.32 9.15

浙江219.18

3462.9910.02

广东274.37

3183.46 7.92

中部平均

184.4

1741.29 6.54

其中:吉林 236.3

2125.56 6.23

河南160.78

1579.19 6.81

江西180.91

1869.63 7.15

西部平均 171.07

1316.45 5.19

四川 187.9

1453.42 5.32

贵州161.46

1276.67 5.37

云南150.12

1229.28 5.6

西藏240.05

1353.26 3.16

陕西142.491165.1 5.59

甘肃153.33

1100.59 4.73

青海

1641173.8 4.71

宁夏178.061397.8 5.32

新疆198.01

1290.01 4.1

注: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计算。

由表2 可知:一是沿海区域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在相当长时期以来一直高于中部地区也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均收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非始自今日;二是西部区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也可推测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减少速度也低于沿海和中部区域。

二、西部地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

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与整个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多是冲积平原,土地平坦,交通便利,而西部地区多处于高原、高山、沙漠等相对严酷的现实环境之中,交通闭塞,居住相对分散,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地对于人口的承载能力较低。这种大的自然背景的差异对于西部与其它地区经济差距的形成和西部贫困问题的广泛分布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我国目前有5000万残疾人,有文盲半文盲人口1.45亿,大部分就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仅甘肃和陕西南部就分别有低能和痴呆傻哑人口26.2万和22万,这都与其生存环境封闭、恶劣及近亲婚姻有关。但是,由于缺乏进一步的数据资料,我们难于分析地形条件与各省区贫困人口之间的相关性。

表3 全国各省区与贫困人口相关的一些基础数据

重要 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均

乡镇企业产值 各省区

指标 农村总人口生产粮食

与农林牧渔业 均GDP

省区 的比重(%) (吨)产值之比

(元)

河北

11.76 0.45

3.352682

山西

11.87 0.43

4.562352

内蒙古 10.75 0.78

0.922382

辽宁3.85 0.76

3.575015

吉林6.23 1.32

1.332868

黑龙江 5.22 1.30

1.092343

江苏2.42

0.6

5.374308

浙江3.53

0.4

5.524431

安徽8.55 0.52

2.211672

福建1.14 0.33

2.673649

江西3.24 0.47

1.631835

山东5.83 0.56

4.753222

河南

12.59 0.47

3.261867

湖北6.16 0.58

2.012565

湖南3.14 0.48

1.472053

广东 0.5 0.28

2.454978

广西4.86 0.37

1.682031

海南4.67 0.38

0.413815

四川

10.12 0.44

2.191911

贵州

21.85 0.29

0.611034

云南

23.77 0.32

0.622006

西藏5.98 0.31

0.131642

陕西

19.19 0.44

1.491041

甘肃

26.15 0.38

1.261600

青海

18.79 0.36

0.362337

宁夏

29.53 0.56

0.962123

新疆14.1 0.79

0.282980

全国8.83

0.5

2.872926

注:据《中国反贫困研究》一书和《中国统计年鉴》(1994、1995)有关表格计算整理。

尽管如此,在自然环境既定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分析计算了西部区域贫困人口相关的一些数据(见表3)。从表中可以发现, 除了西藏作为特殊情况外,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比重都远高于全国水平;除了宁夏、新疆外,西部地区农村人均产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与农业产值之比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西部地区不仅农业不发达,乡镇企业更不发达。当然,从上述表格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宁夏的贫困人口比例为全国最高,但宁夏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和乡镇企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产值之比两项指标并不特别低。

为了对于西部的贫困状况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我们选择了1993年全国27个省区贫困人口(Y)、农村人口(×1)、粮食产量(×2 )、人口总数(×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耕地面积(×5)、 乡镇企业职工(×6)、农村劳动力(×7)、乡镇企业产值(×8)、 农业产值(×9)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并得出以下方程:

Y=45.2+0.101×1-0.235×2+0.136×3-0.0124×4+0.065×5-0.344×6+0.133×7+0.119×8-1.676×9

这里的复相关系数R=0.933、R[2]=0.869,经调整后的R[ 2]=0.800、F=12.582,都说明方程能较好地解释贫困区域的形成原因。 由上述方程可见,一个区域贫困人口的多少与农村人口、人口总数、耕地面积、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甚至乡镇企业产值成正相关关系,但与粮食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和乡镇企业的职工多少成负相关关系。乡镇企业对于贫困的影响在乡镇企业产值一项上没有产生正效应,但在乡镇企业职工人数一项却有明显的负效应,说明减少贫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而不在于形成了多少产值。但我们对于乡镇企业的产值越高贫困发生的可能性相应也较大这一点还是不解。可能的解释或是该年的乡镇企业增长变化有不正常的地方,或是乡镇企业产值统计数据不很准确,或者人口大省多是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农村改革后土地对于人口排斥力较大、乡镇企业的起步较早,因而规模较大等等。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一个区域的贫困现象的发生与该区域的经济实力成负相关关系。上述方程显示,当一个区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时,贫困人口越少,贫困的发生面越小。对于这一点,我们将区域劳动力作为控制变量,研究贫困人口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间的偏相关关系时也得到了证明。合理的解释是,这与有更多的区域要素从省区内的发达区域流向不发达区域有关。

为了进一步检验各种变量对于贫困人口的影响程度,寻找出影响贫困的主要因子,我们采用默认的方式通过逐步回归对以上变量进行重新筛选,最后,进入方程的变量有以下四个:粮食产量(×2)、 耕地面积(×4)、农村劳动力(×6)、农业产值(×8)。方程如下:

Y=37.615-0.172×2+0.081×4+0.412×6-1.045×8

这里复相关系数R=0.917、R[2]=0.841,调整后的R[2]=0.812、F=29.12,显著水平为0.0000,进入回归方程的概率值为PIN=0.050。

上述公式说明贫困人口与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成负相关。也就是说,粮食产量越多,农业产值越高,发生贫困的可能性越小,只有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才有可能大幅度减少贫困;但耕地面积越大,农村劳动力越多,发生贫困的可能性越大。把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就是耕地面积相对较大但粮食产量相对又不高的区域贫困现象发生的概率很大。这种区域多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易于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而耕地的生产效率又相对低下的区域。我国的西部地区都属于这一类别的典型。

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减少速度较慢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从大的背景来看,西部地区在国家政策和市场化改革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国家在改革以后赋予沿海地区许多优惠政策,而西部在国家政策包括投资中的地位相对降胝。当然,西部工业化推进的速度明显较慢,也有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的因素在内。二是受比较利益和人为制造市场投机风的影响。使西部地区相对紧缺的生产要素大量向沿海地区流动。这在90年代初沿海经济过热阶段尤其是股票、期货、房地产投机热时表现得最为典型。主要是因银行存款得不到有效利用,80年代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货款通过银行中介流向沿海地区。1983年底,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四省区银行存款累计达133亿元,货款仅87亿元。形成46 亿元的巨额上存资金,占其存款余额的34.65%,相当于当年中央财政补贴的1.3倍。90年代时不发达区域的资金又通过投资、拆借、彩票、集资、股票等多种形式流向沿海。据估计,仅1992年的流失量就多达数十亿元,其中青海省外流约3~4亿元,甘肃省外流达24亿元。不仅如此,与沿海相比,西部在旧的产业分工中处于提供原料和原材料的地位,这类产业在国家价格改革中属于放开较晚、价格和利润较低的行业;而能带来相对较高附加价值的加工工业在国家的分工体系和市场竞争中则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西部仅为后者的扩张提供市场。这种商品交换关系造成西部地区的利益受损。除此而外,“孔雀东南飞”,还有大量的人才从西部流到沿海地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与官员都认识到,资金、人才都是西部所缺乏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的大量流失对西部的发展不利,对西部的扶贫也自然不利。三是在扶贫中存在资金没有到位的现象,据估计,在目前的扶贫中有大量的扶贫款项被挪用、挤占甚至被贪污。据有关学者对于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典型调查,中国反贫困资金的漏出量占总投入的比量不低于50%,甚至可能高达70%,四是扶贫项目选择的方式不尽合理,而且存在着只重投入不重产出的倾向。在以往的投资中,由于相信无工不富,大量的投资流向工业项目,但许多此类项目缺乏市场前景而且缺乏良好的管理和技术,结果形成大量投入资金的无效沉淀。陕西省1994年扶贫货款用于县乡工业的比重约占80%,用于种养业的仅占20%。五是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好转,一些地区甚至有所恶化,旧有的粗放式掠夺性的生产方式仍在一些区域存在。在宁夏南部,近年来发生滥采甘草事件;而在一些牧区,种植业又大面积兴起。这些,都引起了土地的明显退化,对西部的生态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六是由于贫困地区并未摆脱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较大,因而遭遇自然灾害时,返贫现象相当突出。1990~1993年期间,四川涪陵地区接连遭受干旱、低温多雨的影响,许多脱贫人口又返回贫困状态。

三、对西部的反贫困战略的几点浅见

根据我们对西部贫困问题的分析和前人的一些研究,我们认为在西部的反贫困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深化农村的经济改革 1979~1985年中国的贫困人口由2.5 亿减少到1.25亿,减少了一半,其中主要得益于农业改革所造成的利益激励机制。中国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5%以上,而人口只占全国的22.86%;尽管土地质量较差,但人均土地面积较广,有大量的荒山、荒坡、荒滩、荒地、流域、坡地有待进一步治理和合理利用,仅宜农荒地就占全国的44%。如果将这些有待开发的土地以承包、承租,或者拍卖的方式交给农村居民,并根据土地的类型规定其利用方向,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并坚持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将会极大地调动农民经营土地的热情。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家庭收入,而且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各级政府应该切实为农民提供服务,用合同的形式保障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为农民提供种子、化肥、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政府不得随意更改合同内容或者在农民的经营进入收获期时单方面撕毁合同,不得侵犯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对于西部的贫困地区来说,这应该视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体制推动。

2.鼓励国内外的企业参与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扩大西部的对外开放 贫困区域的发展,与整个西部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国内买方市场形成后,国家为了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已经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尤其重视西部地区的建设。而西部地区有相对比较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宜农荒地和多种矿产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如果有进一步的政策支持背景的话,西部地区对于国内外的投资者应该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如,近年来西北各省区积极发展与中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联系;西南的对外开放更早,与周边国家发展了多年经贸合作。

3.加强对国家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 要提高资金流动的透明度,使扶贫资金能够集中投向贫困地区,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各种截留、滥用、挪用、贪污资金的行为。

4.扶贫工作要根据各地区特点,选择合理的投入方向 除了那些能够利用当地资源的初加工工业外,原则上不鼓励贫困地区发展工业尤其是技术条件要求较高的工业,而应该大力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及相关的下游产业和服务业。对于那些自然条件恶劣不适于居住和生存的贫困地区,可以采取迁庄移民的方式整体搬迁。甘肃定西、宁夏西海固和广西的一些区域,已有数十万人搬迁。

5.合理分流贫困地区的劳动力 贫困的存在与劳动力在产业和区域两个方向上缺乏流动有关,只有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才能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可以考虑通过一定的途径向发达区域甚至于发达国家输出种植业、建筑业等方面的劳动力。另外结合国家对于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吸收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参与建设。此外应该鼓励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发展商业、运输业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

6.积极发展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医疗事业,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7.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数据管理,对弄虚作假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要防止两种倾向:故意低估贫困人口数量,将其作为领导人显示政绩的一项标志;高估贫困人口的数字,以争取国家和社会更多的支持。

标签:;  ;  ;  ;  ;  ;  ;  

西部地区反贫困与经济发展_贫困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