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形象——舞蹈形象——芭蕾舞剧《安娜#183;卡列尼娜》观后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娜论文,形象论文,舞剧论文,观后感论文,芭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州芭蕾舞团来首都初次亮相,可以说是一炮打响,在艺术界和广大观众中获得了普遍赞誉。他们演出的大型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中国芭蕾舞剧《兰花花》、古典芭蕾舞《巴赫塔》、现代芭蕾《拉赫曼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体现了该团在剧目建设上的远见卓识:即以古典芭蕾做为基础,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养料,追求芭蕾舞的中国特色,使芭蕾艺术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我们从演出中感受到一股强烈的青春气息,这不只是因为演员都很年轻而备显朝气蓬勃,更加可贵的是认真严肃、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感动了观众。广芭的活力主要来自改革的精神,它做为广州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致力于改变旧体制的弊病,引进竞争机制,注重剧目建设和培养人才,建团两年来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安娜·卡列尼娜》的成功上演,集中展示了广芭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可喜可贺。
从文学名著改编,是舞剧选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拓宽舞剧艺术题材的广度,加强舞剧艺术表现的深度。因为文学名著大多出自不同时代文学大师的手笔,而且都是经过时间考验,受到广泛欢迎的传世之作。它所塑造的生动形象早已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所以能够给舞剧艺术的创作者在历史、生活、形象等方面提供丰富的灵感和想象。在芭蕾舞的发展历史中,很多文学名著都已成功地出现在芭蕾舞台上,曾经先后在中国上演的《巴黎圣母院》、《泪泉》、《奥涅金》、《乡村一月》……从不同角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文学形象——芭蕾舞形象能否获得成功,主要从两方面加以审视,第一是要体现原作的精髓,包括思想主题、时代特点、风格样式、人物形象等方面;第二要充分发挥芭蕾舞艺术的表现特征,包括芭蕾舞的表现手段,也包括音乐、舞台美术的综合艺术手段,一般总要浓缩情节、精简人物,充分展示芭蕾舞艺术特有的魅力。舞剧《安娜·卡列尼娜》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安娜这一形象的塑造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安娜的生活、恋爱、抗争和死亡的故事几十年来激动着读者。在安娜与当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虚伪、卑劣和残酷相抗争的恋爱悲剧中,可以看到她心灵的光辉和对一种道德理想的追求。如何透过安娜充满女性魅力的风姿去表现她精神上美的力量成为舞剧编导的首要任务,应该说七段双人舞的设计体现了编导的艺术构思,比较完满地塑造了安娜的不平凡的性格特征。
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初次相遇,离开时男、女主人公的两次回首凝视不能简单地视为一见钟情,做为“彼得堡花花公子的一个最好的标本”的渥伦斯基,当然会为安娜的美貌所倾倒,当时的安娜则处于不同的心境,更多地是对眼前的这位可爱、和蔼的显贵的一种好奇心。在溜冰场的双人舞中,安娜面对渥伦斯基的求爱所表露出的惶惑不安也是恰如其分的,是符合人物的情感逻辑的。在接下去的情节发展中,编导设计了三大段双人舞——花园中坠入情网、舞会上翩翩起舞、幽会中的热恋,这是全剧中最精彩的三个舞段,极其生动地描述了男、女主人公情感的发展历程,很多极富表现力的舞姿和造型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很欣赏第三段双人舞的艺术构思,它从渥伦斯基的独舞引出安娜的快速旋转,在充分渲染的热恋的双人舞之后,落笔在床边情意缠绵的哑剧表演中,生动地表现了从未品尝到爱的愉快的安娜,如何忘我地陶醉在汹涌澎湃的情涛中,正如原著中安娜把这种情感比做“蔚蓝色的云雾”,她把渥伦斯基理想化了。
渥伦斯基并非安娜想象中的英雄,他与当时上流社会的很多年轻贵族一样,追求享乐和虚荣,在他看来爱情充其量只不过是情欲而已,他为失去了的功名和社交自由而感到苦恼,甚至感到安娜的爱会成为他前途的障碍,于是开始厌倦枯燥的幽居生活,对安娜疏远起来。舞剧第二幕同时表现了安娜对儿子的思念,她的新生活使她和儿子疏远了,儿子已成为她和渥伦斯基关系中的障碍,形成了爱她的人与她所爱的人之间悲剧性的矛盾,她一心一意渴望与儿子见面。第二幕中的双人舞已明显失去了往日的热情,象原著中所写的,安娜从渥伦斯基脸上看到了她最怕见到的“严峻的、冷酷的表情”。编导在结构中的四季变化,既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又为人物情感的发展提供了不同色彩的背景,是很有创意的。
舞剧第三幕是全剧的高潮,安娜继续着对上流社会的抗争,可怕的孤独加深了她处境的悲惨,好象整个社交界都在谴责她,几组简练的舞台调度表现得十分清楚,当舞台上只剩下安娜独自坐在软椅上的时候,观众可以感受到安娜此时的心态,她多么希望她所爱的人能在精神力量上向她伸出援助之手,遗憾的是在斯捷潘的劝说下,渥伦斯基才来到她的身边,在最后这段双人舞中,安娜察觉到渥伦斯基的冷淡,识破了他的动摇,确信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挽回渥伦斯基的爱情,她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舞剧在表现安娜与儿子会面的一场戏中,编导只是用一般的哑剧手法来交待情节,这是很大的失策,应该紧紧抓住人物的内心情感加以充分渲染,为悲剧性的高潮做充分的铺垫,在原著中安娜与儿子秘密会面的那个场面是十分激动人心的,舞剧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感人程度,最后跳下路轨也处理得过于草率,没有形成悲剧性的高潮。渥伦斯基和儿子是安娜精神上的两根支柱,当这两根支柱断裂的时候,安娜意识到一切全完了:“一切都那不公,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邪恶……”,她只能以死来抗争,以摆脱上流社会所加强给她的屈辱,应该调动舞剧艺术的一切手段,使安娜在一种高昂的情绪状态中濒临毁灭,引起观众的强烈的同情,而这正是舞蹈特长得以发挥的最好时机。
出乎意料的是,在形形色色的观众反映中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舞剧中的安娜是一个感情轻浮的、对家庭缺少责任心的女人,因而产生了对安娜的丈夫——卡列宁的同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值得认真思考,可能这部分观众不了解文学原著,对舞台上的直观形象产生了误解,也可能恰好击中了舞剧在改编中的不足之处。如果从这一方面进行推敲,我认为舞剧编导者对卡列宁以及他和安娜的关系没有给予足够的笔墨。安娜与卡列宁的结合,是由抚养她长大的姑母所安排的,这在当时社交界是典型的,没有爱情的买卖婚姻。对于比卡列宁小20岁的安娜,结婚等于家庭的牢狱、精神上的禁锢。安娜在谈到和卡列宁的婚后生活时说:“八年来,他摧残我的生命,摧残我的一切东西……他动不动就侮辱我,而自己却洋洋得意。”安娜渴望精神自由的性格与卡列宁僵冷死板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卡列宁认为:夫妻间的关系不可能只取决于感情,即使没有爱情和信赖,也应当保持一切外表形式。而这一切为安娜所厌恶,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如果舞剧作者在一定的篇幅中,把卡列宁对安娜精神上的摧残给予适当表现,那么,安娜与卡列宁的决裂以及对真正爱情的追求也就容易被观众所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