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论文_唐保桂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 江苏 兴化 225700)

【摘要】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4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和对照组(仅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通过巴塞尔指数(Barthel 指数)、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并没有明确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尤其是研究组患者下降较为突出(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7%)相对于对照组(75%)明显偏高(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 脑梗塞;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11-02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不仅容易复发,而且死亡率比较高,该种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症状,进而造成脑组织软化或者局限性缺血坏死[1]。该种疾病的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群体,往往表现出失语、四肢瘫痪、意识模糊、晕眩以及癫痫等症状,甚至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颅内压升高、水肿以及昏迷等一系列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为了分析脑梗塞患者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比分析了我院48例脑梗塞患者分别采用阿司匹林以及联合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入选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脑梗塞患者,同时排除了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现将我院48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研究中男7例,女17例;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56.6±8.1)岁。对照中男5例,女19例;患者年龄40~77岁,平均(57.1±7.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并没有很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每次给予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每天1次,连续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每次给予50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每天1次,连续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方式

通过巴塞尔指数(Barthel 指数)、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变化。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经过治疗后完全消失,肌力、神经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相对于治疗前改善率介于70%~90%左右。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都有所改善,然而仍然存在部分功能障碍,相对于治疗前改善率介于30%~70%左右。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恶化,相对于治疗前改善率低于30%。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软件选择SPSS 21.0,通过χ2检验计数数据,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以及NIHSS评分变化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 指数、NIHSS评分并没有明确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尤其是研究组患者下降较为突出(P<0.05)。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脑梗塞患者一般都是休息、活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病,发病几小时后患者病情飞速发展,表现出共济失调、面部或四肢偏瘫、失语等一系列临床症状[3]。患者出现局部性脑缺血的过程中会增加体内自由基,这样可能会影响到细胞膜上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使脂质出现过氧化反应,导致机体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坏,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4]。很多脑梗塞患者往往会并发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临床治疗脑梗塞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恢复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脑缺血部位血液循环。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其属于一种乙酰水杨酸,可达到解热、镇痛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适用于发热、感冒以及头痛等症状,而且也适用于脑血栓、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心肺栓塞等疾病[5]。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患者的基本机制是抑制环氧化镁生成,抑制血小板集聚,从而尽可能减少血栓。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因为血小板集聚造成的心脑器官功能障碍和其他动脉循环异常等治疗中,该种药物一方面对血小板集聚有明显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也可防止血小板受体和二磷酸腺苷结合,破坏纤维蛋白和糖蛋白的结合。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6],氯吡格雷对脂质细胞、斑块中巨噬细胞产生会产生强效抑制作用,这样会使平滑肌细胞量增加,帮助稳定斑块,防止斑块出现破裂。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 指数以及NIHS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有一定改善(P<0.05),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6.7%,这和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相符[7]。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患者,一方面对血小板集聚及活化产生强效抑制作用,同时对血栓产生及进一步发展具有强效抑制作用,改变患者体内血流状态,促进恢复受损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许风雷,李翠萍,热依汗,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32-33.

[2]许风雷,李翠萍,热依汗,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19(01):158-159.

[3]曾颖,许姿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14,13(03):133-134.

[4]许风雷,李翠萍,热依汗,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32-33.

[5]张东亚,胡亚妮,姜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98例疗效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9(2):7-8.

[6]张陶莉,张春晓.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4):359-361.

[7]张太平.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8):133-134.

论文作者:唐保桂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论文_唐保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