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_地理论文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学科论文,地理论文,核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教育部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强调修订工作要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增强课程标准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可操作性和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

      2014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陈澄教授在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综合学术年会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情况,同时简要说明了对于中学地理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部重大课题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目前,关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已经展开。本文结合一线地理教学的实际,依据地理学科教育、教育心理学,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理课程相关研究,就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和培养作以探讨。

      一、国内研究现状

      1.教育心理学者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观点

      (1)教育心理学与地理教育教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主要任务是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着重研究学习理论,尤其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纵观国际国内的教育教学改革无不是以心理学,而且主要是以教育心理学为支撑的。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长期以来,在地理教育教学研究中,经常过多关注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地理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和地理教学方法,忽视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缺少教育心理学和地理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教育心理学对提高地理教师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教师业务水平,具有实际意义。它可为地理教学提供认知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帮助教师预测、干预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能更主动地、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质量,并引导和帮助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

      (2)教育心理学与地理教育教学的观点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研究,教育心理学者的观点值得学习、思考和借鉴。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首先,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其次,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表现出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最后,核心素养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的发挥具有整合性。[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核心性、个人性,同时具有社会性,其作用特点具有整合性。

      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申继亮教授认为,各学科需要根据本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结合本学科的学科内容与特点,提出该学科实现本学段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同时,在制定各学科课程标准时,也需要把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要求与各学科的内容特点相结合,凝练出学科素养。[1]

      国家督学成尚荣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与把握应关注“三个基于”:①基于学科特质;②基于学科核心任务;③基于学科的实施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质是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同时学科核心素养、核心任务要求有适应的学习方式。[2]这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殊性。

      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论述了核心素养与教育目标、学习结果的关系。他认为,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时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教育心理学者关于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学科教育目标、学习结果的关系的研究,从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上揭示了核心素养、学科素养的意蕴,为地理学科探讨核心素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2.地理教育学者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目前,对于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地理学科能力及其划分等,地理学界尚未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学科能力是构成学科素养的基础。地理学科能力是学生基于地理学科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及技能,并且运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具有明确的学科属性。地理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地理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3]袁孝亭教授、王向东教授提出,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简单预测能力,地理信息加工能力,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成地理学科核心能力。[4]

      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总主编韦志榕从地理教育历史研究的视角,通过对我国近代百年地理课程文件、地理教科书进行梳理,寻找地理教育的“基因”,认为“地理位置”“地图”“区域及区域间的差异与联系”“地理思维能力”“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际视野”“人地协调”“审美欣赏”等,是我国近代以来地理课程文件、地理教科书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并以“知识概念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进行了分类(见下表),从教材的角度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做了基础性的实证研究。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地理教育应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信息能力(收集、处理、分析、评价地理信息)、表达交流能力(口头表达、文字表述、图解表达)、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安全等广泛的项目上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从培养现代公民的角度,阐释了地理素养的培养目标;强调了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信息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表达交流与欣赏的意义。

      《美国新科学教育标准》(2013年),美国《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标准》(2012年版)、《澳大利亚F-10课程:地理》等均强调对不同学段学科核心概念、核心知识、学科能力和价值观的关注。

      我国现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地理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如地理学传统(空间传统、区域研究传统、人地关系传统和地球科学传统等)、地理事物的尺度(时间和空间)、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以及地理教育的国际比较、学科教育教学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等内容的表述,为研究者讨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提供思路和依据。

      东北师范大学张家辉博士,吉林省教育学院张连彬老师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第5期的文章中,分别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方式、确定依据、基本内涵,构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实现等,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共同表达了对人地观念、区域认知和地理工具的关注。此外,张家辉还强调了空间能力、过程解释、尺度关联、家国情怀和地理表达的意义。

      地理教育学者从学科角度,对地理素养、地理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地理教材研究者关于我国近代以来地理课程文件、地理教科书关键词汇的研究,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提供了实证;我国现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构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不同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铺垫;《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等则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教育背景。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在教育心理学者和地理教育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笔者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观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关键的、必要的共同素养,是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的发挥具有整合性。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应由空间与表达、地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这四方面构成。

      1.空间与表达

      空间与表达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各类不同的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重要的学习和表达工具,具有获取和表达地理信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等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图像的语言,获取、加工和处理地理图像信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阅读、分析、绘制地理图像,形成地理事物空间(地理位置、空间分布)认知能力、地理图像(景观)判读能力、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结构)想象能力、地理信息加工(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空间与表达”突出体现了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同时,“空间与表达”还强调“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重视地理空间信息判断和分析加工的直觉和速度。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提出地理问题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合作与交往能力等,并且“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学表示法、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及空间思维去理解和交流信息。”[5]

      2.地域认知

      地域性是地理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总是发生在具体区域。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区域自然与人文特点,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区域之间存在区际联系。

      地理学科核心能力体现对学科本质的认识,这些能力无一不与地域认知发生联系。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区域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要能认识和阐述地理事物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进而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体现地域认知的具体要求。

      3.综合思维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环境要素的复杂多样性,不同区域及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形成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则构成地理学另一个显著特点——综合性。

      综合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能力之一。综合思维体现地理学认识事物的方法。综合思维表现在学生面对自然环境诸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等复杂关系,体现出地理思维的综合性,这些地理思维活动经常表现为空间、联系、批判、综合、评价、创新等品质,在特点上表现出地理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对地理事物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测,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形成地理综合(整体与差异、空间联系与发展)分析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能力的核心,综合思维是地理思维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

      4.人地观念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人地观念指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自觉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并能依据正确的人地观,自觉判断和认识地理现象和社会问题,规范、判断和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人地观念突出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不同学段的始终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整个中学阶段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要贯穿不同学段的始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根据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把地理核心素养(空间与表达、地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具体到各个学段,即根据高中和初中学段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及水平,结合两个学段地理学科内容与特点,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目标,形成初中和高中学段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并且做好两个学段核心素养目标的纵向衔接,这是地理核心素养最终落实和培养的关键。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教育评价的依据,是对中学地理学科建设具有全局意义、影响深远的顶层设计。地理课程标准应当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要求,建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可根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要求、高中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及水平,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落实在普通高中地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中。同时,在将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中。

      在修订《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时,要做好初中和高中学段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纵向衔接,以及与相关学科,如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横向协调配合。两个学段的地理课程标准要引导教师依据相应学段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从地理教科书编写层面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对实现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布,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地理教科书编写要根据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

      根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对现有地理教科书依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习内容后应达到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进行梳理。在现行教材较好体现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系统设计,逐步完善教科书的教材结构、内容编排、编写体例、呈现方式等。在教材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中,通过对内容的重组整合,提供不同类型的图像和材料,结合地理问题,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地理空间认识与表达、地域认知、地理综合思维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意识和家国情怀相联系。

      同时,教材在活动设计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在地理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活动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地理基本原理与地理规律,描述和分析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有关地理问题。

      3.从课堂教学看,注重知识、技能的习得和内化,凸显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多样的,主要包括地理课堂教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和地理教育评价等方面。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在不同的学段,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均应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基本认知开始。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说理”,实现由直观感性认知地理事物到对地理事物背后“理”的认知。在对不同地理事物的“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图像工具、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地理地域认知;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进行地理交流与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人地观念的培养,实现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体验、感悟情感态度,并内化为正确的人地观念思想,逐步形成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

      结合地理教育评价,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努力实现教育增值。探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方式和手段的多元化,倡导评价的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尝试测量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状况,区分不同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差异,并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和措施。

      此外,还可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例如,结合开设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标签:;  ;  ;  ;  ;  ;  ;  ;  ;  

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