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课堂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政治课堂凸显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就和谐课堂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和谐课堂;教师;学生
如何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课堂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政治课堂凸显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就和谐课堂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和谐课堂是人们长期探索的教学理想
从和谐的字义来看,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无冲突之意,和谐课堂就是让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助合作,融洽相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与教材之间相协调配合,达成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就是要营造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追求民主、平等、有序、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动态的、互动的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阵地。因此,思想政治教师一定要增强自身的魅力,把爱心,微笑,趣味,鼓励带进课堂,增强自身的亲和力。
三、构建和谐思想政治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1.生活性原则。理论是灰色的,唯生活之树常青。新课程呼唤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让政治课回归生活。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背景中,使之对学生有意义,而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指学生的生活的实际。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程内容中引入生活案例即情景导入,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政治课教学生活的基本步骤可归纳为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这样系统的循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可以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视野开阔。例如,在讲到生产和消费关系时,笔者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上个世纪七八时年代,看到电视中的一些外国人打传呼机、手机,非常方便,自己有一台多好啊,但在那时的中国,作为平民百姓能拥有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整合性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此,思想政治教学实践过程应注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要明确政治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要重视教材。另一方面,又必须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必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教材、影像、图片、新闻、实物等素材,借助多媒体的形式使课堂丰富起来,也可以整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成为连接种种课程形式和课程要素的桥梁。
3.目的性原则。良好的思想政治课堂必定是和谐的课堂,应该围绕“三个激活”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即激活教学内容,激活课堂的主体学生,激活教学的主导老师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要把书本相对枯燥的内容与学生关注的知识相结合,用生动的语言艺术,如“美国经济一感冒,全球经济要打喷嚏。”等生动幽默的语言来激活教学内容;用鼓掌,表扬,赞许的眼光等激励性的方法以及通过教师讲得少,讲得精,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多参与来激活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教师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整合各种资源,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激发自身的积极性。
4.互动性原则。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于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1.做到学生与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和谐。新课程呼唤新理念,课程改革呼唤学法的创新,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学生为主体,关键要做到学法的创新,即做到学生与政治课教材的和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利用思想政治课本,学会学习,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学会认知强调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各种学习方法。如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做到学生与政治教材的和谐。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政治教材,列出每堂课的预习目标,学生要根据给出的预习目标,预习课文。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情境探究,把书本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第三,学生要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相结合,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政治教师要点拨学生掌握思考的关键,促进学生提高迁移能力。如新教材经济生活在说明“影响消费的因素”时先举了日常生活中居民消费变化的三个镜头,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然后引出知识点,并将经济观点阐述于经济生活中。学生只有了解书本提供的知识探究的平台和路径,才能引起思维碰撞,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从而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
2.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一堂和谐的思想政治课,不仅是学生的享受,对政治教师来说也是一种陶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爱心,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中的第八条是这样写的:“不要和学生过分的亲密,但态度要友好,记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而不是过于随便。”而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丧失了教师应有的尊严。一味的“蹲”下身子,和学生零距离,一厢情愿地改善震撼不了学生的心灵。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精神的儿童。”在课堂上,富有使命感、责任感、时代感的思想政治教师特别要做到以人为本,创设民主,宽松和和谐的学习环境,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把复杂的问题生活化,简单化,设置悬念,在情境冲突中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等,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双方都有所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史时刻和共创的美好体验,看成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3.做到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和谐。思想政治课本是师生都拥有的主要文本材料,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依据,是传授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媒介;是学习的引子、例子,是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载体。所以,教师要从教材整体上把握教材,从宏观和微观上全面深入的剖析教材。当然,教师的教学要注重教材但不能仅局限于教材的范围内,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实现课程功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
首先,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在体系上,结构上加以把握,这是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找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即事例,设置问题情境。
其次,教师要有高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传统教学中,经常提出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我们要提出,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池水,而且必须是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否则就会贫乏、落后,无法与学生交流,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在讲到文化生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我们学校的五十六岁的老教师主动去校图书馆借了《我国的佛教》《我国的京剧》进行阅读,这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此,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反思者。教师的反思,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及课后反馈着手,在“思”中学习,在“改”中探索。经验+反思=成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让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使思想政治课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围绕教学目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努力做到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材的和谐,构建和谐课堂,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礼泉县实验初中 713200)
论文作者:虎亚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和谐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教材论文; 政治课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