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入职适应的个案研究——从幼小衔接的研究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教师论文,学前教育论文,幼小论文,个案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方法的选用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式,以“典型个案抽样”策略,选取研究现象中那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个案,目的是了解研究现象的一般情况,它不是为了将其结果推论到从中抽样的人群,而是为了说明在此类现象中一个典型的个案是什么样子的。故此,本研究选取的是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典型性”个案,选取了B幼儿园优秀教师A老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获取资料,深入教育活动现场进行观察、深度访谈及对教学反思进行文本分析,在经研究者整理后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呈现。
二、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入职适应的叙事
(一)备考入职——艰难适应
我妈妈是B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者,大学本科毕业后,我在一家私立英语学校从事了两年的小学少儿英语教学工作。因推广教材而在幼儿园进行了初次的教学活动,并且受到好评。出于想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想法,我决定参加市幼儿园的招聘。因为是非专业的,考试之前在五项技能上我日夜苦练,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幼儿园。刚入园我被分配到了学前(四)班,我跟班的彭老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当我真正进入幼儿园之后我发现自己真的是身心俱疲。这一年是我最艰难的一年,由最开始的不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到设计组织活动,到代表参加各项比赛,我一直在不停地学习。彭老师作为我的第一任师傅,凭着她丰富的教学经验,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在她的帮助下我不断地反思、总结,在教学上进步很大。而各项比赛让我本不扎实的基本功也上了一个台阶。这一时期我把压力化为动力,渡过了所谓的艰难的入职“适应期”。
(二)不断修炼——成果渐显
在学前班呆了一年之后我又被调到小班任教了一学期,小班的主班姚老师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但她却不怎么管事,这恰恰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因为我也是第一次教小班,从姚老师身上我也学到很多。园长为了让我们园实现特色突破,想把幼儿双语作为我园的特色,决定让我来担任全职的英语教师。为此我还被派到武汉学习,之后还在各班实施课程。但由于幼儿园英语师资匮乏加上语言环境不够,实施了一学期就停下来了。但恰恰是这短暂的一学期让我跟园里各班的老师都混得熟,对园里各个班的运作也有了清楚的了解。让我对各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三)成为主班——硕果累累
2007年下半年正好赶上了我们园的又一变革,我们园的老师实行“自由组合制”,我成了中班的主班,配班依然是谢老师。做了主班之后我的担子重了很多: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家长工作还要领导班上其他老师。谢老师也刚入园不久,但她是本专业的,虽然是我带她,但有时候我也可以向她学习。我们接手的班常规不好,我们先从常规抓起,接着抓教学。通过努力付出,我们班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而且我的工作也得到我们班家长的大力支持,这对我接下来的工作也是一大鼓舞。2008年上半年,省示范性幼儿园验收,验收时我的课得到专家的高度好评。验收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更想提升自己。做了主班后我陆续被派出去学习过几次,每次学习都有很多的收获。
三、关于本个案的分析与思考
入职适应对于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来说,就是不断融入幼儿园组织且作为有意识的个体,有选择地内化社会规则及其行为方式,并养成各方面专业素养的过程。这一过程呈现出的规律性,用直线或圆形等简单线条是无法表示其全部复杂性的。然而研究者希望这一个案的呈现能引发研究者、被研究者以及读者对于自身入职适应的反思。
(一)把幼教当事业而不是当职业的那份追求
纵观A老师入职适应的整个成长历程,她由一名英语老师转变成幼儿教师,很多人可能都认为她不值得。但笔者通过对她的了解发现,A老师从不认为自己做幼教是件憋屈的事,她认为自己在从事一份有着神圣使命,给孩子的一生都带来影响的工作。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程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分析了教师的三大类角色:“教学与行政的角色、心理定向的角色、自我实现的角色。”林格伦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自我实现的角色”就是教师最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为此,A老师把幼教当事业而不是职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内心激发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个人生活史的影响
教师个人生活史就是“关于教师个体教育与生活的历史,但它不是孤立的零星的个人记忆,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情景里,教师在其生活与教育中所发生的事件和经历”。而对新教师来说,他们在入职适应的初期将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更需要他们去适应学校系统,更需要学习以及应对因自己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不足等带来的一些适应问题。对本研究中作为一名普通却独特的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来说,童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一些成功和失败的经历等都对她个人的入职适应,包括她所经历的压力和困境以及这一阶段的专业发展有较大影响。
A老师从小就在教职工家庭中长大,从小就在各方面表现很优秀,虽然她是非专业的,但在五项技能方面表现很突出,尤其还有画画的特长,这成为她的入职动机之一。同时她性格直爽、急性子、好胜,也对她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成就感、适应环境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并且促进了她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意识的觉醒以及作为独立个体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的追求。
(三)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支配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是幼儿教师真正实现专业发展的动力基础和前提。
A老师从入园起就一直在不断地从理论上和技能上充实自己,用她的话说就是自己寻求专业上的指导,她非常关注学前教育领域内的新的教育观念,一直坚持订阅学前教育类杂志,在她的教学笔记中我看到几个她运用书上学到的教育智慧成功解决自己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难题的事例。在专业技能上她也从未放松,我在她们班实习的时候,她经常下班后还在练琴。她给了我三本厚厚的教育笔记,这也许就是她成长得快的原因吧。我问“园里有没有经常给你们非专业的进行培训”,她说有,但作用不是很大,她觉得自己寻求专业上的指导,实现专业自主发展是最重要的。她刚开始跟彭老师学习的时候也是如此,彭老师也只是作为领路人,教师要想有自己的特色,要靠自己不断摸索学习。正是A老师的这种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让她在入职适应之路上走得更好。
(四)互听互评,同伴交流进行促进
同伴交流也是新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活动中,不同教师必然会碰到一些共性的问题,相互交流,可以共同分享收获。在一个教师群体中,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对于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有利的。研究表明,同伴交流对于获取有效的教学资源,掌握新技术手段尤为重要。新手教师应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或学习活动,乐于交流。
从A老师的叙述中我们了解到同伴之间的听课评课,同伴之间的交流为她的入职适应尤其是在教学上的进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刚入园时的她什么都不懂,在上课教学上老教师、骨干教师给了她很多的指点和帮助,她有什么想法也主动跟其他老师交流,每次的教学研讨她都能学到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在验收的那段时间,大家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群策群力,真的让她进步很大。同时她发现自己与专业生还是有一定差距,更让她有了进一步成长的动力。
新教师的入职适应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转变的过程,通过对非学前专业幼儿教师入职适应过程的叙事研究,探析影响非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入职适应的影响因素,发现把幼教当作事业而不仅是当作职业的这份追求是教师入职适应的先决条件,教师的个人生活史为教师入职适应奠定了基础,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同伴交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