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论文_朱宇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论文_朱宇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省 合肥市 230061)

摘要:本文从思政工作者视角出发,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新内容,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三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维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路径,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精准育人,使青年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为谁培养人

当前的在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创者、建设者和见证者,应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新时代,高校正经历着教育深化改革阶段,坚持不懈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始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高等教育工作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和使命,要有自信、有底气、有能力让学生真信、真学、真用,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为中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精准育人。

二、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人

(一)有理想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灯塔

如何预防青年大学生精神上缺钙和如何帮助青年大学生补“精神”之钙,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日常工作中其实不难发现,受社会环境、网络信息等多元因素给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入学后面临的许多人生困惑,归根结底是由于没有坚定理想信念。可见,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人们向既定的目标努力奋斗,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思政工作者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正确树立道德、社会、职业、生活等方面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标,同时,要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人生理想。

(二)有担当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脉搏

青年大学生是最能够捕捉时代发展脉搏、最具创造力和发展潜力群体。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栋梁,是重要而又特殊的责任主体,应有着广泛、艰巨、深远的责任担当。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历史使命。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要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多个维度进行考量。思政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学生居安思危、心怀国家、勇于担当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将担当意识内化为精神品质,外化为行为习惯,强化实践养成和社会服务,积极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在实践中提升使命感,实现人生价值。

三、新时代高校怎样培养人

(一)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施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者需适应新时代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营造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充分尊重、理解、关爱学生,重视学生人格品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围绕学生需求、贴近学生实际、服务学生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能力、助推学生发展,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两个基本点:理论与实践相互联动的动态发展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将政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理论,并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和头脑,因此,要敏锐地把握学生认知活动的状态和实现灵活应变的教育方法,及时把国家的大政方针融入日常教育中,采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弘扬主旋律,努力用学生关心关注的“身边事”讲好“大道理”,讲透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凸显中国特色,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果传播好,让学生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宏观实际,揭开现实问题的能在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

(三)三个维度:提高精度、挖掘深度、拓展宽度

1、因材施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度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受到了多元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性信念模糊、责任意识淡薄、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因此,思政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落细、落小、落实,要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基于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从身体健康、理想信念、心理健康、素质拓展等方面提炼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核心素养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策,使教育内容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精准推送到每位学生。

2、以文化人,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当前我们面对着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色。在这样复杂变动的国内外环境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引领作用,使之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使学生主动接纳和认同主流价值观,增强价值判断力,增进情感认同,振奋精气神,使学生在文化的滋养中提升自身认知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这对于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3、兼容并包,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宽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政治态度、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是形式要“活”,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在尊重学生认识差异的基础上,借助学生喜欢的社交、娱乐、语言和学习方式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包容多样,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二是内容要“活”,将校史资源、专业特色、学科资源和思想引领有机融合起来,把讲道理和讲故事融合起来,使学生听进去,能走心;三是管理要“活”,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善于借助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推动传统优势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整合线上教育资源,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

新时代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思政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明德修身、凝练气质、精通技能、培养能力、勇于担当,意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事业中承担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大责任,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内在驱动力,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丽萍,牛志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

作者简介:朱宇(1988.04-),女,安徽凤台人,硕士研究生,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朱宇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论文_朱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