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园林设计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海绵城市的理念对景观建设起着奠基作用。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研究城市海绵概念对环境的影响迫在眉睫。根据中国园艺的最新要求,园林绿化应与园艺概念相结合。同样,生态基础建设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必须与景观设计相协调,创造绿色和美丽的生态城市环境。政府和公民必须为建设一个环保城市而努力,并认识到景观的重要性,让城市成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象征。本文首先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内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的原则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分析,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今后的专家学者研究相关的课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园林景观;实践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保护城市自然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城市向环境管理的先进理念方面的发展。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收集和使用天然雨水,清洁后处理。通过与排水系统的紧密配合,可以防治洪水,合理利用雨水,保护资源。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内涵
海绵城市的概念是城市概念的缩影,城市建设、建筑目标和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海绵吸收大量的水,可以变形、移位并应用于必要的场景。此概念表明,城市规划可以类似于海绵,其中,植被、湿地、肥沃的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可以储存雨水,并在必要时提取雨水,进行利用。它充分展示了沉积物渗透的影响,可以清理沉积物,并适应与自然元素相关的环境变化。大多数雨水都经由自然元素,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对生态环境非常有益。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能自然地转换雨水,还能适应当地条件,结合人工方法进行有效的排水控制。
2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的原则
2.1在园林景观中遵循基本的生态原则
在基于该原理设计景观时,有必要管理和控制生态,以恢复城市流动的原始条件。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改善原始条件,加强基础管理和保护,以刺激自然排水,进一步开发,最终保证自然的积聚和清洁效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工具和管理工具的支持,生态环境得到科学保护,改进了生态系统的自我改善功能。在园林的设计和建造中,要基于基本的生态原则,不能破坏原本的生态,促进城市发展。
2.2在园林景观中遵循相应的引导原则
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是将城市景观与城市的供水系统相结合。在这一概念的影响下,供水系统的改进和优化、科学的管理和控制城市污水和雨水,都对城市的环境改善有很大的影响,是一种自然环境支持下的自然疗法。
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实践
通过将城市景观规划与最小影响相结合,政府可以充分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规划和设计公园时,设计师必须考虑公园的特定生态设计,以保护现有的生物和自然资源。同时,有必要研究当地居民的重要需求,以满足城市环境的需要。
3.1在园林景观中渗透式路面建设
由于柏油结构,雨水可以渗透到路面的下层。这方面的影响通常不明确,但在雨季和大雨期间,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整体景观设计加强了公园中心铺设的道路,行人比较密集。路面可配置有使用可渗透的材质,以改善路面的排水能力。减少在路上的绕行时间,以便人们可以顺利骑行,在选择透气性支撑材料时,需要对景观区域中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质量控制。对于土壤和地质条件,应进行完整的分析,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3.2雨水湿地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雨林湿地经常被用来创造城市景观。雨水湿地与渗透池大小相似,但具有不同的功能,是一种调节和处理雨水的典型结构。它可以通过雨林和草沟等措施将收集的雨水集中处理,形成多功能雨水储存系统,以创造湿地景观。
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由人们创造和控制的湿地,与沼泽地类似。人为创造的湿地利用土壤、人工、植物和微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清洁和储存进入湿地的雨水(尤其是早期雨水)。该作用机制包括吸附、保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降解、转化、植物保护、残留物积累、养分吸收以及各种动物的作用。
自然和综合湿地都是整体生态系统,所有水生植物都可以在水中运输氧气,增加水的活动性,控制水污染,并减少有害物质。微生物可以减少沉积物污染。湿地的生态系统中,还有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昆虫和鸟类。湿地系统可以通过吸收有机颗粒来改善湿地的质量,这些有机颗粒可作为营养物被吸收,改良湿地的水质。
3.3在园林景观中提高雨水利用率
由于居住区的减少和空间不足,很难为雨水的疏散安装专用设备。尽管如此,优化内部布局、公园建设的雨水使用水平并未降低。在景观里,为了确保良好的储存水及其清洁,有必要合理选择植物的类型,清洁园林植物和雨水,并充分利用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浇水,有助于建立生态系统建筑。
3.4园林景观净化系统
从两个观点可以理解净化系统。一方面,雨水被收集并清理干净,另一方面,湿地经过人工清洁,主要通过进入土壤,并将其储存在溢流水箱中来清洁雨水。主清洁箱和二级清洁箱形成湿地清洗系统,主清洁箱清理未进入土壤的雨水,而二级清洁箱主要清理主清洁箱排出的水,并通过土壤渗透清理。
3.5 绿色屋顶
在过去十年中,追求高品质的建筑已经开始设计屋顶花园。与简单的绿色屋顶不同,规划者的兴趣逐渐集中于改善绿色屋顶对承重、防水结构的影响,并具有适当的坡度。绿色屋顶可以清洁和净化雨水。
3.6花园式绿地
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可通过热带花园的形式进行,使用建造海绵城市的概念来建造花园的绿色区域。可以在绿色区域收集雨水,并使用沙子和植物将其转化为凹形,进行收集。雨水可以用于园林植物的灌溉,景观水和净化水的组合可以达到指标,将雨水转化为地表水,达到完全回收雨水的目的,减少资源浪费。在特定的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园林等绿色空间的设计,并通过树木的景观设计方法进行补充。园林的发展相对不如周围景观的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池水可以连接到略微倾斜的道路,如将它建在绿色区域的旁边。因此,在雨季,花园式的绿色空间可将水注入游泳池。作为游泳池水景观的来源,为游泳池水景观带来特别美感,人们可以通过观赏花园景观的美丽,来增强生活的乐趣。同时,加强园林游泳池水生环境的设计和建设。在景观水域周围,排列着不同颜色的鹅卵石,使用美学设计使其与绿色水域的图案相协调。花园般的绿色空间和环绕着景观的游泳池中的水,为游客提供了壮丽的景色和视觉享受。通过将海绵城市的建设融入园林绿化空间的建设中,不仅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资源,还可以提高园林的整体美感。
3.7生态滞留区
生态滞留区是环境保护区的总体规划,该区域在技术上可以执行储存雨水、渗透或径流的功能。根据地理位置不同,生态滞留区可分为生态滞留区、生态树池和生态滞留池等。根据工程技术,生态滞留区对植物根系类型的技术要求较高,对土壤和技术排水结构有明确要求。
4结语
总的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城市景观设计的地理条件、总体结构和材料密不可分。政府正在利用它作为进行雨水处理的基地,从建设海绵城市的想法开始,改善城市生活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和谐相处。与其他景观和环境相协调,真正为花木的改善做出贡献,同时,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到可用性与概念相关联。
参考文献:
[1]董淼.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应用[J].四川水泥,2019(06):91.
[2]李龙,曹平伟,宋江爽.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J].现代园艺,2019(10):95-96.
[3]颜利民.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J].居舍,2019(08):116.
[4]仲子麟.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J].现代园艺,2018(24):108.
论文作者:刘宗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雨水论文; 海绵论文; 湿地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景观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