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集团的融资渠道亟待拓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集团论文,融资渠道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5.5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原国内贸易部重点科研课题“商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两大趋势,这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表象就是集团化和连锁化。商业企业集团以其自身的优势,在促进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活跃和稳定社会主义商品物资市场,实现国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注意到一些商业企业集团组建运行后,从表面上看商业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实质并没有产生明显的规模效益,原因之一是集团融资能力弱,借“血”不足,企业扩大规模所需资本增量无法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严重削弱了集团参与竞争的实力。笔者认为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功能,是商业企业集团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商业企业集团融资功能弱化的成因分析
商业企业集团是以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零售或批发企业为核心,以资本和契约为纽带,通过紧密、半紧密或松散型方式,把众多企业联结在一起的经济联合体。除了主营批发和零售业务外,有的还容纳了工业、饮食服务业、娱乐及房地产业,与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企业集团相比,其成员企业大多分布在流通领域。近年来,商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中国的零售市场已成为西方和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投资热点,随着一批著名的大型跨国连锁集团在我国落户更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我国商业企业集团虽有一定优势,但相当一部分规模有限,资本实力薄弱,在竞争中举步维艰。于是,商业企业集团纷纷涉足连锁经营,试图通过这一经营形成进一步提高商业组织化程度,扩大集团的规模优势,增强总体功能,这便是集团连锁化。同时,国内连锁企业数量迅速扩张,有条件通过内外扩展,左右延伸,组建以商业为龙头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连锁集团化。无论是连锁集团化还是集团连锁化,其目标是一个,向规模要效益。然而上规模的首要条件是资金支持,连锁经营从无到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一家连锁店的内外改造,少则需要几十万,大到需要几百万,而资金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集团走规模商业发展道路的瓶颈问题。分析其成因主要是:
(一)先天“发育”不良,后天机能失调。有些商业企业集团组建初期,政府或企业主管部门不是按照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依靠企业自身逐步盘大,滚动发展,而是盲目扩张,人为地“凑大”,或者把一些不相关联的企业,简单地划在一起,拼凑成一个集团,或者把一些负债累累,多年亏损的企业,硬是搭配给效益好的企业,靠行政手段“拉郎配”,造成企业集团内部产权关系不明,存量资产盘而不活,资本聚集有名无实。这种先天“发育”不良,必将导致后天“造血”机能失调,小资本无法带动和激活大资本。
(二)企业内部缺乏资本有效运营的内在动力,经营业绩不佳,规模优势难以发挥。有的商业企业集团或出于长官意志,或为获取优惠政策的好处而盲目发展连锁,靠借债来实现其规模扩张,最终受所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购买力及同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无法达到连锁经营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的本质要求,规模效益如同纸上谈兵。集团的经济效益低,必然抑制对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的承受力,造成集团融资底气不足,在国内吸纳资金的竞争中缺乏优势,更谈不上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参与竞争了。
(三)融资渠道单一,制约因素多。目前商业企业集团一般可分为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公司两大类,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其所需资金仍有相当部分依靠银行贷款解决,但受银行信贷规模限制,难以满足其发展所需资金。同时,巨额的贷款利息使企业包袱沉重。首先实行的主办银行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企业部分资金需求,但银行又采取了先扣贷款利息的做法,使企业资金周转更加困难。其次就现有商业企业集团总体规模看,具备成立财务公司条件的为数尚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集团的融资功能,而通过其他如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又受种种因素制约,筹措的资金杯水车薪。再次,商业企业集团境外融资渠道狭窄,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吸引外资的能力,有外资投入的,其数额在企业融资结构中所占比重也很低。应该承认就境外融资一项,商业企业集团与其他大型企业集团相比相差甚远。
(四)融资方式陈旧,选择余地小。如前所述,由于我国在较长时期实行“拨改贷”和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体的融资管理体制,大量国有企业在缺少自有资金的状况下高负债经营。由于商业企业集团发展连锁经营,投资规模较大,收效慢,一般不易获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即使争取到政府对企业的融资政策倾斜,其资金支持程度也是有限的。而直接融资渠道虽前景广阔,但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资的条件,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受到限制。部分企业通过产权或股权的出让、拍卖、购并融资也只是刚刚起步,利用国际证券融资及其他新型融资方式筹集资金更是可望不可及。这里提及的是商业信用、商业票据等融资方式能解决企业部分短期资金需要,尤其商业票据对企业的资金融通极为便利,但发行商业票据控制较严,大多数企业被排除之外。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资本交易市场规模较小,国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受多方政策约束,企业缺乏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自主权。同时,企业融资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缺乏从资本市场融资的动力和压力。要改变现状,必须通过政府与企业双向努力,建立完善的融资机制,突破旧的融资格局,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为商业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拓宽商业企业集团融资渠道,完善融资功能的途径
加快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建立流通领域的“航空母舰”是中央关于用3年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 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部署。提高商业企业集团的融资功能与这一战略部署息息相关。对此提出以下几条途径:
(一)积极推动商业企业集团进入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促进国有企业从间接融资的融资格局转变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的多元化融资格局。在我国经济运行机制转轨过程中,融资方式向市场化、证券化发展的趋势使商业企业集团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成为可能。如上海华联集团上市融资给连锁超市的发展以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成都人民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解决国家股配股所需资金紧缺问题,提出以一家与本公司业务相关,发展前景好,属于强强联合范畴的企业净资产折价配股的思路,通过成功运作,首开上市公司以“活”的企业净资产配股的先例。但此类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毕竟有限。据统计,深、沪两市上市公司数量截止725家时, 商业板块上市公司数量为67家,占9.2%, 其中属商业企业集团性质的上市公司所占比重更低。为此,笔者认为,商业企业集团应抓住直接融资的政策环境已开始具备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直接融资的内外部条件,根据自身需要灵活选择直接融资的途径,不仅要扩大A股与B股的发行流通规模,还可利用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股权式融资,参与产权市场的资产重组,在资本增量“做大”上做文章。如鼓励优质企业选取目前国内股市中的不良壳进行收购重组,完成买壳(借壳)上市,以达到低成本扩张,集团功能拓展之目的。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可以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通过跨地区、跨行业、合资、合作途径吸收外部投资。对于有一定实力的商业企业集团可采取发行企业债券尤其是可转换债券融资。此外经营租赁及融资租赁等方式也可使企业集团获得短期及中、长期融资便利。
(二)适应新的国际资本运作趋势,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境外融资。90年代,国际资本市场呈现明显的融资证券化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利用海外资金,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筹资的主要方法。如海外直接招股上市融资、海外发行ADR 证券融资,海外买壳、造壳上市融资、海外投资基金融资均可作为我国企业海外融资的切入点。其中ADR证券融资以其使发行公司以低成本、 快速度、大数额地在资本市场上融通资金而深受欢迎。买壳与造壳上市融资在当前国际资本市场条件下也有较大的发展前途,我国企业集团应大力运用。
(三)在积极争取国内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同时,把商业信用、商业票据、同业拆借等多种融资方式运作起来。作为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除可直接争取银行贷款外,还可凭借集团的实力,千方百计为下属企业从国内金融机构筹措所需流动资金及专项贷款,可借助银行发挥集团融资中心的职能,如帮助集团成员中非全资本联系的企业介绍融资渠道,向银行推荐企业绩效,以此支持合资或协作企业发展,来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效益。与此同时,开拓货币市场的横向资金流通,积极开展商业信用和同业拆借,具备条件的,要在政策支持下,发行商业票据,开展票据贴现,为企业融通资金。
上述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能够促进企业面对市场而不单纯依赖银行,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经营规模、经营实力以及经济、金融等客观环境,选择融资方式,以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从而达到市场价值最大化。
三、商业企业集团自身应抓好的几个环节
(一)建立和完善商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正确处理资金运动中企业集团同各方面财务关系所规定的制度。由于商业企业集团一般包括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及松散层企业四个层次,应针对各个层次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资本关联程度构建不同的财务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具体的财务运行机制,如投资机制、筹资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其中筹资机制主要由筹资动力机制;筹资运行机制;筹资约束机制;筹资风险机制等构成。
(二)组建财务公司,提高企业集团的融资功能。财务公司是专门办理企业集团内部金融业务的新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企业集团的融资中心、结算中心和资金管理中心,财务公司能够起到开展各种类型的中间业务,调剂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资金余缺,对内对外融通资金,增强集团凝聚力的作用。现阶段具备条件的商业企业集团应积极组建财务公司,条件暂不具备的也可先成立内部结算中心,为同城企业存统贷,为下属企业解决资信不足问题。
(三)实施集团内部科学化管理,培养高素质专业理财人员。企业集团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越高,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高。试问,作为明智的投资者有谁愿把资金投到一个管理松散,效益低下,业绩平平,前景暗淡的企业中来呢?答案不言自明。成功的企业融资来自科学化的管理,而科学化的管理又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由于融资策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处于集团经营决策层的高级理财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集团及成员企业融资决策的正确与否。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及融资方式的升级,更需要谙熟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环境、融资工具与手段,又精通外语的国际财务人员,从这一意义上说,培养和拥有高素质的理财人员,也是商业企业集团顺利实施融资策略的关键。
收稿日期:199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