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内涵的思考_市场经济论文

关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内涵的思考_市场经济论文

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特定内涵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内涵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 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本文依据企业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特定内涵作了探讨,提出企业在抓好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必须把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技能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来抓。

关键词 企业 市场经济 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根据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本文拟就企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定的质的规定性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细胞和经济组织,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企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表明,企业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教育文化系统所肩负的任务客观地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特殊的质,这种特殊的质就是使该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又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不管承认与否,这种内在的规定性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此,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应有它自身的特殊内涵。这是由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性质决定的。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生产的社会化产物。纵观现代国际经济的发展,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在市场交换关系中,市场机制调节着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2)企业具有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全部权力;(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是通过财政、税收、金融、价格、法律法规,调控和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4)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都必须在法律的基础上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站稳脚跟,除了要严格地进行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外,还必须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正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以上表明,企业无论是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还是建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都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党中央多次指出,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是竞争,但企业竞争的结果取决于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的高低,这种素质不仅包括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更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其中企业职工的职业技术技能是企业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的具体体现。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特定质的规定性或内涵,就是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提高职工的职业技术技能进而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实力。

二、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问题上,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目的就是培养“四有”干部和“四有”人民。

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是个大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依据。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之分。在解决矛盾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则。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切忌只顾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也还必须坚持“重点论”。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时,又必须抓主次,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对于企业来说,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两个方面都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既要抓思想道德建设,也要抓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也要看到,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主体,如何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企业职工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提高职工的职业技术技能素质,有效地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应当解决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认为,这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这个重点是由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决定的。从1993年我国劳动部颁发《职工技能鉴定规定》的通知起,全国各省、市、地区普遍对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职业技术技能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应以发展亚文化为主导

(一)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主要方面的理论,决定了企业应以科学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侧重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两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直接创造着社会的物质财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以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去迎接挑战。

对企业来说,科技文化的整体素质水平,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的体现。可以这样说,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成本的高低和劳动生产率。当企业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得到提高时,就会使得企业生产商品所需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还能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使成本下降,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在竞争中取胜的有效手段。

(二)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决定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大力抓好职工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术技能的提高

科学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主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如下功能:

1.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必将对企业职工产生直接影响。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企业职工在市场竞争中能力高低强弱的依据,素质不高的劳动者在激烈的竞争中必然被淘汰。因此培养企业职工较强的竞争意识,努力提高企业职工个人的技能技术,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科学文化学习上,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方向。

2.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必将在企业之间产生直接作用。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中央确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既体现公有制本质要求,又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产权制度、政企关系、经营目标、自主权限、盈亏责任、会计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破产制度和法律制度等。归纳起来,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优胜劣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站稳市场,不被社会所淘汰,产品被社会所认可,就必须在产品的开发、质量、价格和成本上占优势。那么,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呢?归根到底,关键在于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技能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讲,企业职工整体素质高,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就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其发展的后劲也足。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体现出蓬勃生机,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将企业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这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一项客观要求。

(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在主文化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亚文化,坚决抵制反文化

文化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从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上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即产业文化),一类是精神形态的文化(即意识形态文化),其物质载体是人的价值趋向。从整个社会文化来看,文化可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三个方面。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应旗帜鲜明地宣传主文化,积极发展亚文化,坚决抵制反文化。

主文化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占指导地位的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宣传主文化,就是要以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来开展,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中以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有利于”作为做好工作的根本标准。

亚文化是指企业所特有的职业文化,企业的亚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经营管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工人技术技能的培训与提高等。

反文化是指那些否定、背离主文化、亚文化的东西。在企业中,主要表现为偷、赌、黄;假冒伪劣;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反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削弱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对反文化应坚决抵制。

主文化和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企业肩负着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在坚持主文化的指导作用时,大力发展亚文化,是由企业的性质决定的。通过发展亚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而且还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产生积极影响。

标签:;  ;  ;  ;  

关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内涵的思考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