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论文_柯琰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论文_柯琰

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50

摘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建筑工程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分析及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建筑质量的需求程度越来越大,相比较而言,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结构裂缝是整个工程中影响施工质量最大的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大力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增长,为了强化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施工问题,最关键的是混凝土结构裂缝上的质量问题来分析,将合理的施工质量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概述

结构裂缝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其裂缝的类型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好控制,可按照施工裂缝的对应类型进行施工技术的针对性应用与分析。现阶段,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遇到多的就是混凝土的收缩类裂缝,由于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会进行相应要求的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到施工环节,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相对较快,容易导致整个混凝土的体积变小,形成一定的收缩徐变,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温度型裂缝,水泥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差较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在结构整体强度相对薄弱的地方出现裂缝。另外,结构体型的徐变导致的裂缝也会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相应的伸缩缝产生一定的裂缝。还有支座型钢筋裂缝,在梁上部的支座处产生的裂缝,穿线管裂缝是在施工质量要求及施工控制的力度不同导致的,如外加剂在添加的过程中,由于掺入混凝土的量及相应的质量失去控制,输送管道堵塞,进而形成一定的徐变压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2结合当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分析裂缝产生的危害

第一,针对房屋建筑来说,产生一些结构裂缝属于正常,但是一旦裂缝大则会导致整个工程受到很大的影响,最后验收工作中则会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和不能继续使用的主要问题,这是从结构上来分析裂缝产生的危害。其次,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来完善建筑,然而混凝土匹配和质量不合格,会使得整个强度降低,承载力差,导致大量的混凝土出现脱落,出现裂缝,也有一种清理就是大量的混凝土暴露在空气外面,长期的使用会使得腐蚀导致一些裂缝的加剧。对于这些裂缝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一旦处理慢,则会使得周边的工程的强度低,整个压力也随着裂缝的深度加速,对于安全隐患问题就会大大增加。最后,裂缝的产生,是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隐患,对于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每个施工人员来说,都是危险的,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就要降低裂缝的产生。

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以及处理技术

3.1优化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建设时需要高度重视结构设计,对此需要设计人员深入现场,加强现场勘察,了解现场的具体情况,确保设计方案能够真实地反映工程现状。对于一些隐蔽性工程或者是重点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的参照相关参数进行标注,并且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明确设计意图,合理的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之前需要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重点进行引发施工裂缝的关键环节审查,确保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另外还需要重点加强沟通工作,防止因为设计工作产生裂缝。

3.2防止温度应力裂缝的措施

在温度应力裂缝中,建筑物顶部和底部的内外纵壁上的斜裂缝是相对频繁且具有代表性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在治理裂缝工作的实施中,预防应该是主要方面:规划和选材。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并进行全面规划。应根据施工项目所在的区域选择屋面保温层,以充分保证保温层的施工质量,以减少屋顶与屋面之间的温差。进行砌筑并避免温差过大,防止结构扩张和收缩的出现。同时,伸缩缝应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布置和设计,以进一步减弱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在施工过程中,除了要进行较长的凝固时间外,在选择水泥时应该存在较低程度的水化热。将水泥施加到其温度时应小心。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在炎热的夏季天气应使用低温水混合。一旦混凝土达到初始强度,应严格控制水分和温度固化条件,以确保充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并完全避免表面裂缝的形成。当加入混合物时,应合理控制剂量。

3.3选择合适的裂缝的处理方法

(1)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裂缝的表面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可以在表面涂抹加固材料以及表面进行贴补。如果混凝土结构出现细小裂缝,在拆除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复,一般选择使用表面处理技术,例如灌浆树脂材料,能够有效地加固结构,防止出现裂缝现象。(2)填充处理技术。填充技术主要是针对裂缝较宽且深度较大的能够直接进行裂缝的填充。对于裂缝填充技术施工操作简单,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也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而如果是裂缝宽度较小且深度较浅的可以使用开裂的方式进行填补,在裂缝处开一个V型槽孔,然后做相应的填充修补,从能够更好地确保填缝质量。(3)结构强度处理技术。结构强度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表面超荷载而产生的裂缝修补,混凝土的强度无法过大的荷载很容易产生裂缝,对此必须要重点进行处理,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提出以及产生出现裂缝以及破损的结构,并且填充相应的修补材料和新的混凝土,从而保证裂缝修补质量

3.4防止地基不平衡的措施

1)应对建筑工程中的软地板和不平整地基进行处理。在进行设计工作之前,应进行地质勘探,并根据适当的地质报告制作设计图纸。对于一些复杂的地基,在地基开挖工作完成后,应加强基础较弱部分的加工工作。在加强地基基础施工时,应与上层建筑相关联,系统地考虑各个方面,以确定地基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并确保系统的效率、成本效益和完整性。在上部结构方面,可以改变建筑物的形状,应用柔性和轻质结构以进一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性。2)建筑物的地基部分应分开,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以便进行自由沉降活动,有效地避免裂缝的形成。在确定沉降间隙的宽度时,应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应注意确保沉降物不包括在沉降缝中,以免损害建筑物部分的自由沉降。在门槛位置,还应安装钢筋混凝土梁,以避免主干变形和垂直裂缝的形成。

3.5完善材料选择和控制

关于裂缝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首先混凝土工作时,需要水泥和煤粉灰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释放大量的热量,最后导致裂缝,这终究是材料的选择,水泥的要求是质量、安全性、保质期还有就是要成分,坚决杜绝含硅酸盐的水泥,这是导致裂缝的主导因素,还有就是在添加沙、石材料选择时要按照水泥的比例进行匹配,防止材料的含量不匹配。只有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才可以防治裂缝的出现。

结语

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必须严格控制结构设计,避免和减少裂缝的发生,提高施工质量,使建筑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好,从而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波.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J].建筑知识,2017(11):2.

[2]薛彪.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7(3):84.

[3]王渊.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8):84.

[4]王菁秋.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J].农家参谋,2017(23):213.

[5]童海.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裂缝问题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82-83

[6]马勇,时攀,郑宇伟.建筑结构设计裂缝产生原因及应用措施分析[J].建设科技,2015(18):80-81

论文作者:柯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论文_柯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