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价值论文_曹凌玲

曹凌玲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200)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并与甲状腺良性肿瘤对比。结果:甲状恶性腺肿瘤形态、边界、后方回声、沙粒样钙化、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块的血供等方面与良性肿瘤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524-02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ng thyroid malignant tumor. Methods:20 case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yroid malignant tumor, and compared with thyroid benign tumor. Results:malignant epithelial tumor shape, boundary, rear echo, grains of sand "calcification, whether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lymph node enlargement, the respect such as the tumor blood supp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enign tumors (P < 0.05).Conclusion:ultrason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thyroid carcinoma.

【Key words】The thyroid; Tumor; Ultrasonic diagnosis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发病人数急剧增加[1],约占全身恶性肿瘤1.00%~4.42%,是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甲状腺癌的预后具有关键作用。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及超声诊断仪器的更新,超声检查已成为甲状腺疾病术前检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0年6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甲状腺肿瘤的声像图特点,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46 例, 男性15例, 女性31例, 年龄20~78岁,平均47. 4 岁, 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滤泡癌5例,甲状腺腺瘤17例,结甲9例。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 iu22 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5-12MHz。患者取仰卧位, 头后仰, 充分暴露颈部。首先用二维超声对甲状腺进行全面扫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 有无肿块以及肿块大小、形态、位置、数目、边界、内部回声、后方衰减、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显像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 并记录内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 及阻力指数(RI)。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二维超声特征

良、恶性肿瘤二维声像图中,边界、形态、晕环、后方回声、沙粒样钙化、周围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二维超声在甲状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肿块的形态、边界、是否伴晕环、后方回声及有无钙化等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甲状腺癌细胞大而重叠,间质成分较少,吸收较高的超声能量,在声像图上没有形成强烈的反射界面[2-3],因此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回声较低,可伴有后方回声衰减。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为肿瘤呈“蟹足”样向周边侵润,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晕环。当肿块较大时,内部可出现纤维化较强回声,或出血坏死而发生囊变表现为混合回声[4]。肿瘤生长迅速,局部血供不足,调节因子失衡,进而导致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和钙盐沉着,常表现为“沙粒”样微钙化[5],呈散在性或局限性分布于肿块内部。本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沙粒”样钙化与恶性结节的发生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微钙化是诊断甲状腺癌特异性较高的超声指标[6]。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多累及同侧淋巴结,少数出现双侧转移。根据颈部淋巴结的形态、大小、边缘、长短径比值及内部回声的改变可鉴别其良恶性。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由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多呈椭圆形,长短径比值大于2,形态规则,边缘清楚,呈髓样结构。而转移性淋巴结则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呈圆形或分叶状,相互融合,长短径比值小于2,内部回声结构失常,中央髓质高回声消失或变窄呈细线状,血流信号丰富,分布紊乱,失去正常放射状分布的特点,非淋巴门处可见穿支血管[7]。

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过程可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反应与其生物学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已证明血管生成是实体瘤生长和转移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是恶性肿瘤生长、浸润与转移的前提之一,肿瘤细胞以及内皮细胞、上皮细胞、间皮细胞和白细胞等宿主细胞释放的多种分子可诱导血管生成,促进血管生成和微血管扩张及延伸[8],从而满足肿瘤细胞生长的需要,有利于肿瘤的增生和扩张。因此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表现为肿瘤内部或周边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表现为杂乱、迂曲、粗大的血流。血流频谱呈高阻力型,这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生能力,大量的增生细胞挤压肿瘤间质,使间质内的微血管受压、扭曲、变形所致[9]。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具有便捷、无创、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直接观察肿块的内部及周边的回声与血流情况,对甲状腺癌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McNeilC.Annualcancerstatisticsreportraisekeyquestion.JNatlCancerInst,2006,98(22):1598-1599

[2]侯锐,刘成国,王宝刚等.甲状腺肿瘤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3(5):45-47

[3]李建初,蔡胜,张缙熙.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4,16(2)93-9

[4]李泉水,张家庭,田平等.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4):554-556

[5]罗传玲,王辉军,夏洪波等.甲状腺癌钙化结节的超声研究.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5,2(6):375-377.

[6]Taki S,Terahata S,Yamashita R,et al.Thyroid calcifications sonographic patterns and incidence of cancer.J Clin Imag,2004,28:368-371

[7]姜玉新,李建初主编.周围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鉴别诊断图谱.江西南昌: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37一273

[8]Vincent T,De Vita,Rosenberg TA.徐从高,张茂荣,杨兴季主译.癌-肿瘤学原理和实践.第5 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3-144

[9]Shweiki D,Itin A,Scoffer D,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duced by hypoxia may mediate hypoxia -initiated angiogenesis.Nature,1992,359:834-845

论文作者:曹凌玲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价值论文_曹凌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