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网持续发展,设备日益复杂的今天,电网的正常运转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紧密的关联。 故障处理、事故分析对变电站运行工作人员而言十分重要。 变电站运行人员通过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和管理,来提升故障现场的处理能力,对促进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配电网低电压现状和防范治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低电压现状;防范治理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1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出现的原因
电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反应电能质量的水平, 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重要影响,若对电压进行有效调控,能够增加电气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经济效益。 低电压问题主要在两种线路末端中出现,一种是 10k V 线路末端,一种是 0.38k V线路末端。 在 10k V 线路末端出现低电压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如线路电压稳定性较低、供电半径超出规范标准、导线的截面积没有达到相应标准、 没有开展主变有载调压等。 同样,在0.38k V 线路末端中也有诸多原因 , 如高压侧电压未达到电压允许偏差范围、 未对进行变电器调档、 低压无功补偿能力不足、供电半径超长等。 低电压问题在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广泛存在。 10k V 配电线路的电压主要通过主变压器的有载调压对电压进行动态调节, 但主变有载调压装置具有一定的调节次数限制, 若调节频率较高则容易加快开关容器中绝缘油碳化的速度,进而对变压器的有载调压产生不利影响。 低电压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1 用电负荷增长速度过快
如今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同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各种电器设备也在不断增加,相应的用电量处于上升的趋势,原先安装的变压器容量难以满足用电负荷增长的要求,大多数情况下在用电高峰期配电网更容易出现低电压现象。
1.2线路设备不完善
一些地区的线路设备在早期就已经建设完毕, 虽然后期经过相应的改造,但是多数设备仍然较陈旧,在目前的配电网中仍保持在运行状态,该部分设备不符合现行的技术标准。 供电半径较大,变电站数量较少,且变电站分布位置存在一定问题,有些变电站主变长期过负荷运行且无改扩建所需的条件,有些变电站主变又处于轻载状态,难以充分发挥其供电作用,线路的损耗程度较严重,难以满足线路末端用户的用电需求。
1.3无功补偿不到位
如今,35k V 变电站大多都有无功补偿装置, 但未开展自动化改造, 导致无功补偿装置不能实现实时投切补偿无功功率,导致 10k V 线路、低电压网方面补偿不到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投入较少、发展较缓慢,使一些地区出现无功缺额现象,相应的补偿度得不到满足,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有些地区采用使用高压侧安装的电容器对低压无功负荷进行相应的补偿,但这种补偿方法与补偿原则不一致,补偿时要遵循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以便解决低电压问题。
1.4 运营管理不全面
在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三相负荷平衡性较差,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也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压的质量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备运维人员也没有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测,相应的责任制度也不完善,出现低电压问题时难以找到责任人,基层班组人员在采集低电压数据信息时较多情况下是使用现场使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或者向用户调查的方法得知,缺乏完善的电压数据信息采集分析系统,通过钳形电流表测的数据只能代表某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同时受表计精确度的影响,很难得到准确数据,这种情况对电网电压的正确分析造成了阻碍, 难以针对低电压问题制定可行的解决办法。
2低电压综合治理措施
2.1 提升低压用户负荷需求管理
通过加强低压用户报装接电管理和强化营销数据分析,合理确定用户负荷装接容量,在营销业务系统中标注单相用户所接相别,统计分析分相用电量,辅之以现场测量,及时调整单相用户所接相别,控制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度。结合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或集抄系统建设,全面收集配变和低压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并进行负荷特性分析,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对无法及时改造的低电压配电台区,实施用户错峰用电管理,引导和鼓励小型加工等较大负荷用户错峰用电。
2.2加强中低压供配电设施运维管理
建立健全中低压供配电设备台账信息,严格遵照电压无功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及时处理电压无功设备存在缺陷,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可用率;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时段负荷曲线和电压曲线,制定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确定配变分接位置,及时投退电压无功设备。
2.3建立健全配电网低电压监测网络
构建城乡配电网电压质量监测网络和管理平台,在还未普及智能配电台区和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区域,增加电压监测点数量,加强电压监测仪日常维护和检查,发现运行异常的监测仪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依据低压用户典型日电压波动规律,不定期开展“低电压”情况普查和抽查,跟踪低电压事件处理过程,及时有效解决低电压问题。
总结
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问题,需要长期跟踪监测、统计、分析与应对处理。随着智能电能表、电网在线监测、微电网组网等逐步推广应用,电网业务数据将从时效性层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营销、配电、调度业务数据逐步实现融合贯通,将为低电压综合监测、治理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准确判断低电压问题发生原因,快速有效制定措施方案,满足不断提高的供电质量需求。具体建议措施如下:1)完善配电网电压监测手段,扩大对电压监测覆盖面,基于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智能配电台区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完善,促进专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对变电站、线路、配电台区和低压用户4个层级低电压问题实时监控,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2)以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契机,加快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优化电网结构,提升设备性能水平,提高配电网供电质量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丽,段祥骏,李云江,赵晓龙.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J].供用电,2016,07:8-12.
[2]蔡韧.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6,17:163-164.
[3]廖记文.浅析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成因及其治理技术[J].通讯世界,2016,21:158-159.
[4]曹伟.利用无功补偿解决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5]吴帆.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分析与综合整治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2016,06:131-132.
论文作者:焦达峰,于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低电压论文; 电压论文; 配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低压论文; 线路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