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建设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建设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能力建设论文,思想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主体是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能力建设。教师能力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综合性的工程,教师能力建设得到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了切实保证。

一、教学能力建设是基础

教学是教师这一职业性质的基本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校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体现的一个特点是课时比较多、教学工作量大。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状况还不能令人满意,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化、博士化已成为一个基本特征。这一变化使教师教学能力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是,学历已经不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解决由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不足导致的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教学能力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把教学理念、业务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起来,形成一种能够适应各种情况和要求,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能力。

教学理念作为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因为教学理念是对如何组织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的总的看法。确立怎样的教学理念,实际上就是从怎样的思想出发来指导教学的问题。出发点不同、理念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理念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要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特点、要求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教学目标,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教学中树立新的形象。

首先,要把提高教学效果作为整个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导思想,并放在核心位置来考虑。要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明确讲课不是为讲课而讲课,讲课的目标是要有效果。树立这一理念就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考虑究竟怎样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果。有了这一理念,才会有明确的思路去组织教学内容,才会使教学的内容落实于教学的有效性。把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硬道理。没有效果的教学,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

其次,要把大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以问题来聚焦大学生的关注点,引出教学的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原理出发进行教学。问题是现象层次的、直观的,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的,也是大家关注的。而理论是现象背后的问题,并不是大家都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聚焦关注点,吸引注意力。讲问题只是一个切入点,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讲问题,讲清楚现象背后的理论。确立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的理念,就必须关注问题,了解社会上什么问题是大家所关心的,大学生中间存在那些热点问题,等等。

再次,要把深入的理论分析作为教学的基本途径。用科学的理论、翔实的分析来说明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功能,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本质上是理论课程,理论课程必须要体现它的理论性和理论分析这一基本特征。对提出的问题如何认识,对各种现象如何看待,对各种看法如何判断,这些都需要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才能解决。教师要把工夫花在理论分析上,理论功底越扎实,对问题的分析就越深入。没有深入理论分析的教学,课上得再热闹,也不能给学生真正的收获。教学要活,但教学必须有道,活而无道的教学,只是形式上的教学,活而有道的教学,才是形与神相统一的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学能力的又一重要构成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教学能力的提升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从提高教学能力角度来看的教学方法,不是从教育学意义上来谈论的教学方法,而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和特殊性角度来研究的教学方法。已有的实践证明,采用“灌输”的方法、照本宣科的方法、只是从概念和理论体系出发进行教学的方法都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和基本要求出发来思考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对他们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疑释惑。要充分发挥好这一功能,前提是师生之间要有互动,这种互动就是沟通和交流。沟通和交流是了解大学生的基本途径。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知道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有什么问题。由于不同的人群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这就要在沟通和交流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这样的交流,我们考虑问题就更有针对性。与大学生沟通和交流还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多发挥和拓展的空间。与大学生沟通和交流实质是为了使教学更好地以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为重心来展开,而不是以教材为重心。这一教学重心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围绕学生关注的问题和学生想解疑释惑的问题来展开教学,能够把握这一点,就能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科研能力建设是保证

提高科研能力对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基本要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不例外。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科研能力在总体上处于较弱的状态,但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又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状与要求之间的差距,使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加强科研能力建设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解决好对科研的认识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能力建设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也就是对教师基本职责和要求的认识。认识问题不解决,就没有共同语言,科研能力建设也缺乏共同基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能只是书本上已有的内容,而必须要有经过自己研究取得的知识。教学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必须是研究型教学。要从认识上明确科研是教师的本分,不搞科研就是没有做好作为一个教师的本分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说,科研是一个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在认识上有了共识,就会着力于怎样提高科研的能力,这是从源头上解决教师科研能力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有科研作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是光靠宣传就能够达到目的的,而是必须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有效性。教师不搞科研,教学就只能停留于对教材的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是缺乏吸引力和有效性的。教学与科研的这一内在联系,决定了教学和科研是不能分离的两个环节,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要有科研能力的提高作保证。

第二,解决好科研的制度问题。科研能力建设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这是从外部为提高科研能力提供保证。一是对科研进行奖励的制度。奖励制度的实质是对从事科研劳动的一种承认,科研与教学相比不同的特点是其劳动的形式往往是无形的,但科研确确实实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对科研的奖励,反映的是对科研的重视,实际上又是一种导向,是对科研成果的认可和在利益上的体现。二是在人事制度上体现对科研的要求。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人事制度上不仅对教师在进入一定岗位和职称时要有相应的科研要求,而且在进入岗位和职称以后也要能够达到相应的科研要求。目前,对教师进入岗位和职称的科研要求比较规范,但对于进入岗位和职称以后的科研要求基本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把对科研的要求切实纳入人事制度,将会对教师形成有效的科研压力,并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基本的制度保证。

三、学科能力建设是支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学科建设功能的基本定位。这种支撑体现为学科发展为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成果、培养师资队伍,同时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建设包含着学科能力的建设,或者说,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撑。学科能力建设主要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把提高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使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进一步上升为学科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具有学科建设能力,是衡量教师能力状况的重要因素。“05方案”所规定的新课程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发展,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学科所能够涵盖的,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高质量地进行教学,需要有一支能够适应新课程要求,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知识的教师队伍。这一支教师队伍必须具有学科建设的能力。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能力建设上提出的新要求。从这一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一样,课程教学是与学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科能力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建设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的要求作为学科建设研究的主要方向,使学科发展切实为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作为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是学科建设为教学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学科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科能力对教学能力的支撑,反映为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问题,离开了这一点,就会形成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一个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与学科建设队伍在整体上是一支队伍,学科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内容。

标签:;  ;  ;  ;  ;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建设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