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颈动脉狭窄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以及病变狭窄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狭窄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后,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能改善病变狭窄率,避免各种并发症,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效果观察
在临床上,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颈动脉狭窄,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老年患者(≥70岁)发生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且其具有相对较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对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十分严重的威胁【1】。由于血管外科腔内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则成了颈动脉狭窄治疗的临床优选方式【2】。因此本文对颈动脉狭窄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57.3±10.8)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6-80岁,平均年龄为(58.2±10.7)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内科保守治疗,即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于每天清晨口服100mg阿司匹林及75mg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睡前口服20mg阿托伐他汀,用以调节血脂。同时调节患者血糖、血压,并进行个体化抗凝。而观察组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具体为:对患者行局麻后,采用Selding技术对右股动脉进行穿刺,将8F导管鞘置入后,采用100ug/kg肝素对患者进行全身肝素化,然后每0.5h以半量肝素进行追加,保持正常水平1.5-2倍的ACT。于病变侧颈总动脉5F造影导管进行造影,将颈动脉狭窄的长度、位置以及程度确定之后,将8F导管利用交换导丝置入患侧颈总动脉,并将脑保护装置利用路径图小心通过狭窄处,直至颈动脉远端正常管径处,之后释放保护伞。扩张球囊根据狭窄的长度以及程度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预扩张能有效进行,之后利用保护伞导丝将自膨式支架送入颈动脉狭窄段,在透视下准确定位后置入支架缓慢释放。最后回收保护伞,将导管撤出,并于术后6h将动脉鞘拔出。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治疗前后两组NIHSS评分(神经系统症状卒中量表)以及病变狭窄情况。NIHSS评分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进行。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NIHS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3、6、12个月的NIHSS评分对照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两组病变狭窄率对比
治疗前,两组病变狭窄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病变狭窄率为(15.1±5.4)%,而对照组为(63.2±12.4)%,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著,且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性斑块脱落或者颈动脉狭窄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造成的约占64%,其不仅是造成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存在十分严重的威胁【3】。而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及早发现和治疗是有效控制和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病的关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在内科保守治无效的前提下所采用的的一种方法,且由于介入技术、材料以及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其主要的特点是无需全麻,微创,不会损伤颈部血管神经,适合高位狭窄等优势,因此采用此种方法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4-5】。
本文的研究中,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3、6、12个月的NIHSS评分对照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病变狭窄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病变狭窄率为(15.1±5.4)%,而对照组为(63.2±12.4)%,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著,且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看出,颈动脉狭窄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后,能显著降低NIHSS评分,并降低病变狭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颈动脉狭窄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后,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能改善病变狭窄率,避免各种并发症,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蔡成仕,黄立军.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03:58-61.
[2]王承恩,孙成建,王彦华,刘彤辉,解玲玲,任伟超.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1:1209-1211.
[3]吴志忠,徐春燕,曹红飞.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02:4-7.
[4]黄渊智,胡翠竹,黄载文.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78例的效果观察[J]. 广西医学,2013,07:888-889.
[5]聂本刚,喻明,帅杰,熊高华,杨小芳.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08,10:1441-1443.
论文作者:卢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狭窄论文; 颈动脉论文; 支架论文; 成形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