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楼国孝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楼国孝

浙江省东阳市市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东阳 322100

摘要:针对某拟建市政道路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软土路基处理施工技术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即水泥搅拌桩,并通过实践验证了本工程所用软基处理技术的合理性,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可靠参考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水泥搅拌桩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时常会遇到软土路基,软基对道路有很大影响,易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沉陷,因此在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做好软土路基处理。

1工程概况

某拟建市政道路工程起、迄桩号为K3+750.000~K5+260.000,总长约1.5km,经前期地质勘察,发现道路沿线范围内存在软土路基,因软基性质很差,容易产生沉陷,所以必须采用有效技术处理。本工程设计采用水泥搅拌桩技术处理软基。现围绕本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软基处理技术具体应用作如下深入分析。

2软基处理技术应用

2.1测量放样

在软基处理前,以设计图纸为依据确定处理段的起点、终点和宽度,在施工现场利用全站仪进行放线,用白灰撒出边界线,再结合图纸对桩位实施布设,于桩位的中心通过插竹片来准确放样。

2.2原地面处理

对软基进行处理施工前,需要对原地面实施清表与整平,同时切实做好排水。

(1)对原地面上的树根与杂草进行清理,再将不适宜的土体清除干净,清表深度应达到20cm,然后对原地面施以整平、夯实,当发现沟渠与坑穴时,应立即填平与夯实[1]。

(2)施工中可将便道上的排水沟作为临时排水沟,在施工初期不可挖的过深,避免施工过程中长时间积水,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

(3)处于河塘的路段,其路基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挡水梗的填筑,在完成抽水与清淤后,在横向与纵向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台阶开挖施工,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碎石与素土的回填施工。

2.3试桩

为保证经处理后的软基段可以在后期大规模开展施工,保证软基处理效果,使工程的质量与工期均达到预期要求,需要结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法律文件,在施工区域内开展工艺性试桩,以此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或对原设计各项参数进行调整[2]。

2.4单向桩施工

单向桩施工工艺方法为两喷四搅,正式施工前先通过试桩确定适宜的技术参数,施工采用以下一般方法进行:

(1)将搅拌机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先进行安装调试,确定钻速、钻杆长及钻头规格等能否达到要求,然后将管路连接好,送到指定位置。

(2)将搅拌机和桩位对中以后,使其底盘保持水平,导向架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能超过1%,同时桩位的偏差不能超过5cm。

(3)开启电机,确认搅拌头的实际转速保持正常后,在旋转的同时进行切土和下沉,到设计要求的加固深度为止。

(4)由桩底不断向上进行喷浆,在搅拌的同时持续提升,直到和地面保持30cm的间隔距离,然后再旋转搅拌到桩底部,以此循环往复。

(5)将搅拌机电源关闭后,移动到下一个桩位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施工。

(6)对于没有进行水泥喷射的部分,由人工回填和捣实水泥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在单向桩施工时,技术参数按以下要求控制:①钻进速度不超过1.0m/min;②提升速度控制在0.4-0.7m/min范围内;③喷浆过程中的平均提升速度控制在0.4-0.7m/min范围内,复搅过程中的平均提升速度按0.8m/min控制;④搅拌的转数控制在30-50r/min范围内;⑤在钻进、复搅与提升的过程中,管道的压力应处在0.1-0.2MPa范围内;⑥在喷浆的过程中,管道的压力应处在0.25-0.40MPa范围内[3]。

2.5双向桩施工

双向桩的施工工艺方法为一喷四搅,正式施工前先通过试桩确定适宜的技术参数,施工采用以下一般方法进行:

(1)在桩机进场之前选对场地的承载力进行检验核实,确认能否达到施工要求,若不满足应立即加固。在桩机就位的过程中,把桩机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和桩位对中。如果地面不平整,应对丝杆或基座等部分进行调整,确保搅拌轴始终保持垂直。

(2)施工中应对浆液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通常不超过0.45-0.55。浆液配制前对水泥进行抽检,用专门的容器进行加水。浆液的搅拌必须达到均匀,投料完成后,搅拌的时间应达到3min以上。另外,为了对水泥和易性进行有效改善,可添加适量外加剂,特别是在夏季高温进行施工时,应添加一定量的减水剂,其掺入量根据水泥用量确定和控制。

(3)浆液配制好后先进行过筛,然后用贮浆桶存放;送浆时将灰浆泵开启,使浆液进入到搅拌头处[4]。

(4)确认搅拌机和配套设备都正常运转后,开启搅拌头开始旋转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持续喷射泥浆。刚开始下钻时应使用低速档,将下沉速度按0.5-0.8m/min严格控制,喷浆时的压力按0.25-0.40MPa严格控制。施工中还要以设计要求为依据,结合试桩的结果对泵的压力进行调整,保证喷浆量达到设计要求。待喷浆搅拌到设计要求的桩长以后,在原地连续喷浆和搅拌一段时间。

(5)对搅拌头从桩端持续向上均匀提升,同时连续喷射浆液,到地面为止。

(6)重复下钻、旋转、喷浆、提升。若实际喷浆量满足设计要求,则只进行复搅,无需送浆,但要注意这种情况下喷浆口容易产生堵塞。

(7)待成桩后,对搅拌叶片上进行清理,然后将桩机移动到下一个桩位准备施工。

(8)待桩体实际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利用人工清除桩头超灌处,同时将现场多余的土层都清除干净;完成以上施工,并经检测确认合格后,进行石灰土的填筑。

(9)在双向桩施工时,技术参数按以下要求控制:①下沉速度控制在0.5-0.8m/min范围内;②提升速度控制在0.7-1.0m/min范围内;③内钻杆的旋转速度不能小于50r/min;④外钻杆的旋转速度不能小于70r/min;⑤在下沉过程中喷浆压力应控制在025-0.40MPa范围内[5]。

2.6质量检验

(1)质量控制工作必须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施工中必须做好质量的监督与控制。在施工中应对施工记录与各类仪器的数据进行随时检查,同时参考工艺对各桩实施质量评定。

(2)开工前认真检查现场放样偏差,将容许偏差限制在±50mm以内。

(3)在施工中要对所有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包括机架是否保持垂直、机架底盘是否保持水平等。

(4)待单桩施工完成后,要对桩位的实际偏差、各桩实际水泥用量和桩径等进行认真检查。桩位的偏差不能超过50mm,单桩的水泥用量及桩径都不能小于设计要求的数值。

(5)成桩7d以后进行浅部开挖确定成桩实际情况,同时对桩身的桩径进行检验,做好相关记录,按0.1%的频率进行检查,且数量应达到3根以上。

(6)成桩28d以后对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测试,按0.5%的频率进行,且数量应达到5根以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泥搅拌桩是常用且有效的软基处理技术,目前本市政道路工程的软基处理已顺利完成,经检查,软基处理效果良好,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汝平.水泥搅拌桩技术及其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177.

[2]黎良青,鲍旺,孙鑫.上海某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居舍,2018(22):39-41+186.

[3]袁庆文,何延峰,陈华栋,王广,黄世烽.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9):51-52.

[4]翟国辉.水泥搅拌桩技术及其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1):250-251.

[5]肖茜.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方案设计与施工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13-214.

论文作者:楼国孝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楼国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