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企政工干部工作能力的对策论文_赵兵1,刘杨2

提升国企政工干部工作能力的对策论文_赵兵1,刘杨2

1兖矿集团大陆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100;2济宁市兖州区自来水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企业政工干部作为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必须认清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作用和意义,采用灵活、独特的方式开展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政工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从而推动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增强企业的活力。

关键词:国企政工干部;工作牌能力;提升对策

一、国企政工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职能不明。我是谁?我该干什么?我该怎么干?这些问题在一些国企的思政工作中往往混淆不清。这直接在根源上制约了国企政工队伍积极性的发挥。其首先表现为企业对思想工作的不重视,认为政工工作只是国企必须设置,但不重要的机构。因为不重视,企业对政工工作也就没有要求,往往将其视为锦上添花的点缀,导致许多政工工作的开展往往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成为形象工程或者面子工程。既而还表现为思政队伍晋升的熬年龄和排资历现象上。由于晋升职务和职级绝大部分按照资历进行,致使晋升职务和职级变成了一种“论资排辈”,导致干部的工作动力渐趋平缓,缺乏“只争朝夕”的激情,工作愿望也不强烈。应该说,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与时俱进、充满时代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但国企政工的现实往往是“人有代沟”“言如隔世”。在工作对象面前“无措”,在时代面前“失语”。究其原因,正是思政队伍的年龄老化,功夫弱化。

2、机制不顺。年终考核是目前国企对政工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定期考评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要达到奖优罚劣的激励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政工考核却出现以下几种问题:一是“一手硬一手软”。经济指标硬,利润指标硬,销售指标硬。相比之下,思想政治工作软,企业文化软,职工的凝聚力软,职工的民主建设软。于是乎,在企业工作中往往在制度设计与价值导向上,走上了一条高低不平,软硬分明的道路。“毛估估”“摆摆平”“排排座”等等也就成了国企思政工作的“众生相”。二是对企业政工工作缺乏全面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仅仅简单的将本年度思政工作以流水帐形式加以总结,总体上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但每个方面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仅仅是根据个人的陈述。考核中针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差异性也没有通过特异性指标加以区别。千人千岗用的是一个考核文本.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恰恰在于它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

3、手段缺失。目前外企和民企在执行物质激励的时候,有加薪、股权等很多的有效手段选择。而对于国企,在住房、医疗等原有福利货币化、市场化的同时,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薪酬制度,物质激励手段非常匮乏。目前许多国企实行的是职级工资制,现行的工资制度不能很好地反映政工干部的工作业绩与实际才能,难以通过工资来体现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评估模糊。调查显示,国企政工干部经济收入不仅已经远远落后于职业经理人等经济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也远远落后于医生、教师等文化职业人员,社会成就感、社会地位、社会优越感也都处于持续滑坡状态,这本身就显示了对这一职业或岗位评估的模糊和淡漠。

二、国企政工干部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够认真

在一些企业中,对政治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某些人眼中政治工作只是一种对外宣传展示,没有真正的职权,上级领导也不重视,在以生产效益为中心的背景下,政治工作已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加部门。由此,也让一些政治工作者对所从事的工作价值产生误解。受这一观念的影响,他们在政治工作中有时也无能为力,担心组织政治活动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使得政治工作变成了一项被动服务工作,甚至个别企业的领导人认为这是一种“负担”,导致许多人不愿从事企业的政治工作,更不愿意担任组织领导职务,特别是在一些国有企业中,作为从事政治工作的年轻人员不愿参加政工干部队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然,无论是政治工作者还是企业高管,在思想意识上对政治工作认识的缺位,成为影响企业政治工作正常开展的最大障碍,也导致了政工队伍一定程度上缺乏新鲜血液的原因。

2、政工干部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企业政治工作人才的培养存在误区,政治工作者整体工作水平不高,文化意识淡薄,教育方法相对落后,甚至在一些企业中,政治工作者变成为企业的“杂工”,管理者常把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安排企业政治工作者去做,而真正的政治工作却没有人去做。还有就是政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对单一,职位交流不畅,对公司一些重要职位缺乏了解,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除此之外,有些积极肯干的政工干部,即使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学家等职业资格证书,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既影响了这些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制约了政工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进程,导致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储备能力不足。

3、政工干部的继续教育不到位

很多国有企业对政治工作者的再教育不够,一些政治工作者缺乏自我提高意识,尽管从事着政治工作,但并没有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想法。还有一些从事政工时间较长的老同志,习惯于传统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比较满足于现状,与年轻的企业员工在思想意识方面自然产生代沟。再加上他们不愿参加再教育,使得原有的丰富经验也无法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影响了企业政治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提升国企政工干部工作能力的对策

1、完善政工干部考核制度。要改变原有粗放型的考核方式,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政工干部的岗位分类特点制订有区别的考核标准,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考核或全方位考核,可量化的部分尽量量化,采取分项评分方式,不可量化部分采用评语方式。分项评分可以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而评语可以体现政工干部考核的综合性与考核对象的个性特点。在分项评分的基础上,再综合评语,显然可以使综合评定的结果更具真实性与生动性。最后还应该在分项评分与综合评语的基础上评等,使考核结果简洁明了,可感性强,从而增强政工干部考核制度的激励功能。

2、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政工干部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针对政工干部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在人事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努力做到适才适用。如要运用价值激励,引导政工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组织所追求的共同愿景,从而使他们对工作有兴趣、有热情,增强责任感、自豪感和成就感;运用授职激励,根据政工干部个性、所长、意愿充分授权,将人才放在最能充分施展才干的位置上,激发其创造力和工作潜能。

3、创造顺应新时代的的工作方式

在新的时代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内外部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才能保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意味着企业的政治工作也要顺应企业的改革方向和内容,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职工的生产经营实践是政治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政治思想工作只有与企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只有与基层的火热生活相融合,才能产生新的生命力,发挥强大的活力。

结束语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关于党建工作的关键部分。从事企业政治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将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的实践紧密结合,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和促进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文斌.对提高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思考[J].神州,2018(26):376-377.

[2]赵小鹏.浅谈如何提高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素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8):210-211.

论文作者:赵兵1,刘杨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  ;  ;  ;  ;  ;  ;  ;  

提升国企政工干部工作能力的对策论文_赵兵1,刘杨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