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强迫“感恩教育”的青少年离家出走,患上“情感障碍”_感恩教育论文

父母强迫“感恩教育”的青少年离家出走,患上“情感障碍”_感恩教育论文

父母强推“感恩教育”少年出走患上“情志障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患上论文,障碍论文,父母论文,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少年太“冷血”,父母加强感恩教育

42岁的冯友胜是郑州市一家药业集团中层干部,妻子梁慧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1995年3月,梁慧在医院生下儿子冯磊,升格为父母,冯友胜和妻子非常开心。梁慧的父母尽心尽职地帮女儿女婿照看外孙。

有老人帮忙照看孩子,冯友胜和妻子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两人工作非常出色,还被各自单位提拔为中层干部。然而,在感激两位老人辛勤付出的同时,冯友胜夫妇也发现,儿子在外公、外婆的宠溺中,变得有些霸道、自私。

时间过得很快,儿子10岁那年,冯友胜的岳父母患病相继离世,冯友胜夫妇只得接管了儿子的一切。他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儿子学习成绩挺不错,只是在班里人缘不是太好,班主任在期末报告册上的评语也是:“只关注个人利益,班集体荣誉感不强,希望家长在这方面多引导孩子!”

随后,冯友胜夫妇和同事、好友对孩子的情况作了交流,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现在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现在的孩子最需要补上的就是感恩教育这一课。所幸孩子还不算大,现在实施感恩教育还来得及。

搬来《弟子规》,训导儿子感“亲恩”

自从决定加强对儿子的感恩教育后,冯友胜和妻子可谓煞费苦心。

冯磊平时喜欢挑食,不喜欢吃的食物看都不看。一天中午,冯磊看到三大碗面条端上桌,他端着碗去了房间,十分钟后再出来,他的碗变得干干净净,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事情,梁慧还特地表扬了儿子。然而,第二天打扫卫生时,梁慧看到了用塑料袋装着的面条,她这才恍然大悟!

听妻子说了这事后,冯友胜非常恼火,经过两天的苦苦思索,他决定全方位对儿子强制实行感恩教育。

为了增加震慑力,冯友胜专门准备了一块木板,挂在墙上,儿子不听话时,就对他实施惩戒。看到爸爸动真格的了,冯磊也有些紧张。

第二天中午,冯磊放学回到家,刚坐到餐桌上,冯友胜黑着脸指着墙上贴着的两副字,命令儿子读三遍才能吃饭,冯磊看到墙上的两副字分别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不敢违抗父命,大声读了三遍,才被允许坐到桌子上吃饭。打那以后,开饭前,冯磊都要诵读三遍字条才能吃饭。时间一长,冯磊很少浪费食物了。

接下来,冯友胜还重点强化儿子对父母的感恩教育。冯磊11岁生日那天,夫妻俩为儿子准备了蛋糕和可口的饭菜。在吃饭前,冯友胜却郑重地命令儿子跪在地下,给妈妈磕三个头,并教育他说:“你的生日,就是妈妈的受难日,且不说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仅为了把你生下来,妈妈就遭遇了难产的极大痛苦,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一定要懂得感恩!”爸爸的话冯磊听得似懂非懂,但他还是乖乖地给母亲磕了三个头。

不但如此,冯友胜还买来图文并茂的《弟子规》最新版本,给儿子一一讲解,并把《弟子规》作为他教育儿子的信条,有关感恩父母的部分,他都要细细标出来。平时,冯友胜要求儿子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如果敢抵触父母,冯友胜便用那把“戒尺”毫不客气地惩罚儿子。领教了爸爸的铁腕以后,冯磊再也不敢挑战父母的权威了。

在冯友胜的严加管教下,冯磊渐渐变成了亲友们眼中的小绅士,大家都称赞冯友胜夫妇教子有方。冯友胜自得之余,并没有放松对儿子的管教。

冯磊读初二时那年暑假,梁慧患急性阑尾炎,在医院做了手术。冯友胜觉得这是教育儿子感恩父母的最佳时机。妻子住院一周时间里,冯友胜每天都让儿子在妈妈床前服侍,让他给妈妈缴费、取药,到食堂打饭。

冯磊在病床前照顾了妈妈两天,第三天下午,一个同学打他的手机,邀请他一起去游泳。冯磊动了心,两天来,医院里那种特殊的环境让他烦躁不安,他觉得妈妈病情基本稳定,出去玩会儿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当时,他想给妈妈打个招呼,看到妈妈睡熟了,便悄悄溜了出去。

那天下午,冯友胜下班后赶到医院,看到妻子刚睡醒,儿子却不见了踪影。他问妻子,梁慧说她醒来就找不到儿子了,手机也没人接。冯友胜顿时火冒三丈,他认为儿子太缺乏孝心和责任心了。

一个小时后,冯磊才回到医院,冯友胜把他叫到走廊尽头,狠狠打了他一巴掌,骂他没有良心,把妈妈扔在医院里一个人出去撒野。冯磊委屈地辩解说,当时妈妈睡着了,他才没有打招呼。

冯友胜更恼火了,说你离开医院就是个错误,再这样狡辩就是错上加错。《弟子规》里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你倒好,还没照顾妈妈两天,就受不了了,要你这样的儿子何用,冯友胜越说越生气,又踹了儿子一脚。冯磊自知有错,任由爸爸责骂,就是一言不发。

2010年9月,冯磊升入一所重点高中。为让儿子进这所学校,冯友胜夫妇托了不少人,又拿出两万多元择校费。这个时候,梁慧所在企业状况恶化,工资却只能拿到原来的一半,家里的经济重担压到了冯友胜身上,让他感到了极大压力。

自从儿子读高中后,冯友胜夫妇的弦绷得紧紧的。饭桌上,他们没少敲打儿子,动不动就以“为了你上学,爸妈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从现在开始,又得为你攒上大学的学费,你要用感恩的心态来学习,这样才能对得起爸妈!”听着爸妈的唠叨,冯磊眉头紧皱,一声不吭。

儿子长大了,冯友胜不再打骂儿子,开始转变为旁敲侧击。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儿子的成绩一下子提高了10多名,冯友胜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儿子,考得不错,我和你妈当初的择校费没有白花,继续努力!”

“索恩”产生副效应,出走少年患上“情志障碍”

2012年寒假开学后,在父母的殷殷关注中,冯磊又投入到了学习当中。然而,一个月刚过,冯磊的化学成绩便亮了红灯,他把成绩退步的原因归结为本学期新换的化学老师教法有问题,新的化学老师却在课堂上点名讥讽他悟性较差。

这次考试过后,冯磊变得郁郁寡欢。冯友胜看到儿子状态低迷,很是着急,说你再这样下去,我和你妈的心血就白费了!

听到爸爸又在重复以前的腔调,冯磊大声吼着说:“我不会让你们的心血白费,我考不上大学,也会打工挣钱,把你们花在我身上的钱还给你们!”说完,他走进自己房间,“嘭”的一下关上了门,留下一脸愕然的冯友胜。

2012年5月中旬,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揭晓,由于对学习有了抵触心理,冯磊的成绩出现了过山车式的下滑,成绩跌落班里后20名。

冯友胜得知儿子的期中考试成绩后,差点崩溃了,看到儿子一脸破罐子破摔的神情,他突然爆发了,上前踢了儿子一脚,口里骂道:“你这个不成器的浑小子,糟蹋了老子的一番苦心,你这个样子,能对得起谁?”骂完儿子,冯友胜心情郁闷,当晚喝了半瓶白酒,要不是妻子劝说,他真想喝个烂醉。

第二天早上,冯磊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冯友胜和妻子也像往常那样出门上班。上午10点多,梁慧却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冯磊没来上学,不知怎么回事?

梁慧听儿子没去上学,很是吃惊。接着,她给丈夫打了电话,夫妻俩同时赶回家里,先到儿子卧室去找,却看到桌子上留了个字条:“爸、妈,我去外地打工了,挣了钱就跟你们联系,不让你们的心血白费,不必找我!”

这个字条让冯友胜夫妇蒙了,打儿子的手机,也关了机。

找了整整四天,依然没有儿子的踪影,冯友胜和妻子都要崩溃了。到了第五天,冯友胜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济南历下区派出所民警,他的儿子在那里!

挂了电话,冯友胜和妻子赶紧买了下午到济南的动车票,当晚便赶到了济南。在派出所见到冯磊时,梁慧抱着儿子大哭,冯磊却一脸木然,没有任何反应。

据警察介绍,他们巡逻时,见到背包的冯磊神情沮丧,就把他带到派出所询问,才知道他逃学出来打工,到了济南身上的钱又被人偷去。民警询问他的家在哪里,冯磊不肯说,说他不愿再回那个家。听了警察的介绍,冯友胜夫妇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带儿子回到郑州后,一连三天,冯磊始终不愿意和父母说话,还一个劲地默默流泪,冯友胜为儿子请了假,到医院心理科为儿子求治。

心理科童大夫详细了解了冯磊的情况后,判断他患了情志障碍。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情志活动属于正常生理、心理现象,是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一个人的身心如果受到外界的过度刺激,则容易产生延迟性或过渡性反应,表现为抑郁、焦虑、失忆、自闭等各类反常的自我保护精神症状,冯磊的症状属于病理性的情志反应,也称为情志障碍。

童大夫说,冯磊的病因来自于两方面的刺激,一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受到父母的责难;二是出走异地后,因钱被偷打工梦想遇挫。

童大夫严肃地对冯友胜夫妇说,你儿子发病的根本原因则是你们施加的感恩教育。我并不反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只是你们采取的方式有些极端,太过简单化和形式化,让孩子给妈妈下跪,命令孩子对父母俯首帖耳,已经破坏了人格的平等关系,与现代感恩教育相悖,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还扭曲了孩子的人格,这样下去孩子不出问题才怪。正常的亲子关系,应是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孩子尊重父母,但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声音,而你们总是以施恩的面目出现,让孩子不但产生心理压力,久而久之还会非常反感。

最后,童大夫给冯磊制定了药物、心理疏通等多渠道治疗方案。经过近一个月的系统治疗,目前,冯磊病情已有所好转。

标签:;  ;  

父母强迫“感恩教育”的青少年离家出走,患上“情感障碍”_感恩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