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是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一项较为复杂且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仔细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的重视,进而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建筑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建筑工程大面积混凝土无缝技术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建筑混凝土养护以及混凝土泵送技术等是无缝施工技术的主要部分,而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等,同样是防治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加强对上述技术的研究,将有利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有效解决。
1 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的重要意义
1.1增强建筑安全性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安全,如果能够在进行大型混凝土浇灌作业时将产生的裂缝减少甚至消失,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几率。
1.2加快我国工程建设的速率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浇灌起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基础建造过程中,通常采用混凝土浇灌的方式进行基础铸造工作,作为工程之始,基础的牢固性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安全和寿命,所以基础建设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浇灌出现裂缝,就需要进行重新浇筑,需要先将有裂缝的混凝土块进行清理,再次进行浇筑,直到浇到符合标准的程度。如果能够掌握无缝浇灌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就可以大大增加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减少失败浇筑的发生几率,降低工程花费,提高工程建设的建造速度。
2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为确保无缝施工技术能顺利开展,就必须掌握到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众所周知,在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水化反应,而水化反应如果释放的热量难以释放,就导致混凝土内部和外部形成较大的温度差,再加上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收缩力,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就会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第二,在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等混凝土配制材料在采购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购买,导致混凝土配制的材料的不合格,这一点也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施工单位缺乏专业性,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或者大体积混凝土选择的技术和措施不合理。
第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钢筋密度高、一次浇筑量大、施工时间长、受环境影响大等特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第五,建筑工程的地基发生沉陷或者不均匀沉降,也会产生裂缝。
3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整个工程的影响比较大,可以分成单个部分:物料、施工机械以及施工设备的准备。施工材料对于整个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配置混凝土时应该尽量的选择低水化热或者中水化热的水泥。大体积混凝土的绝对面积几乎占到了整体体积的80%,保持表面的清洁性,同时还不存在弱包裹层,具备比较小的膨胀系数以及级配比较好。在使用外加剂掺加的时候,要保证各项参数都符合要求,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中应该尽量的减少水泥的使用量,而外加剂在使用之前应该进行全面检验,同时还应该具备相应的质量保证书。工程中所使用的水不能具备有害物质。
3.2 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拌置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要想保证质量必须有高质量的水泥作为依托,这就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来进行混凝土配置。配合比参数通常是通过相关的试验和理论所得出来的,一般是多次试验之后的结果。此外,还要严格的控制水化热程度,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减少水泥使用量的方法来保证,可以在混合料中加入适当的外加剂或者是粉煤灰来实现。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尽量的减小误差,这就需要严格的控制各种材料的比例,否则材料的质量将无法控制。混凝土的搅拌也应该严格的按照具体的方法和原则来进行,全面的控制搅拌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会造成其质量不达标,最为关键的是影响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指标。
3.3 混凝土的泵送运输
在进行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减水剂、粉煤灰等材料,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水化热。同时还能够降低水泥的使用量,确保混凝土和易性指标符合工程实际要求。混凝土泵是最为常见的输送和运输设备,在制备材料时可以适当的加入泵输送剂。在施工开始前,要先进行设备的检修,可以正常运行时才能进行操作。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多台设备同时运行时要统一的调配和控制,保证材料可以正常供应,合理的控制输送的速度。
3.4 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确保其满足配合比的设计要求。在进行基础筏板浇筑时,选择由两段向中间推进的方式分层次进行浇,每层浇筑的厚度控制在0.4m左右,按照1:5 的比例进行下连续浇筑。根据该建筑工程的具体设计需求,剪力墙和筏板基础之间的施工缝,要设立在距离筏板顶部0.3~0.5 的处,在具体浇筑过程中,要保证0.3m 高墙和筏板进行同时浇筑。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最大限度上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要采用边振捣边浇筑的方法,并在混凝土初凝前,要进行第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成型的密实度。在进行筏板浇筑时,要遵循先底板后墙体的原则,在混凝土初凝前,再返回浇筑墙体混凝土,根据此顺序连续进行循环浇筑。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要按照大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逐步向前推进浇筑。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成以后,要采用2~5m 的长木进行混凝土表明找平处理,并用木抹子拍打,来回搓抹3 遍以上,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在进行过程操作时,要合理控制底板顶面标高,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再次采用木抹子压实搓毛。
3.5 混凝土的养护
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建筑结构体积较大,所以养护过程难度比较高。而养护对于整个工程的影响比较大,一旦养护不到位,必然造成其结构出现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的外层水化热程度是影响其裂缝的关键因素,这也是非常难处理的一个方面。外部表面的混凝土收缩速度比较快,就导致了外表面出现裂缝。对于这种情况,在施工中应该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水灰比。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混合料的用水量,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其存在收缩现象,降低裂缝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中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对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混凝土裂缝问题得以消除,以此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为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丁晓冬,张宁. 探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J]. 建筑知识. 2017(04)
[2] 谢礼彬.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J]. 低碳世界. 2016(15)
[3] 魏德莲. 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无缝施工技术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8(21)
[4] 屈怀畅. 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 2018(01)
论文作者:宗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水化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