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是“减压”的前提——访同仁医院洪宝瑟大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夫论文,前提论文,状况论文,孩子论文,同仁医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父母所需要注意的是,了解孩子的需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成就动机
记者:现在学生心理压力过重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尤其反映在面对考试、升学方面,特点十分突出。且承受过重心理压力的人群显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上学期期末西安很多中小学生出现“晕考”现象,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学校反复强调升学的重要,就业的严峻,一方面父母也对孩子寄托着很高的期望,孩子的心理压力是不可能消除的。作为一名专门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专家,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洪:压力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有些是不能控制的,比如大的环境,如考试频繁、优胜劣汰,我们没有太多的左右能力,唯一能控制的是父母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事实上,压力本身并没有什么,关键就在于这个压力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父母应当明确了解的。一般来说,压力会给孩子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压力的确会使人上进,较高的成就动机必然带来压力,这是一种来自内部的动力源泉,不断促使孩子努力向上。而另一方面,过度的压力会起到很多负面效果,如使孩子学习兴趣下降、恐惧、焦虑、抑郁和自卑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考虑如何给孩子减轻心理压力的问题了。
记者: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没有压力不行。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孩子压力越大才越知道自己努力学习。您认为这种想法可行吗?
洪:父母在这里存在两个误区。首先,孩子是需要管理的,管理和施加压力是两个概念。只要是一个健全的人,他此时此刻的做法就是他的最佳选择。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绝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去靠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企图促成孩子的努力,而要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他的内心体验是什么,按照孩子的本意去调教孩子。
其次,压力和成就动机也是两个概念。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所以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该如何了解孩子的需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成就动机。当然,成就动机高确实会带来压力,但压力如果是适当的,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相反,压力过大的孩子是决不会把学习当成乐趣的。
记者: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和老师总是抱怨孩子没有压力,缺乏自尊,不知道上进。
洪:在这点上,父母应该学习农民。农民从不抱怨小苗不努力,为什么老长不好。而是根据小苗种类的生长特点和季节状况去不断改进自己的培植方法。其实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绝不是他们不想考好,肯定是因为一些原因使他们无法达到。他肯定曾经做过努力,但达不到好的效果,他也就没有动力了。所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所在,并给予实际而具体的指导才是最根本的。学习是人类的一种天生的追求,通过学习,人会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没有哪个孩子是一生下来就不喜欢学习的,但如果压力过重,整日面临打击,学习必将成为苦海无边。
承受压力,以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为适宜
记者:从到您这里来咨询过的青少年来看,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洪:首先,对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他本身就有着追求完美的个性,但是如果他的心理压力过大,他的兴趣点将从学习上转移。他会觉得学习不再是乐趣,而只是一种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一个不得不使用的工具。这个时候,孩子虽然成绩很好,我们却不能说他拥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情况严重的,还会带给孩子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等器质性的不协调。
其次,对于那些本来成绩就不太理想的孩子,他如果只从学校和父母那里得到很沉重的心理压力,却没有人帮他分析问题的所在,给予具体的指导,那么他能通过自觉努力拼搏上来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的情况是,一些孩子承受不住过重的心理压力,也找不到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上就无法得到成功的感觉,就由努力转为抗拒,从而自暴自弃。
记者:孩子在学习上得不到成功,他的成就动机就会转移,他要在其他地方追求成功。
洪:是这样的。在人的自我概念中,有一个自我评价部分就是自尊,它涉及到个体是否对自己有积极态度;是否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和有价值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的欲望。如果心理压力过重,孩子在学习上得不到自尊,他要是在其他地方找到一点自尊,就会非常珍惜,并努力追求。比如说,很多孩子爱穿名牌、奇装异服,就是来源于此;又比如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他的学习成绩虽然不好,但在打游戏上是高手,他为此而满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那些比较内向的孩子,他渴求能在学习上证明自己,可又由于心理压力过度,负担过重,便容易引发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疾病。
记者:也就是说,孩子生活状态不协调、身心发展紊乱,这几种情况虽然表现不同,却可能都是压力过大造成的,但父母常常感觉不到。那么您能否帮助父母分析一下,一个孩子,他究竟接受何等程度的压力对他来说才是适宜的,有助于促进他发展的?
洪:以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为适宜。什么是孩子根本的内在动力呢?这仍要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出发。小孩子是群居动物,他要在群体里生存,要寻求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位置和成就。现在的孩子,他可能不怕打,不怕饿,他怕什么?怕孤立,怕脱离群体。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不好,群体就有可能排斥你。孩子要追求群体,要在群体中找到成就感,他必然就有压力。另外,从自尊的角度来看,孩子在群体中要站稳脚跟,就要追求他在群体中的位置,要在老师、同学中有威信,就要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渊博的知识、独特的思想、受人喜爱的思想品质。这样孩就会一种激励,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在我们看来,这种压力是良性的,它可以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学会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学会与人相处,追求成就。这就是一种适宜的压力。这种压力足够让孩子感到他在群体中是有社会位置的。凭什么?凭本事,凭大家对你的评价,凭自己的努力。
记者:可能有的父母也意识到不适当的压力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但事实上,父母自身就是有压力的。现在许多家都是一个孩子,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能输,也输不起。所以,父母的所谓“减压”就是替孩子做所有的事,给孩子做各种好吃的以补充营养。孩子什么活都不用干,只需要学习就行了。可这样做不但没有给孩子减压,反而是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让孩子认为他们只有赢,才对得起父母。这个时候的压力恰恰是来自于父母自身,父母该怎么放平这个心态呢?
洪:父母应该意识到,只有以孩子自身的特长去发展,孩子才可能成功。有的孩子说,我的父母、亲戚都是大学生、研究生毕业,我怎么能考不上大学呢?这其实不是什么标准。父母都是研究生,惟独孩子喜欢画画,为什么就不可以呢?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放弃自己的优势,去追求被别人阴影所覆盖的劣势,是得不偿失的。俗话说“大树之下难长美木,盖由过阴;高山之颠难长美木,盖由过阳”。就是说,孩子总在父母光环的阴影下生活,就不会健康成长。如果你太辉煌了,孩子从你的顶点再往上走,也就难了。所以要让孩子从压力中走出,父母切记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和欲望要求孩子,而要顺应孩子自身的特点,鼓励其成长发展。
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要求父母对孩子应有充分的了解
记者:要做到真正给孩子减轻过重的心理压力,父母具体该怎么去做呢?
洪:父母要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自身特点。在孩子的整个求学过程中,父母的心里要有一杆秤,要根据孩子的特点、特长为孩子选择一个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发挥他的特长,回避他的弱点,以激励他向上。同时,从培训的角度看,又要抓住孩子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为预防和减轻孩子的压力扫除障碍。
记者:这该怎么讲呢?
洪:举个例子。我的孩子从小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天赋,我们一直鼓励他发展,为他创造条件,决不让他丧失学习的兴趣。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就此回避他的弱点。我很早就发现我的孩子在音乐方面有些问题,因为我们曾试图让他学过钢琴。虽然我们并没有逼过他,可他一坐到钢琴边上眼泪就下来,痛苦得要命。这说明他可能在这方面有困难。于是,我们就找人给他做了一下测试。专家说,这孩子和同龄的孩子相比,耳朵辨音能力较差,这样孩子找不到音准,自然对音乐的美感不容易体会得到。看来音乐这碗饭孩子是吃不成了,也就不再想在这方面发展。可是,我立刻考虑到,学习外语也是要用到辨音能力的,可外语学习是躲不过去的,我估计他以后在学外语方面会有很大的压力。怎么办呢?在这个方面我们要给孩子补齐,这是做父母的责任。于是,我们就找音乐老师给孩子补习辨音。老师说,应该让孩子学一些键盘乐器。钢琴太复杂,我们就学手风琴吧。我在送孩子上培训班之前就和老师说好了,我的孩子和别人交同样的学费,但我们家长的期望值是不同的,不要把他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要求,只要他和自己比,耳朵辨音能力提高了,这就是我们的收获。我就怕我们交了学费,在严厉的老师指导下,教出一个自卑的学生。
就这样,经过一个暑假的短期训练,孩子的辨音能力提高了。孩子的可塑性很高,后来他在学习外语方面果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记者:看来提前发现孩子的短处,并及时弥补是减轻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那么如果孩子已经生活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中了,父母该怎么办呢?
洪: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学习状况制定客观、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为孩子减轻心理压力首先要知道压力主要来自何处。现在老师和父母最容易出现的一个教育误区就是,他们更习惯于给孩子设目标,提要求,而这个目标往往是遥远而不具体、不客观的。我们经常是既不了解孩子的特点,也不了解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只是简单地让孩子努力学习,以达到自己所希望的辉煌。如此一来,孩子面临一个遥远得像神话一样的目标,周围都是似乎比他强大得多的竞争者,他会感到没有道路,无从下脚,自然会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所以,父母必须耐下心来,通过认真分析孩子的特点和学习状况,为孩子设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
怎么叫具体可行呢?要注意:①大方向要实际。每个孩子都有他不同的智力水平、思维特点、学习状况,目标只有视孩子的能力而行,孩子心里才会不紧张,才会愿意面对。②有针对性。根据孩子最突出也是最容易解决的学习弱点,就是孩子考试时,一遇到这种题就心跳过速的项目,扫清孩子的心理障碍。③距离要近,内容要小。目标离孩子越近,孩子越容易达到,孩子的情绪就越放松,越愿意通过努力去达到。④每一阶段,数量要少,内容要集中。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他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很容易明确而集中的。但孩子如果成绩较差,学习漏洞较多,那么每一阶段让孩子练习填补一到两个漏洞即可。否则,目标太多,内容又分散,孩子的心理压力同样会很大。父母可告诉孩子,每纠正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大的进步。
记者:目标明确了,又有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法,孩子眼前的道路会一下子明亮起来,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有了,心理压力自然会减轻。在这之中,父母还需要注意什么吗?
洪:减轻孩子心理压力的第三点方法,就是要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实力。一个孩子,当他的心理和自我认知还处在成长发育阶段时,他对自身学习状况的认识通常是模糊的。一旦他面临大的压力,就容易处于紧张、焦虑之中。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潜力和实力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和孩子坐下来共同分析他所处的位置。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和孩子制作一个学习情况剖析图,就是将孩子所学习科目的强项、弱项一一列出,根据孩子以往的学习和考试情况,估出他每一科目分数大体的浮动范围。即以孩子目前的水平,他的某一科目考试成绩最低不可能低于多少分,发挥出色时,最高可能达到的分数,画出成绩浮动曲线。同时,结合第二点方法,找出孩子弱势科目具体可以改进的地方和强势科目可以提高的分数。这样,孩子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和以后通过努力可以进步的幅度有了充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底心中不慌。
最后一点,就是要时刻让孩体会成功的经验,提醒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通常父母会很着急,因为孩子心理压力过重,产生了焦虑和抑郁。其实我们不必回避“抑郁”这个问题,体验快乐就是减轻抑郁的最好方法。怎么能快乐?就是不断地把成功的体验提到孩子的意识上来。一般来说,心理压力过重的孩子,就是总在压抑自己成功的体验,强调失败的体验。考试成绩好的时候会说,我下一次考不好怎么办?下一次真考不好了,会说我就知道我不行。这时父母要指出他这次成功在哪里,失败的地方只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孩子的可塑性很强,自己和自己比,只要努力就是成功。最后,从我以上的这些方法中,父母应当体会到,帮孩子“减压”的过程其实就是增进对孩子的了解,拉近和孩子之间距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长。要知道,孩子是不能选择的,但是可以塑造的,塑造也是要适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