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篮球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体育项目,同时也是较方便进行的运动。从活动形式上看,它仅停留在基本游戏以及简便活动阶段上。即使已有众多小学开展了篮球课程并对提高学生技能、体质以及动作掌握等方面进行探究,然而却极少涉及到如篮球课程内容、相关赛事规则、篮球活动对学生意志的影响、队伍合作能力的培育等方面的探究,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还未建构完整的篮球课程教育教学系统,相关执行对策也尚不完善。所以,我校借助体育场地广阔的优势以及学生对篮球的极大兴趣,有规划地进行校园篮球运动活动,并进一步探讨篮球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执行步骤。凸显了温州体育拓展性课程的特色,形成了温州体育拓展性课程体系,获得了教育教学成果,推动了学生全方位发展与老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展现了校园办学特色,激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校园篮球;拓展性课程;构架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4-0129-02
1 背景和意义
在浙江省教育厅2015年下发的《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当中,具体指出各校必须“分类构建拓展性课程”。2015年七月,《温州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陆续颁布,指出要加大力度设立篮球特色拓展性课程,校园篮球在学校文化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由此看来,创建与实行校园篮球特色拓展课程已是必然的。篮球是一项增强人类体质的活动。目前,在国际上存在篮奥组织,已经举办过各个级别,各种类型的篮球比赛。例如:美国的AMA联赛,我国也举办过CBA联赛以及面向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的各种篮球比赛。越来越多的篮球比赛的开展,也在不断刺激着校园篮球活动的发展。
通常一所学校都具有上百位学生,而这些学生是否可以健康发展,未来可否成为人才,老师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开展校园篮球特色课程将有关篮球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体质,如反应速度、力量、耐力以及弹跳力等,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此外,通过篮球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勇敢、顽强、机智等精神品质以及团结协作的、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不但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达到了我国举办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同时扩大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储备量,极具实际意义。
2 构架和实施
2.1根据学年段划分
第一步将浙江省体育课程内容中有关篮球的内容展开整理聚集;第二步依照我国青少年篮球教学培训纲要内容完善校园篮球课程内容;第三步对收集而来的篮球内容展开编辑,最后纳入校园作为教材:
a、篮球知识、技能
b、学生体能、测试标准
c、本地学情
d、评价标准
小学阶段共有六个年级,将这六个年级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即:1—2、3—4、5—6三个学年段。对于1-2年级重点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达到篮球部分技能的体验,培养其对篮球的热爱,使这部分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篮球的欢乐。对于3-4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侧重于篮球的技能、技巧的掌握,凸显篮球在课堂里的核心地位。对于5-6年级教学的内容应侧重于篮球的基础技巧、技能的掌握,同时在课堂上持续激发学生对篮球的热爱,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2.2制订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
a、强化球性
把三个年段列为2—2—2制:即:两年时间用于篮球兴趣的培育,两年时间对基本篮球基础功的学习,两年时间构成篮球技巧技能。1-2年级的孩子着重在游戏中发觉和认识成功的学习方式,并在游戏中获取快乐。3-4年级的孩子通过对篮球基本功的反复训练,即以球性训练作为助学点,原地拉运球作为基点,着重掌握行进间运球的能力,并且以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为入手点以提升孩子的控球本领。
b、强化球队技、战术
5-6学年段把学生放置在合适的且存在竞争的篮球学习氛围中,让这部分学生不断反复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反弹传接球单、双手投篮,多点三步上篮,除了篮球技术技能的训练外,还要加强比赛规则以及赛场战术的了解。
c、师资培养
招收具有专业技能、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创建专业培训平台对在校老师展开培训,进而提升篮球教学质量。
2.3制定目标,加强管理
每星期设置一堂课来实施小篮球校本教材教学活动,教授学生一些篮球的技巧能力,使学生最大程度地体会到课堂的独特吸引力。运用多元化的练习方式,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盛教学内容,在教授过程中进行教学成绩展现,组织团队比赛,进行集体协作学习,以提升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
2.3.1目标的指定:定年段教学成果目标:定校级比赛成绩,具体目标确立后,全体老师与学生一致为实现目标奋斗。
2.3.2定教练员:学生获得的篮球技能的程度以及体育成绩情况与教练员的专业水准、敬业品质息息相关,只有具备众多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指导经验、无私的奉献精神,尽职尽责的教导员才能培育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此外,在培训过程中,教练要制作一份具体的方案,对运动队培训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比如:运动员的出勤记录、思想品质记录以及文化成绩记录等。
2.4建立教学效果评价制
体育课必须围绕学生开展,要体现“健康第一”的观念,要实现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观念,要健全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学习的过程评测,如此有助于老师调整控制教学进度,依照各个年段学生具备的篮球水准的大小,设置不同评价等级,如优秀、良好、中等、差四个等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
(1)教学内容
一年级:原地左、右手运球,直线运球,篮球小游戏
二年级:原地左、右手拉球、往返运球、八字运球、篮球小游戏
三年级:梅花型运球,后撤步运球,直线运急停急起,胸前传接球
四年级:变方向运球,跑动传接球,三步上篮,双手胸前投篮
五年级:跑步传球、跑步接球投篮、三分投篮、攻守训练
六年级:虚晃突破,多点上篮,多点投篮,区域攻防训练。
( 2)教学策略
1.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以提升学生技巧技能为目的。
2.始终坚持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球性训练、原地正侧拍球,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增加胯下运球的训练。
3.老师要严格、规范地进行教授。
4.坚持学生体质与篮球技能统一发展。
5.制定具体考核内容,使学生了解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6.实施每人一球制,增加训练频率,提升学习效果。
7.坚持每星期举办一场校级篮球训练活动。
8.坚持每一年举办一次阳光体育比赛,促进校园篮球文化的传播。
(3)创造校园篮球特色策略
1.建立篮球兴趣小组,班级篮球队伍,校级篮球队伍。
2.每日下午进行时长四十分钟的校篮球队伍练习。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篮球联赛。
3成效与反思
3.1成效
3.1.1挖掘体育文化特色,编制了校园篮球特色课程系列。
依据本地及我校特点已编写出了校园篮球特色拓展性课程,如花式篮球类、篮球游戏类、篮球嘉年华、竞技篮球类以及阳光篮球操类等,上述有趣的课本能够推动体育特色教育的发展。
3.1.2开发体育文化资源,构建了校园篮球体育特色课程模块。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校园文化的特点,构建了与特色经济强市、全国体育强市相适应的体育拓展性课程群,即花式篮球类、竞技篮球类、篮球游戏类、阳光篮球操类、篮球嘉年华、篮球社团、街头篮球类等校园篮球特色拓展性课程
3.1.3增强学生体质,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校园篮球特色课程的实施,覆盖了整个学校两个校区,直接参与的学生达2000余人,在实验过程,我们随机抽取了二、三、五年级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身体机能的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3),对照《2016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平均分、正常体重率、合格率、优秀率等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能指标测试的结果看,各项指标不但没有和全国监测结果公告一样继续呈下降趋势,而是呈提高的趋势。
表3 五年级(10岁)男生身高在实验后各项指标所产生变化的T检验结果
指标平均值提高幅度TP
身高2.532.82P<0.01
体重4.538.68P<0.01
肺活量指数4.143.17P<0.01
50米跑0.404.22P<0.01
1000米跑1.289.29P<0.01
立定跳远11.165.6P<0.01
立位体前屈7.627.67P<0.01
3.1.4提高教师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我校直接参与课程研发的教师就达10多人,实验教师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发展了自己,丰富了自己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自己专业水平,促进了自己专业化发展,实验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论文、案例、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稿等评比成绩斐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提高了自己专业化水平。
3.1.5提升学校品位,凸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近两年我校篮球队在温州市、乐清市级比赛获得一、二名成绩,开展的《校园篮球》拓展性课程研究,并把该教材从课堂拓展到课间,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大媒体、报刊纷纷报道,吸引了不少来自杭州、宁波、金华等地体育专家及教师前来观摩学习,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宣传了学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打造了学校办学特色,提升了办学品位。
总之,在本课题的研究实验中,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活动,使学校一跃成为了温州市乃至浙江省知名学校,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受益,在研究中发展。
3.2反思
校园篮球体育特色拓展性课程群各子课程在研发过程中一是要符合体育课程的性质,要具有身体练习的特征,换言之要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训练中获得篮球技巧能力;第二是具备趣味性,要与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让其在学习中获得乐趣;第三是具备教育性,达到培育学生行为的目标,推动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M]. 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七期
[4]宋金龙:面向21世纪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系列教改教材—体育与形体、保健[M].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论文作者:钟荣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篮球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运球论文; 体育论文; 特色论文; 校园篮球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