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不仅需要高知识的人才,还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高校作为学生结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高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艺术类学生的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一、高校艺术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因素
1、传统教育观念因素与教学方式因素
我国的教育理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定势,由于这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在高校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理论知识掌握的好,实践过程也就不存在问题,这种落后的观点制约着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艺术类的教学更多是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使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却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学会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进行实际锻炼,例如设计类的学生,他们需要到设计公司进行实地教学和训练,在比如学习表演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要进行实际的表演练习。但是目前高校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认识不到位,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教师的能力素质因素
在高校教育中,教师的能力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在实际的艺术类的高校教育中,教师的能力素质有限,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缺少实际的锻炼环节,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在教学时大都效仿自己老师的教学方法,而且自己的实践能力也不强,在教学时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无从谈起。
二、培养艺术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
1、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与变革课程设置,强化实践训练
要提高艺术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不断更新落后的教学理念,努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类专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艺术类专业学生所必需的。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就要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艺术类学生的实践教育,提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艺术类学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并且还要考虑它的可行性,是否与社会的实际要求符合。进行课程改革就要相应的转变教学方式,建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课堂,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要适当的减少必修课,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锻炼,使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效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和锻炼。[2]
2、为艺术类学生建立实践基地与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
要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锻炼,学校就要积极为学生建立实践训练的场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可以在校内建立一定的实践基地,根据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建立实践基地,并配备完善的设备,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排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进行管理和教学,而且学校要保障各项实践活动都能够顺利的实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性较强,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培训和锻炼,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明确自己专业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可以和企业建立合作,利用企业的真实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地,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要使艺术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就要不断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以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际训练,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定期邀专家到学校讲座,使教师从中吸取经验,以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把教育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3、因此高校艺术专业除了强化基础理论,注意学科的系统性,努力体现理论与实际应用。要注意优化教学内容,以改善学生的能力结构,强化实践教学和社会实习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注意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特别是把提高基础课教材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对应用型学科教材的建设要给予充分重视,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校艺术专业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创新教育,转变不合事宜的教育思想,调整培养目标。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教学模式改变,引导大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应顺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借鉴发达国家高校人才培养经验。创新型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学组织形式由权威控制型向平等参与型转变;要求课程组织方式由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转变;要求学习方法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它是一种带有研究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发挥的想像空间和创造空间,塑造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4、搭建产学研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创造就业舞台针对艺术院校学生专业性强、特点鲜明,创建校园招聘会、毕业作品展以及拓宽社会实践途径等多方面搭建就业平台。各高校艺术专业应与用人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创建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的合作和互动,达到双赢的效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学校利用自己人才资源优势,与企业合作承担应用性课题,解决企业实际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企业专家库”,定期举办教育教学改革专家论坛,为高校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是专门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培训课教师,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当前业务发展情况;四是与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协议,企业为学生提供业务实习机会。
5、建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长效创新机制,确保艺术类毕业生就业一是要高度重视和利用学校就业指导课,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确引导毕业生的就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前的资料准备、试用期环节的工作总结。教育和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逐步树立创新择业的意识;二是创建高效快捷的就业信息“绿色通道”,及时通报各专业就业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各院系应建立就业工作年度考核机制。三是在做好就业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创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选课和《大学生创业教育》公共选修课,从校外邀请创业专家讲师团授课,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之星大赛等,以提高毕业生创业的热情和成功率;四是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它需要学校相关部门、艺术学院共同出谋划策,和学生一起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就高校艺术类专业自身而言,应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素质和特点开创性地开展艺术类学生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切实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开创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论文作者:范家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学生论文; 实践能力论文; 艺术类论文; 自己的论文; 高校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