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年莉 袁 博 陕西省镇安县永乐镇结子九年一贯制学校 711599
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习作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加之知识面狭窄,一提到作文就头疼,觉得“老虎吃天无法下爪”,所写作文东拼西凑,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成为语文老师难以破解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总结个人这几年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窃认为让作文教学突显高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情境,激发孩子语言表达的欲望
一节好的作文课,课堂创设情境最重要,课堂情境的新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效果。近几年来我尝试着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逐渐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大家高兴吗?想看吗?”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老师表演什么魔术呢?”“怎样表演呢?”……教室里热闹非凡,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老师。我顺势让学生把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到了写作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完成后,我又说:“魔术开始了,请同学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见证奇迹的到来。”同学们边看边“哇哇”的尖叫着、交流着,我又趁机让同学们把所见所闻所想统统写出来。整个教学过程,同学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写作如同信手拈来。这样,一篇篇优秀的习作就应运而生了。这个事例让我豁然开朗、大受启发,情境的创设、兴趣的激发、及时的诱导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回归课堂活用资源
叶圣陶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写作其实是源于生活,要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在我们周围经常会听到有老师说:“我们农村信息闭塞,学生见得少,看的书少,所以作文觉得没东西可写。”其实不然,农村有农村的优势,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去挖掘作文的源泉,开发农村特有的资源,化不利为有利。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出日落、果园田野、飞鸟走兽……并尽量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让学生有物可写。同时可引导学生立足家庭、学校,品味家庭生活的情趣,感受亲情的幸福,体验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爱,让学生有情可抒、有感可发。由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只要正确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他们就会拥有丰富多彩的素材。
三、以孩子所见所闻叙写童真,以孩子所想所感抒发真情
习作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尽可能地减少束缚,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表达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著名作家王旭峰说:“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在说话。”用自己的手抒写自己的心,不论是“甜酸苦辣”还是“悲欢离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品尝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原汁原味地写出来,这就是最真实、最感人的文章。哪怕一段话、一句话,都是儿童心灵情感的涟漪。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写真话、抒真情,日积月累,就能构建学生自己的作文大厦。
四、多元化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小学生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作文期望值过高,在评改习作时,教师的评语应该具有针对性,具体化,不要写套话空话。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对于基础好的,要求就要高一些;基础比较差的,要尽量找出他的闪光点,可能是一个段落、一个佳句、一个好词,哪怕是一个新颖的题目,老师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用一些婉转的、幽默一点的语言给予指出。总之,要用你的真情打动他,师生之间通过文字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点燃学生创作的激情。时时表扬,事事表扬,相信在欣赏的目光里,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立足学生的成长环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精神世界;要让他们认识到,生活即作文,作文即做人。只有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善于发现、积累素材、丰富语言,学生才能思如泉涌、言之有物,学生才能乐于写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更加突显高效。
论文作者:姜年莉 袁 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6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学生论文; 同学们论文; 自己的论文; 情境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习作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6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