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发掘我国的“体育人才库”———个跨世纪的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库论文,课题论文,跨世纪论文,我国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一位优生学家介绍,在每300名婴儿中,就有一个“天才”——在某种方面有特殊天赋的人才。然而,由于社会或家庭环境的限制,使他们的这种天赋未能被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泯灭了。这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一个特殊的人才群体,那就是——取之不竭的“体育人才库”。
朱建华为什么能在1983年6月到1984年6月的一年时间里,三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不能否认胡鸿飞教练独特的训练方法,以及朱建华本人身材的优越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否认朱建华在这方面的特殊天赋。因为胡鸿飞的独特训练方法,曾使十几位青少年男运动员跳过了2米的横杆,但他们中却没有一个人能达到朱建华的水平。
由此,我们想到体操的李宁、乒乓球的邓亚萍、田径的王军霞……他们都是在某个项目上的“天才”。试想,如果我们把这些人才聚合成群体的话,该会迸发出多大的能量?
为什么中国的乒乓球运动能长盛不衰?为什么美国的篮球NBA会有这么大的魅力?为什么巴西的足球让人如痴如醉?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项目在各个国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去从事这项运动,由此而发现了他们中的一个又一个天才少年。
我国虽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但我们的经济尚不发达,教育、体育训练、体育科研还远不及经济发达国家,因而埋没了许多青少年的特殊天赋。在现时的条件下,我们有必要爱护和珍惜这些特殊的体育人才。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体育人才在不断流失
——辽宁的陈跃玲,这位很有运动潜力,并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女子竞走金牌的中国选手,在奥运会后就“挂鞋”从商了。原因说来很简单,“我受不了教练员‘魔鬼式’的残酷训练方式”;
——同样是辽宁的女子中长跑“马家军”,在1993年的斯图加特田径世锦赛上,她们曾刮起“红色旋风”,一举夺得1500米、3000米、10000米3枚金牌,让世界诸强俯首称臣。但由于对冠军奖品的分配方式不满。于1995年底集体出走,队伍被迫解体,至今一蹶不振;
国家乒乓球队因基础雄厚,不少优秀运动员曾因在国家队打不上主力,纷纷提出回省市队或出国,结果一些运动员出国后又加盟他国运动队,回过头来打中国人,形成了中外闻名的“乒乓海外兵团”;
……
体育人才的流失,不仅使国家多年的辛勤培育付之一空,而且极大地削弱了国家运动队的整体实力,给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制造了难度和障碍。对此,国家乒乓球队曾专门制订制度,运动员在退役后两年内不准出国。但这毕竟只是一个运动队,体育人才的流失仍在继续。
体育人才的流失,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然而透过这些“理由”我们有必要找找人才流失的症结。
1992年,衡量国家整体实力的羽毛球男子汤姆斯杯团体决赛,在马来西亚举行。令人深思的是,在决定进入最后冠亚军决赛的半决赛中,曾三连冠的中国队竟溃不成军地输给了东道主,失去了决赛资格。而带领马来西亚的3名主要教练员,又都是原中国队的主力选手。
赛后,我们采访了马队3位“客卿教练”之一的韩健,问他对击败中国队有何感想?他坦言道:“喜忧参半。看到人家打败咱们中国队,心里挺不是滋味,但看到自己的徒弟打败了世界冠军,心里又特别高兴,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花。”
记者问:“那你为什么不在国内执教呢?”
这位曾数度夺得世界冠军的羽坛骁将无可奈何地说:“我是曾留在国家队里执教,可那时队里已经有8位教练了,我去了以后是‘第九教练’。我是打单打的,可队里偏偏叫我双打……”他知道,自己的能耐再大,论资历他也排不上号,与其窝窝囊囊地当“老九”,不如到国外来闯一闯。韩健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一位在场的国家体委官员由衷地说:“韩健不应该受到指责。相反,我们应当反省为什么会使这样的人才流到了国外。”
从近十多年来体育人才的流失原因看,不否认有些人为国外的优越物质条件所吸引,或者为金钱而甘心居于他人屋檐下,但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人才是由于对某些部门不健全的机制、不称心的工作环境不满意,从而作出了不得已的抉择。
一位颇有成就的田径运动员,还曾破过世界纪录。他完全可以成为优秀的教练员,但“命运”的安排让他当上了某省体委副主任。在自己的事业上,他应该说是尽职的,然而在权力和金钱上他却把握不住自己,结果因受贿罪被判刑锒铛入狱。
当然,类似上述这位明星的陨落的事例并不多见,但让不适于从事行政领导的体育人才“赶鸭子上架”,在体育界却不是绝无仅有的事(这里不包括那些尽心尽职的体育部门的领导)。那么,这是不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和流失呢?因此,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应该尽大限度地发掘“体育人才库”。
中国男女排球队近年的战绩一跌再跌,国内不少教练对此视若畏途。无奈之下,国家体委召回了正在美国和日本的名将郎平、汪嘉伟,他们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重组国家队阵容,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中国女排在重组一年以后,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一举夺得亚军。于是有人“赶时髦”说,应当尽快在国内教练中“克隆”郎平和汪嘉伟,让一些有才华的退役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或走出国门留学、加盟职业俱乐部,开阔眼界,以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自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我国体育健儿已获得1000多个世界冠军,可谓人才辈出。可是,他们中有多少人直接将中国体育运动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呢?恐怕并不占多数。而大量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改行的,就更多了。
体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人类同自身生理极限挑战的科学,又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不断发现不断进取的学问。肯定地说,优秀运动员大多是高智商、极聪明的青年人,他们由于长年从事体育训练,妨碍了学业,当他们的潜力一旦被发掘,就会产生非比寻常的能量。郎平、汪嘉伟从一个普通的优秀运动员,经留学深造成为优秀教练员,就是非常典型的事例。
上海航海、航空模型队的许多优秀运动员,当他们退役后,很多人成了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材生,另一部分人成立了一个模型厂,他们的产品成了建筑、机电、展览等行业的抢手货,创出了名牌。
著名体操优秀运动员李宁,退役后立志从商,他先在“健力宝”担任推销经理,在商海中滚打了几年后,成立了李宁体育用品服装公司,产品很快成为国内的名牌,与国外名牌一争高下。
然而,相当多的优秀运动员在退役后,由于学历低,又依赖国家分配,结果大多改行,从事了不适合自己特长而无所作为的职业,甚至有的因个子高大,去当了宾馆的看门人。
体育人才库,是一个取之不竭的“聚宝盆”,人才的取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的程序。对体育界而言,这将是一个跨世纪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