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关键的关键是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不可能有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但至今教师的教学行为却没有显著的变化,这说明教师的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已经成为了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瓶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育观念 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085-0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几年,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普遍认同。但教学行为却没有显著的变化,这说明教师的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已经成为了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瓶颈。教学行为的转化是以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为前提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因此,可以将教师对教育理念的理解视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第一阶段,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则为第二阶段。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人的一切行为受理念的支配。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也是如此,理念不转变,行为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新的课程理念,是新课程实施的首要任务。新课程要求教师全面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倡导帮助和引导的新教学方式,致力于研究和反思的自我认识。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1、在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上,主要通过各种培训学习、研写论文等方法深化教师就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
首先,通过各种学习使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依据、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了解所教学科的目标、具体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对于教师本人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一定要加强对课程标准及相关解读的学习,调查中发现 《课程标准》 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想,二是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熟悉与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实践中苦练基本功,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不断的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内化,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其次,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大多数老师参加有关培训或相关教研活动,开阔视野, 给大多数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以减少教师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在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首先要转变师生关系,然后再采取结对实践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课改”的关键是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关键的关键是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以师生关系的转变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素质教育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由此可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成了新课改下的重中之重。那么,什么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营造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待学习上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引导,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他的真情对待老师,师生的关系才融洽。二是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三是要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装载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是建立在互动性的交往过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自由想象,踊跃发言,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师生关系会得以升华。
实践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接受学习”的意识,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如何转变呢?就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去努力:一是课堂教学要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新课程中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认知需要和发展需要出发,遵循学科的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继而思考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培养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能力;引导学生反思。只有教师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后,新课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三就是新老教师结为一对,互上示范课,针对同一节课,采取共同备课,反复设计,再请其中一位教师上示范课,让其他同科教师评议,在哪些地方体现了新理念,要上的更好还应怎样做?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多举行一些观摩课,给老师提供互相学习与研讨的机会,加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达到优质课资源的共享。
3、指导教师写好反思,升华经验。
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反思,意识到自己教学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通过分析观察认识了问题的成因之后,教师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针对特定的教学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再进行验证。在这样的反思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会更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因此,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行理论提升,以改进教学行为。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实质,立足于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所特有的实际情况,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蓬蓬勃勃的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才能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赵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0期
3、《新课程改革中应处理好几种关系》,课改实践 ,2008年7期
论文作者:许明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新课程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教学理念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