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段红培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北京102300)

摘要:目的:对全程护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简要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抢救时间与SAS量表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6.41%(P<0.05);护理满意度为99.03%,高于对照组的83.50%(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心脏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改善患者的抢救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观察组男53例,女50例,年龄20~84(68.34±12.84)岁,就诊时间6~28(18.34±5.22)h。对照组男52例,女51例,年龄21~83(68.49±12.47)岁,就诊时间5~27(18.06±5.34)h。患者入院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54例,脑血管疾病38例,呼吸系统疾病48例,创伤疾病46例,其他类型患者20例,患者均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或未自愿参与本试验,本试验均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学规定,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图监护以及吸氧处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全程护理措施则跟随整个急救过程,由护理人员对急救情况进行动态了解,并在电话中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情况,积极为患者入院急救做准备,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减少家属的焦虑、紧张情绪;待急救车返回医院,即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入院检查,根据患者疾病种类、病情程度对患者进行分诊,通知疾病相关科室的医师做好治疗准备,缩短患者的治疗等待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将患者妥善安置在急诊病房当中,由护理人员全程陪护,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患者病情的突发变化;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积极沟通,使患者以及家属能够迅速适应急诊室环境,利用科学的心理疏导措施改善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避免家属心理紧张影响急救;对安置妥当的患者进行皮肤清洁、管道通畅、消毒等护理措施,保证患者身体清洁,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能够转入疾病相应科室治疗时,则需要由护理人员与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交接、转运,直至患者安全到达相应科室。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抢救时间与SAS量表评分比较。抢救成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全送至相应科室。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评分,评分满分为10分,非常满意:8分及以上;满意:5~7分;不满意:4分或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6.41%;护理满意度为99.03%,高于对照组的8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抢救时间与SAS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抢救时间、心脏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2组抢救情况差异对比(-X±s)

3 讨论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多具有病情危急、病情危重的特点,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极易引起死亡。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医疗服务改革,传统急救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如何做好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减少与之相关的不良事件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由于急诊患者患病急促、病情危重,相关急诊抢救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将会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将会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急诊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十分重要。常规护理干预,将会严重忽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情绪和舒适度,抢救工作并未按照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新理念为主。而全程护理干预在接诊的过程中,将抢救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加细致化,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抢救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能够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应用于急诊抢救的过程中,积极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基于尊重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诊患者抢救的效果和质量,大大降低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满意度,加强了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虞冬艳.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12):78-79.

[2]朱春莉,张玉,陈燕,吴帅,张晓蓉.分析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8):144-145.

[3]顾俊杰,黄金燕.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0):46-47.

论文作者:段红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  ;  ;  ;  ;  ;  ;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段红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