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及其防治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口蹄疫论文,防治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口蹄疫疾病(FMD)又称口疮热、流行性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及烂斑。本病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而著称,可危害牛、猪、羊等30多种动物,国际兽医局(OL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
一、传播途径
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经消化道及受损伤的皮肤粘膜而引起动物传染;被病毒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也可传播给其它动物。人类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与病畜接触而受到感染,人与人之间很少发生感染。
口蹄疫病毒能侵害多种动物,但主要为偶蹄兽,其中黄牛、奶牛最易感,其次是牦牛、水牛和猪,再次是绵羊、山羊、骆驼和象等。野生动物中,黄羊、野羊、野牛、野猪和鹿等也有发病的报道。一般幼畜较成年家畜易感,死亡率亦高。人也可以感染,但易感性较低。
二、流行特征
本病无严格的季节性,但一般冬季多发,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家畜口蹄疫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每隔2~3年流行一次,具有一定周期性。本病的传播呈蔓延扩散或跳跃式。在自然流行中,以牛易感,猪次之,人也能被感染,此病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有些地区流行时,强烈感染牛、羊,较难感染猪,但在某些地区却强烈感染猪,而难感染牛、羊。发病时一般是幼畜易感、高发,新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而老疫区也可达50%。病猪排毒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其次是粪、尿、呼出气和精液,其排毒量远远超过牛、羊(病猪经呼吸排到空气中的病毒量相当于牛的20倍),因此,猪在本病的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三、症状
牛: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最短为24小时,最长为14天。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随后在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出现水疱,并流出泡沫状的涎液,同时出现反刍停止、饮欲增加的症状,有时在趾间和蹄冠皮肤上也同时或稍后发生水疱。孕牛发生本病时往往发生流产或早产,严重的死亡。犊牛的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较高。
猪:病猪以蹄部水疱症状为主要特征。在蹄踵、蹄冠和蹄叉等处可见水疱、烂斑,如发生继发感染,可侵害蹄叶,造成蹄匣脱落,出现跛行或卧地不起。有的病猪在鼻镜、鼻道前部、唇部皮肤、舌和乳头皮肤上也常发生水疱和烂斑。哺乳仔猪发生口蹄疫时,常因发生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80%以上。
羊:潜伏期一般为5~7天,症状与牛大致相同,但感染率较低,症状也较轻。山羊患口蹄疫症状较绵羊明显,水疱多见于口腔,病变多弥散性分布于硬腭和舌面,而绵羊水疱多见于蹄部。羔羊发生本病时,常因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而死亡。鹿和骆驼:与牛和绵羊的基本相似,但发病率较低。人:人感染口蹄疫后的潜伏期为2~18天,一般为3~6天,多数突然发病,表现为体温升高、头痛、口腔干热有灼烧感,唇、齿龈和颊部粘膜潮红,继之发生水疱。皮肤发生水疱时多见于手指掌面、甲床、足底和足趾部。严重感染的小儿患者可并发胃肠炎、神经炎和心肌炎。
四、防治措施
1.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疗法只能减轻病猪的症状,不能阻止本病在猪群中的传播。
2.禁止来自口蹄疫区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入境,一旦爆发本病,必须划定疫区,进行“封锁”,人畜和用具等都不能出入,出入都要检疫、消毒,扑杀感染或可能感染的动物,对尸体进行掩埋或焚烧。
3.由于幼畜常突然发生心肌炎死亡,可用高免血清或痊愈血皮下注射进行预防性治疗。
4.在疫区和受威胁区使用疫苗接种,推荐使用多价灭活疫苗或与当地同型的灭活苗。因弱毒苗对一种动物为弱毒,对另一种动物则为强毒,弱毒苗引起病毒血症,长期带毒、排毒,且有毒力返强的可能,因此使用弱毒苗免疫应慎重对待。常用疫苗有:(1)口蹄疫双价(A、O型)鼠化弱毒苗,只能用于成年牛、羊,而猪及1岁以下犊牛及4月龄以下羊均不得使用。猪应与免疫动物隔离,以免感染。(2)乳兔组织或细胞培养灭活苗(铝胶苗或油乳剂苗)配成双价或多价苗可用于不同年龄动物。(3)猪口蹄疫的预防接种可用灭活苗或猪用弱毒苗,现在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BEI(二乙烯亚脂)灭活油佐剂苗,免疫效果很好,免疫保护期可达6个月。
联系电话:0531-542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