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探究与思考论文_潘唐奎

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探究与思考论文_潘唐奎

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中国在当今社会上已经逐步成长为一个大国,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科技水平的发展上,而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必然会有所提高,人们所居住的城镇内,多数都有着河流和绿化,所以现阶段,现代城市河道整治不再只是抗洪排涝,它现在不仅要美观,水质要清晰,还要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本本就城市河道整治所存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整治方法,望有需求的人员加以借鉴。

关键词:城市河道;河流整治;生物治理;物理治理

前言:

中国国力的强大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但国力的强大不仅表现在军事上,科技上或者经济上,还表现在人民日常生活的水平,人们生活的幸福程度。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边生点阐述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政府工作任务,做出了“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使生态环保质量持续改善”的工作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地方政府、企业及环保监管者等,深入理解其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我国要想提升人们日常生活的水平,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就要加大城市河流的治理,本文通过多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城市河流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对策。

1、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尚需解决的相关问题

1.1城区河道水质问题

城区河道的水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城区内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多数都把工厂放在了河道的上游,相关工厂进行排污时,也都是排放在河水里,长此以往河流就遭受到了污染,水质也因此发生了改变,现阶段河道水质就是城区河道治理较为关键的问题之一,而且平常人们日常生活的垃圾也常常都堆积在河道岸边,这样不仅造成了水质的污染,还对周遭的土壤进行了污染,尤其是在夏天,河水整体都呈现出浑浊的状态,河流不够透彻,并且有异味散发,这样就会导致活水变成死水,从而影响了河岸边的生态平衡。城区河道水质被污染了,异味浓重,它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景观,还大大降低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1.2江边河流景观观赏性问题

城市化建设离不开城市里面的每一个中国人民,所以中国人民在进行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时,周遭的环境也在影响着自己,那显而易见,好的环境会对居民进行好的影响,反之则不然,而以往人们对城市的规划并没有较大的创新和研究,所以整体的城市布局看起来既不合理也不美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河流在进行治理的时候,也要注重景观观赏性的要求,现阶段还有很多城市河区存在着垃圾堆积,建筑分布不合理导致河流景观效果失调等现象发生。而江滨河流的景观也可以直接的影响到河流的水质,所以河流的观赏性也是当下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河流治理问题。

1.3抗洪排涝的功能性问题

对于河流的治理,最老生常谈的其实就是抗洪问题,这不仅是城市河道的美观问题,还是老百姓安居乐业,人身安全问题。而且这也是河道治理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城市的河道旁边有大量的淤泥,排水能力不完全,很多河流的河床较高,过水断面过于狭窄,就很容易造成洪水泛滥,特别是在大雨的夏天。在河道治理时,首先就要想到的是抗洪排涝的功能行为,这一基本功能是城市河道治理的基本要求,其中水中的阻碍物设置,河流浅滩旁边的建筑物规划等等,这一系列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将成为引发严重洪涝的诱因。

1.4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问题

国家在对城区河道的治理时,也要考虑到如何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利用城区带来的便利条件,可以造就一个自然循环的生物生态系统在城区河流和城镇生活中,人们在进行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的同时,要注意不要破坏其他生物的栖息空间,而水利工程本身就对周边的植物和树木有一定的砍伐和破坏,河道周围的建筑群落如果过于密集,就会使一部分的植物和动物失去原本的生存空间,而在此同时,水质受到了工农业排放废液的污染,让大量水中原有的生物灭绝,种类逐渐减少,有关部门如果不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解决,无论是从人伦道德上还是城区建设中,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城区河流综合整治中,生态系统的治理是需要尽快提上日程的。

2、城区河道相关整治措施

2.1城市河道的物理治理

2.1.1加强河道的水质保护,截污纳管

截污纳管,其实就是将河水与污水通过管道分开,将污水运往固定的地点然后进行处理,避免城市的河水河流受到相关的污染,也就是说,修建城市的下水系统,将一系列的餐饮,宾馆,学校工厂,居民区或者医院等等,所排出来的废水都经由系列管道输送到一个固定的位置,一般来说是废水处理厂,将这些污水和河流区分开来,毕竟河水大多数都是饮用自来水的渠道,而截污纳管这种方式,其实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它直接阻断了污染源,可以最快的速度改善水质,也就是说,截污纳管的治理方法,是最简单粗暴最有效的。

2.1.2恢复河道行洪排涝的基本功能,清淤疏浚

如果不对河流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那么就会对城镇居民带来相应的危险,同时,要想恢复河道正常的功能,相应的通航,也就是说行船,居家供水,相关地点的灌溉等基本功能都要保证正常,这样才能为城镇提供根本的功能保障,特别是对污染严重,异味熏天的河流地点,一定要将那些重金属严重超标,或者其他一些方面的淤泥进行彻底的清除,清淤疏浚的河道治理方法对城市河道水质净化起到了非常积极的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以最快的速度改善河道水质,引清调水

如何能在短期内快速的减少污染负荷,将水环境质量快速的扭转,是当下城区河道治理最需要事先解决的问题,而部分河流,或者城镇之内的一些湖泊,因为长期的不治理,形成了死水,从远处看绿藻遍布,看似很美,但离近了一看,其实就是一潭死水。所以就需要引清调水的方法来进行城区河道的治理,这种方法是利用现有的工程水利河网体系对水资源的一个调度,它在增加引清水量的同时,可以调活水体,将已经污染的河水稀释,提高河水中的氧气含量,恢复其自身的自净能力,那要注意引清调水的次数,要频繁,而在引清调水的工作进行之前,要对这部分的城市河道地区进行相关的实验,相关的检测,对周遭的环境进行综合的评价,要事先确定引清调水的方案,才能加以实施。

2.2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治理一

2.2.1驳岸景观

要想对城市河道进行治理,不仅要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修建一定行洪抗洪的设施,也要针对人文景观进行建设。毕竟百姓是生活在这一片城区之内的,周遭的环境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都有很大的连带关系。所以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河道管理治理等方面时,也要注意城市驳岸的景观,对于河流留宿比较缓慢顺直的一些河段,并且其河道保存的较为完整的地段,可以保留其自然驳岸,这种最具有渗透性的驳岸是延续生物多样性,促使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最具代表性的驳岸。有自然观就肯定会有半自然驳岸和人工渗透型驳岸。半自然驳岸顾名思义,就是在维护水路边界,自然景观效果和生态性的同时,人工增加了抗洪冲刷的能力,再要求驳岸天然美观的要求基础上,利用相关的材料进行员工护底。再来说人工渗透型驳岸,通常是以石头,碎石,钢丝网来制作石笼网,加固在人工河提的两旁,这可以防护河道驳岸,这是一种抗洪的功能性材料,在石笼网中各种石料中间的缝隙,可以为水油提供充足的空间,让水和土之间自然的交换,也同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空间。

2.2.2湿地景观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的其中之一,通常我们称湿地为“地球之肾”,但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采,虽然人类称湿地为地球之肾,让湿地享有这项美誉,但同时湿地也在不断的减少,像是沼泽、湖泊、海洋,它们的面积在不断的减小,以至于人类只能用人工的方式去还原这些湿地。所以在城市河道建设中,要营造适宜植物生长的湿地,选择满足条件的地方加以培养,为城市河道区域建设提供适宜建设湿地的相关平台。在城市河道区域建设湿地的同时,要构建多层次的相关植物群落的体系,湿地植物可以选择相关的品种,像是水菖蒲,美人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湿地本身就有一定的生产力和分解能力,而这些能力远远的超过了陆生的植物,因此,城市在进行河道综合整治的时候,要营造良好的湿地环境。

2.3城市河道的生物治理

2.3.1相关生物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

水并不是人工产生的,它是大自然的产物,如果要进行河道治理,就要利用最接近自然的办法,让生态系统恢复原样。比如相关的湖泊河流会有大量的蓝藻,相关部门就可以引进一些以蓝藻为食的生物来进行对蓝藻的治理,这样既快速又有效,让整个河区成为一个生物链条,比直接人工打捞的效率要高很多,利用相关的生物来治理河水污染,可以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所以引导相关生物去修复生态是一个有效并且可行的方法。

2.3.2共生体系生态构建技术

若想快速的达到河道污染修复效果,可以人为的构建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在河岸边圈出一个相对较为宽阔的范围,利用驳岸的悬定,将一些鱼类,贝壳类,藻类和吃藻类的相关生物进行圈养,人工构建出一个生态链,这样就可以在短期内精华这部分地区的水质,并且这类办法经过实践是真实有效的,有效的速度也相对较快,成效也相对较为明显。同时,也有很好的视觉效果,能称得上是一个城镇河道景观。

2.3.3利用相关鱼类产生水质

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鱼类不光可以成为人们口中的美味,还可以用于河道水质的治理工程上来,像是我们日常常见的泥鳅,清道夫,这种通常被人们开玩笑称通马桶的“神器”。食腐的性质让这些鱼类可以为生态环境作出卓越的贡献。像是草鱼等都可以用来改善水质,促进水流。相关部门通过以鱼来养水的方式,也可以净化海河得水质,虽然速度相对较慢,但也算是有所成效。

2.3.4采用生态浮岛技术进行城市河道综合整治

所谓的生态浮岛,就是在河流湖泊上建立一个类似浮岛的生态系统,让水中的微生物,始终和相关植物,和鱼类也就是相关动物有一个良好的栖息空间,利用这一生态浮岛,建立一个根据河流湖泊大小为基准的生态体系,进行相关的植物种植,建设一个水生乐园,天然的氧吧。但要注意这种生态系统不要被大风大浪吹走,且相对比较结实。这种治理方法是可延续性的,持续时间长并万分有用的。在河道综合整治的方法中,建立生态浮岛,以此来修复生态关系,改善城市河道水质,是一种可持续性的长期发展目标。

结论:

当下人们对城市河道进行整治,其中有很多的方法还不够成熟,还有很多的方法在创新当中,所以无论是通过人工整治,还是利用生态系统让河道自我缓解,其中绕不开的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城市的河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它不光可以影响人们的身心,还决定着人们居住的安全性,在社会进步的发展阶段,关于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和进一步的推敲。

参考文献:

[1]颜念. 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探究与思考[J]. 环境与发展,2018,30(04):213-214.

[2]范元朝.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3]楼杰. 杭州“市区河道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的理论解读[D].浙江大学,2010.

[4]杨石泉. 花都新街河河道综合整治及景观营造中生态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5]顾娜. 适应现代城市水利发展[D].合肥工业大学,2009.

[6]刘叶军. 平湖市河网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对策及示范研究[D].浙江大学,2013.

论文作者:潘唐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探究与思考论文_潘唐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