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促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以致用论文,促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中共怀化市委一直把中心组学习作为干部提高理论水平、增强自身修养的平台,沟通思想、统一认识的桥梁,理论联系实际的渠道,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学以致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
1.实行“请进来”,开办论坛。怀化是山区,山川阻隔,信息不灵。为此,市委中心组决定开办怀化发展论坛。论坛以怀化作为平台,以发展作为主题,以论坛作为形式,采取会议和刊物两种方式,把参学对象扩大到县级中心组的主要成员。论坛会议定期邀请国内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就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际课题来作报告。这些报告,带来了外面的新信息,开阔了中心组学习成员的思路,提高了理论水平。论坛刊物作为市中心组成员的学习阵地,紧贴怀化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重点刊载著名专家学者在论坛会议上所作的专题报告,以及为怀化献计献策的文章或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刊发市、县(市、区)中心组成员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对策,推介新经验。
2.鼓励“走出去”,开阔眼界。在“请进来”的同时,市委中心组实行“走出去”,到外地取经,学习先进经验。比如,为了进一步发展怀化的民营经济,怀化市委专门派出中心组成员到广东、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学习,并写出了比较扎实的调研报告,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再比如,针对如何开发旅游资源问题上存在的不同意见,怀化市委要求中心组成员到同处于内地的张家界、桂林等地参观学习,经过认真讨论,最终形成了发展怀化旅游业的共识。
3.虚实结合,以虚促实。针对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委中心组采取务虚会的形式,引导中心组成员从宏观战略的高度,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民主讨论的办法,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加深认识。中心组坚持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针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进行思想理论准备,每当重要决策作出之前,怀化市委先公开决策内容,要求每位中心组成员带着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情况,认真思考。然后召开务虚会,广开言路,共同谋划,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比如,在研究世纪之初怀化的发展战略时,组织市委全体中心组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认真研究分析全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潜力,以及“十五”时期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精心绘制“十五”蓝图,为实现怀化新世纪的发展做好理论、思想、工作准备。
4.利用先进技术,更新学习手段。市委中心学习组要求每个辅导的老师,都实行多媒体授课,用图表、声像资料等直观的形式增强学习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国际互联网为日常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中心组要求每个成员学会上网,善于在网上查找资料,获取信息。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联系实际学理论
面对改革的新形势,怀化市委深刻认识到思想观念落后是阻碍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自我封闭、画地为牢的山沟意识;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守摊意识;三是斤斤计较、不顾大局的本位意识;四是观望等待、举步不前的畏难意识。思想认识滞后,就难以取得工作的超前性和主动权。针对这一症结,市委强调中心组学习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通过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大家在以下四个方面提高了认识。
1.立足实际,树立正确的优势观。优势和劣势是相对的,在综合实力上怀化不可能与发达地区相比,但在一些领域也有自身的优势。只要解放思想,扬长避短,就能把这种优势发挥出来,在某些区域和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一要充分认清自己独特的优势。怀化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条件,素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随着株六铁路复线建设的竣工,渝怀铁路、上瑞、长渝高速公路怀化段等项目的启动及芷江机场的即将动工,其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怀化还是一个资源大市,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处在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的主体地带。二要发掘新的优势。比如生态、旅游等优势。怀化的森林覆盖率达64.1%,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所列九个生态良好区之一。市委中心组通过集中学习和专题调研,看到了生态优势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三要发挥后发优势。后发展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优势,只要思想解放了,工作到位了,同样能把劣势变优势。具体来说,就是在一些思路和做法上,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在产业建设和项目开发上可以用高科技嫁接改造传统产业,逐渐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最终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2.打开眼界,树立积极的开放观。面对加入WTO后新一轮开放势头,市委中心组结合内陆山区的实际,对扩大开放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着力解决开放意识不强、开放程度不够的问题。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心组成员认识到,扩大开放是落后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扩大开放,才能赢得参与经济竞争的主动权,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和项目。
3.摒弃短视行为,树牢正确的利益观。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置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于不顾,不断向社会和企业伸手,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摊派。针对这种现象,市委加强了教育和管理,在全市开展“弘扬‘燕子垒窝’精神,共建美好家园”的活动,引导和激发全市上下树立与怀化“同荣辱、共兴衰”的观念,齐心协力筑巢垒窝,满怀信心地建设和发展怀化。
4.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树立创新观。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市委中心组成员感到,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把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新鲜做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深化和放大,不断开拓创新。
三、坚持学用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在学与用的关系问题上,怀化市委中心组强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通过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最后要落实到形成发展新思路、新政策、新办法、新成果上来。
1.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在认真分析市情以及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怀化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一个目标,三个加快”,就是围绕建造五省周边中心城市这个目标,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山区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市委、市政府还根据怀化的特点确定了产业发展思路,尤其是重点抓好医药、竹木两大主导产业,力争把怀化建成全省最大的竹木加工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生物制药基地,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优化环境,促进发展。按照更新观念、营造氛围、整顿秩序、规范行为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着力抓了四个方面:一是优化政务环境。按照“政府营造环境、环境促进开放”的要求,重点加大了收费改革、政府服务、行风整治和评议等工作力度,着力治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二是优化执法环境。主要抓好文件清理、公正执法司法,强化行政执法、司法责任制和执法司法监督机制。市政府对过去制定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审查,取消审批项目789项。三是优化市场环境。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规范、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着力抓好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信用教育。四是优化社会环境。突出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创建和社区管理,高度重视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机制、排查调处机制和工作责任制,使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同时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公正公平、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3.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的建设方针,在中心城市的建设上,市区道路改扩建工程和城市文明创建取得较大突破,以县城扩容提质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出现了新亮点,以交通、能源项目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势头很好,渝怀铁路正在加紧施工,怀黔高等级公路已正式通车,洪江电站二期工程进展顺利,怀新、鲁大国防公路和芷江机场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上,重点在4县(市、区)16个乡镇的区划内着力建设“一线一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区域性规划开发把农民“成建制”地推向市场,形成山区适度规模的聚集效应。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根据怀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提出要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抓住怀化被纳入我国中部黄金旅游带的机遇,积极融资,加大投入,加快重要景点(景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三个旅游品牌,使怀化成为联结张家界至桂林的黄金旅游通道。
4.深化改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抓大要强、放小要活”的思路,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继去年91户国有企业调整改组以后,今年又安排了77户企业改制。这些企业通过改制后,效益明显好转。在抓改革、促发展的同时,市委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改革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见到利益。要求在企业改制上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办事,妥善解决了解除劳动关系时的经济补偿及社会保险接续等相关问题,把妥善安置职工作为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的第一要务,从而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协调一致。此外,全市还大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面对民营经济比较薄弱的现实,及时总结推广了天龙、明城等在全省、全市有较大影响的民营龙头企业的经验,对民营经济重点扶持,制定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积极搞好融资、信息服务,鼓励通过租赁、承包、购买土地使用权,投资兴办民营经济小区、工业小区;鼓励民营资本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改革,推进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