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论文_陕丽梅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论文_陕丽梅

陕丽梅(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太岳中学 山西 沁源 046500)

摘要:初中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教育;审美功能

中图分类号:G67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15(2019)02-179-01

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审美功能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1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内容

1.1教材中的自然美

在自然界中,无论是荷塘月色的恬淡幽美、大好秋色的绚丽灿烂,还是长江三峡和赤壁古战场的雄奇险峻,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教材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给人以美感。鲁彦在《听潮》中描写大海:“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大大小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睡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欲睡了。”作者紧扣一个“睡”字,写出了大海的柔美的情态。

1.2教材中的社会生活美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具有巨大的认识、欣赏和美感作用。因而教材中的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母亲》中塑造的母亲,纯真无邪,为传播革命真理,勇敢,无畏,大义凛然,为革命不惜牺牲一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所反映的志愿军崇高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地都在强烈地震动着人们的心灵。

1.3教材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是语文教学美育因素的主要内容。就语文教学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荷塘月色》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文章有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炼的语言,绵密真挚的情致,通篇洋溢诗情画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达到我们教学目的。

2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

完成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是:诱发情感——启发想象——深化美感。

2.1诱发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体裁的文章都含有感情。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衣以入情。”(《文心雕龙、知音》)在教学中要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强烈的情绪活动。诱发学生的情感应抓住作品的源头、趋向、起伏、强弱,用作者的感情去感动学生。同时还要研究从什么地方讲起学生最感兴趣,最能打开他们的思路,也就是寻找激情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教《最后一课》为例,教学中应扣住“最后一课”这一艺术构思的激情点进行诱发。“最后一课”共出现四次,第一次是小弗郎士进课堂以后,韩麦尔先生又柔和又严肃地向学生说:“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他们上课了。”这里的“柔和”和“严肃”二词的情感内涵是丰富的,抓住分析能充分揭示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之情。第二次是说上一句话后不久,韩先生又说:“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差不多同时说的两句的不同点,即多了一个定语“法语”,从这里可以领悟到韩麦尔先生对法国人民被剥夺学习祖国语言权利的深沉而愤慨的心理。第三次是小弗郎士听了教师的讲话后,亡国之恨、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懂得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这时,他的内心情感通过独白形式表达出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第四次是表现在快结束时,小弗朗士内心独白:“啊,最后一课,我永远忘不了。”这句话交织了爱和恨,是他在最后一课中的全部感受。这“最后一课”的每次出现,都可诱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课文中传发的爱国情与学生被激活的感情自然融洽到一起。在情感的共鸣波涛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增强了能力,又受到了教育。

2.2启发想象

别林斯基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因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审美对象(课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补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性,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如某教师在教《石壕吏》时启发大家很好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幅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比教师讲差役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

2.3深化美感

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还是不够的。当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一幅幅流动、多变的画面和鲜明生动的形象时,那只是对自然、社会、人物“外在美”的感受,要达到深深的美感,还要揭示画面形象的“内在美”,深化学生的美感。如《海滨仲夏夜》描写的中心是海滨夏夜,作者抓住色彩和光亮的变化来写夏夜的优美。抓住沙滩、海水、海风、空气、天空来写出海滨的清新凉爽,这只是表现在“外在美”;而作者歌颂的时代——“我们许多许多父老兄弟们用宝贵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自己的时代”才是作品“内在的美”。由此而激发学生热爱社会、热爱新生活的感情。徐宏祖《游黄山记》中描绘了黄山的高、路险、景奇的壮丽风光,表现了作品的“外在美”,而作者寻奇探胜,敢于历险履危的坚强意志和惊人毅力以及从中显示出来的只有勇攀高峰才能看到奇景的道理,才是作品的内在美。这样,由感知形象外在的美,到感知形象蕴蓄的美,步步深入,使他们心有所感,情为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创造美。

这些途径,是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途径,它会帮助我们语文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中的美育任务。

综上所述,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宗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资源[J].俪人:教师,2015(18):80.

[2]赵志英.让语文教学美起来[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3(10):72-73.

[3]邴雪艳.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4(12):28.

论文作者:陕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论文_陕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