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瑜
广西宁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
摘要:结合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区间下穿柳南、南广高速铁路工程,对高铁既有线拔桩施工工艺设计进行阐述和总结,为以后类似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铁;既有线;拔桩
1.工程概况
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区间下穿柳南、南广高速铁路,区间下穿柳南、南广铁路后,需要下穿既有长湖路铁路框架桥工作坑的临时支护桩,桩长约 11m,桩径 1.2m,桩距 3.5m。初步确定共有 6 根支护桩侵入区间隧道,侵入长度约4.3m,将严重影响区间盾构隧道的掘进施工,需要提前拔除。
2.方案设计
2.1拔桩方案的确定
由于在铁路既有线旁,不能使用大型机械,拟结合锚杆拔桩法、护壁及反力用沉井平台拔桩方法进行桩体部分拔除。将侵入桩拔至隧道拱顶上1m,拔桩同时对形成的空隙进行注浆,最后将拔出地面的桩身进行破除。
2.2方案概况
该 6 根桩一字排开,位于铁路路基一侧约 9 米,桩顶位于地表以下 4.5m 左右,以桩的连线为中心线,制作两沉井,高 4.0m,外边界尺寸为 18*3.6*4.0m,内部工作空间尺寸均为 10.5*2.0*4.0m;沉井底下沉至桩顶冠梁高度,使冠梁及桩顶暴露;沉井横隔梁搁置在待拔桩以外的桩顶,作为拔桩反力桩;沉井框架结构同时兼作挡土结构与拔桩反力平台;拔桩千斤顶平台直接搁置在沉井顶部,且可以在沉井顶部快速移动切换至各待拔桩,尽量减少大型起吊设备的使用。
锚杆拔桩法就是通过在桩顶向下钻若干个锚固孔,下锚索,然后运用高强水泥浆将锚索与桩体形成整体,使桩体提升得以实现;桩周采用地质钻机咬合钻孔消孔桩周阻力,降低提升力,当设计提升力大于桩周阻力时,即可以顺利地将桩体提升至隧道顶部安全高度。
图1 长湖路铁路框架桥工作坑支护桩拔桩示意图
2.3桩体抗拔力计算及拔桩力确定
由于该拔桩工程位于高速铁路影响区范围内,周边建筑物复杂,采取适度的桩周摩阻消除方法;适当增大静力拔桩初始荷载设计值。以下首先计算桩周摩阻完全未消除情况下上拔力计算预估值;然后计算考虑部分消阻后的上拔力计算预估值;根据计算结果、工程措施,最后确定拔桩力设计值。
(1)未消桩周摩阻上拔力计算方法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 5.4.6 条规定: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Tuk =∑λi qsik li ui ? +G
式中 Tuk ——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i ——桩身周长,对于等直径桩取 u =πD ,本工程考虑桩体两侧各扩孔 0.4m,计算桩径采用 1.8m;考虑到扩底和扩颈,桩扩孔影响长度取全长;
qsik ——桩侧表面第 i 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规范表和地勘成果推荐取值并考虑一定的可靠度;
λi ——抗拔系数,该工程取 1.0;
G ——取天然重度 25kN/m3。
按规范设计基桩抗拔承载力标准值为 3657kN;考虑扩底扩颈、土层厚度和侧阻力标准值的可靠度,计算结果为 7814kN。
(2)桩周摩阻部分消解后上拔力
通过桩周一定间距钻孔,从两方面消除桩周摩阻,一方面钻孔部位土体以泥浆形式排出土体,此处摩阻力可完全消除,并消解附近土压力,降低摩阻力;另一方面,孔内水体渗入附近桩周,桩周含水率提高,降低摩阻参数。
在桩周紧挨桩体附近土体中钻 8 个孔,孔径 150mm,累计影响周长 1200mm,占总周长 27%,不考虑周边土压力释放,以及相关参数下降,极限抗拔力下降至 5898kN。
(3)拔桩力设计荷载结论
综合局部消阻减小周边干扰思路以及上升能力考虑,沉井、反力装置和锚固体系按照 6000kN 设计,8000kN 校核。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摩阻力大小,调整消阻范围。
2.4桩体锚固设计
根据设计荷载 6000kN、校核荷载 8000kN,以及灌注桩截面尺寸,选用 3 束CPS15A-12 型剪力分散型锚索。
(1)锚索设计
3 束锚索直角三角形布置在桩内,两束锚索孔间距为 60cm。锚固孔直径 130mm(由130 钻头钻孔形成),孔底锚固长度 10m。
CPS15A-14 型剪力分散型锚索采用 14Φ15.24 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为1860MPa,索体对中架安装间距为 1.5m,孔内采用纯水泥浆一次性注浆,水泥标号为525#水泥,水灰比为 0.4~0.45,浆体强度大于 40MPa。
(2)锚索承载能力复核
钢绞线强度运用系数为 0.75 时,单束承载力达 2734kN,3 束承载力达 8202kN。
如果以上荷载仍不足,另桩体本身具有 16 根直径 25mm 钢筋,允许抗拉强度按210MPa 计,全部受力可达 1648kN;由于钢筋分布不均,连接不够可靠,考虑 1/3 钢筋参与受力,可以提供 550kN。
计算表明,3 束 14Φ15.24 钢绞束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3)锚固长度复核
锚固长度由等强原则确定,即锚固长度范围内提供的抗剪能力与锚索抗拉强度相等,为了提高锚固可靠性,适当加长锚固长度。由于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新灌砂浆强度超过 40MPa,抗剪强度由 C30 混凝土受限。根据相关规范 C30 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值 fv=2.1MPa,考虑水下灌注混凝土不确定性,取折减系数 0.8,参照抗冲切计算公式,建立锚固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Fld ——锚固设计值 6000kN 、校核荷载 8000kN ,单孔分别为 2000kN 、2667kN;
。
经计算,设计荷载下 h0=9478/3=3159mm,校核荷载下 h0=12638/3=4213mm。结合桩体总长 11m,提升长度及拆除长度 6.5m,确定锚固长度为 10m,满足锚固受力安全。
2.5液压提升设备动力设计
选用 3 台 4000kN 穿心千斤顶作为提升动力设备,按 0.8 效率考虑,总提升能力达9600kN。
2.6反力架设计
利用沉井长边做为反力架承载梁,千斤顶平台搁置在沉井侧壁上。千斤顶平台采用 63c 工字钢拼接制成。铁路边施工尽量减小作业高度。
2.7沉井设计
沉井同时起到挡土、挡水和拔桩千斤顶平台承力作用。
(1)设计参数
混凝土采用 C25,钢筋采用 HRB335。采用矩形沉井,沉井高度为 4m,分 2 节,每节 2m,沉井长度 18m,宽度 3.6m,厚度 0.8m。刃脚踏面宽度为 0.2m,刃脚高度为0.6m。井壁外侧与土层间的单位摩阻力标准值根据规范取 25kPa。
(2)沉井下沉验算
采用矩形沉井,沉井总高度为 4m,分两节制作,每节 2m。沉井长度 18m,宽度3.6m,井壁厚度 0.8m。刃脚踏面宽度为 0.2m,刃脚高度为 0.6m。井壁外侧与土层间的单位摩阻力标准值根据规范取 25kPa。经计算,第一节下沉系数为 1.29,第二节下沉系数为 1.37,满足下沉要求。
(3)沉井结构验算
①沉井竖向计算
沉井在开始下沉特别是在抽垫木时,井壁会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另外桩提升过程中,千斤顶平台反力作用在井壁上,井壁会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综合比较两种工况,千斤顶平台反力产生的内力起控制作用。经计算,井壁竖向最大弯矩为1400kN.m,最大剪力为 400kN。底部配 8 根直径 25 的二级钢,按照 1.4m 梁高计算井壁竖向承载力,井壁的抗弯承载力为 1534kN.m,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为 946kN。
井壁外包钢板,能够满足施工阶段的竖向抗拉。
②井壁水平框架计算
作用在沉井侧壁上的土压力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并按框架结构进行内力计算。井壁最大弯矩为 1586kN.m。井壁厚度 0.8m,井壁内外侧采用厚 10mmQ235 钢材外包,钢材兼做混凝土浇筑内外模板。内外钢板采用高度 80mm 的槽钢作为剪力件。井壁混凝土为C25,井壁承载力承载力设计值为 1699 kN.m,满足要求。
2.8拔桩施工步骤
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找到桩位和冠梁位置→测量定位→铺设混凝土垫层→制作沉井刃脚及模板胎架→刃脚及内外模板制作→钢筋拉杆焊接→混凝土浇筑(上下可分次浇筑)→破碎混凝土垫层→出土下沉到位搁置在保留的桩顶→钻锚索孔→下锚索→桩周消阻→轮式千斤顶平台就位→锚索千斤顶连接提升→废弃桩内插入锚索及注浆管→反力架及千斤顶就位→起拔废弃桩→同步回填水泥砂浆→转场至下一根桩体提升→直至完成→退场。
3.结束语
处理支护桩时,对于铁路股道及相关铁路设施采取“加强监测,及时注浆,灵活组织”的原则。
(1)合理设置施工区域,并进行围蔽,杜绝地面作业对铁路的影响。
(2)在桩基处理影响区域布置监测点,桩基处理过程中,实行 24 小时全天候监测,及时排查施工影响。
(3)安排地面巡检人员,并及时与铁路局进行联系沟通,一旦发现问题,多方联动相应。
(4)桩基处理施工,存在一定的施工风险,针对有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从管理,技术和组织等方面分析,制定相应安全措施与应急措施。
(5)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进行跟踪注浆加固。结合地面、轨道沉降等监测数据,确认沉降达到控制值的 70%时,立即停止桩基处理(有必要时,进行回填),并在铁路股道与支护桩间打设 3 排袖阀管,对地层进行注浆加固,根据监测情况,确认沉降稳定后再处理支护桩。
(6)一旦出险,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及时将监测和处理情况汇报业主、监理、铁路养护部门等相关单位,以便在第一时间采取起道垫碴或地面注浆、限速等措施,防止轨面沉降超限,确保铁路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敏生;陈伟宏;项培林;吴刚;桩基清除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09年01期.
[2]王欣;地铁盾构区间锚索障碍物处理方案研究与施工技术[J];福建建筑;2013年03期.
[3]姚先力;南京地铁二号线拔桩施工中套管钻进拔桩法的应用[J];隧道建设;2010年01期.
论文作者:黄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沉井论文; 井壁论文; 锚固论文; 千斤顶论文; 承载力论文; 荷载论文; 铁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