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德育渗透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的功能日渐明显。学科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文章以语文教学为示例,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首先阐明了德育渗透的意义,然后在剖析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的基础上,说明了德育渗透的原则,最后结合典型案例提供了可操作的建议,以期对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提供参考,使语文教学到达新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建议
引言
古人崇尚“教之道,德为先”,如今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动力,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语文作为一门最贴近中国历史的语言类学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所精选的课文,思想之隽永,情感之真切,品格之高雅,流传之久远,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最好的载体。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着学生的日常行为,还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而单纯的道德课程形式相对单一,内容乏味,已经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因此,德育必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以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在德育改革的大好趋势中,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可见,德育工作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化以及社会的和谐繁荣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增长学生见识,发展学生品德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课堂是学习语言文字、徜徉浩瀚书海、升华人格魅力的荣誉殿堂。小学语文教材所蕴含的德育思想恰好满足了学生与日俱增的道德需要,而道德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及满足的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愿和社会接纳程度,也决定了他们发展前景的大小。“加强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是做人的根本。”[2]学生一旦思想上受到了启发,就会激发出道德行为,对品德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二)提高德育意识,传递语文魅力
对于教师而言,在德育渗透中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师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契机,许多语文教师通过探索文学与德育的新结合点,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熊芳芳的“生命语文”,让语文唤醒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朱小蔓认为,“学校德育必须从远离生活世界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3];黄厚江的“本色语文”,向世人揭开语文面纱,使语文教学尽显中华民族本色。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坚定的德育信仰,努力在德育渗透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通过教育改变世界,育得桃李芬芳满天下。
(三)净化社会风气,弘扬主流价值
对于社会而言,德育渗透有利于转化社会不良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化干戈为玉帛,化低俗为文明,为建设和谐大同社会助力续航。小学生心智尚未发育健全,分辨力不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上流传的消极文化和暴力游戏逐渐成为一些意志薄弱学生堕落的温床。语文教师理应成为转变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要力量,在语文课堂中坚持文道统一原则,运用合理的德育原则与方法塑造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在道德的寥廓天空自由地追求中国梦。
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原则
(一)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原则
德育渗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同潺潺流水,所过之处便会温润清新。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巧妙借用材料,融德育于行文之中,一步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主旨思想,“通过正面教育,对学生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因势利导,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不断进步,”[4]让学生在欣赏与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洗礼,帮助学生“确立基本的道德观点,养成一定的行为规范”[5]。
在物质生活发达的今天,孩子们不缺吃穿,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通常只有自己,很少会想到关心他人,有些孩子逐渐养成了自私的不良品质,因此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老师在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时向学生提问:“文中的‘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的儿子还活着呢?”学生回答:“因为他之前对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所以不管是死是活,他都要见到儿子。”老师继续发问:“这个‘父亲’的事迹令人感动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感动。”进而老师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自己的父母做过哪些令自己的感动的事情,学生们七嘴八舌列举了一系列事件。最后老师总结道:“每一个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也许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点滴小事都融入了他们的爱与关怀,所以你们要学会感恩父母,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回报父母。”孩子们通过这节课几乎都理解了父母之爱的伟大,回到家后,有的给妈妈揉肩捶腿,有的制作了感恩卡片,还有的帮父母做了一些简单的家务。当学生从感恩父母延伸到感恩师友、感恩学校、感恩祖国,德育渗透便渐渐有了归宿。
(二)联系生活、注重实践原则
“学生品德外化的实际锻炼离不开实践教育活动和课程,同时,实践活动也为学生把握和理解、运用和深化一定思想品德知识提供了平台和载体。”[6]在语文课堂上,要从实际出发来讲解知识,有些思想和情感过于抽象化,而小学生仅凭想象难以达到持久领悟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利用课文中的生动事例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挖掘学生生活中的零碎小事,使他们言行一致。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讲述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以及治理的方案,学生通过学习从而懂得了要保护大自然,在家里与父母一起节约用水,在校园里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的整洁,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讲述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以及治理的方案,学生通过学习从而懂得了要保护大自然,在家里与父母一起节约用水,在校园里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的整洁,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和时间赛跑》,学生懂得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在执行任务时制定时间表,做到合理利用时间。通过学习《走遍天下书为侣》,学生通过深入文本研读,明白了一本喜欢的书就相当于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回顾与翻阅总会有新的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语文老师成立了“图书角”,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带来陈列到教室里。学生读不同的书,结交不同的挚友,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在书香中增长见识,在实践中收获真知。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游,并举行植树活动,学生将自己种树时的体验与课本中的描写相对应,再回顾这篇课文时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劳动带来的快乐,学生想到邓小平爷爷为保护环境而努力的事迹,从中受到启发,也能够升华出人文道德精神。
(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原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在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引导方式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从而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其获得最佳发展。语文教师要在学生的言行和作文中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语文课堂上实行因材施教,这对于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的学生非常内向,性格孤僻,上课不敢回答问题,教师要深入了解这类学生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勇敢的孩子》这一篇课文描绘了南南一个人在黑暗中克服恐惧的故事,赞扬了他坚强勇敢的精神。在教学案例中,老师特意提问了班里性格最孤僻的学生:“故事里的南南遇到危险有没有哭?”学生用很小的声音回答道:“没有。”“很好,那么南南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妈妈夸南南真勇敢。”学生忸怩地说出了这几个字。老师欣喜地说道:“现在在老师眼里你也是个勇敢的孩子,希望下次你还能够大胆回答问题,大家为她鼓鼓掌好吗?”在热烈的掌声中她腼腆地笑了。从此以后,这个羞涩的孩子渐渐变得开朗了,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三、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现状
在如今素质教育着力推进的时代潮流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方兴未艾,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之势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语文课程正是渗透了丰富的道德内涵,才得以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莘莘学子。“德育渗透”是指“将正确的思想、观点、精神、情操等以渗透的方式,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使之在有意无意中接受教育。”随着教育部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校开始积极落实德育工作,广大教学工作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门课程都在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等方面的教育,而语文作为最富有人文性的学科,在德育渗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发挥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性魅力,通过文本的思想内涵启迪学生,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但是,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受到教材改革、学校支持、教师水平和校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品质,而贪图享受、追求时尚与现实利益却成为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学校德育未能发挥应有功能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现代学校学科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留给德育的时间十分有限,导致渗透不深;第二,部分语文老师德育渗透的方法比较单一,导致学生难以在语文课程中全面地体会道德的熏陶。如今,德育渗透中出现的问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积累德育经验,促进学生及早养成温良恭俭的品性,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但是,教师也应该明白,德育是在常规教学背景下通过渗透的方式进行的,如果盲目灌输,将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校德育工作的进程。要做好这一工作,语文教师就要敢于做“立德树人”的领头羊,在工作中互相学习,培养一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队伍,将德育思想潜移默化地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语文教师肩负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伟大使命,书写的是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壮丽诗篇,只有将语文知识化作春风细雨,润物于无声,才能真正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四、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建议
(一)在角色扮演中渗透德育,身临其境寓深情
语文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利用文字创设美好的意境。但仅凭语言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体悟到内中真情,为了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透彻,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全面感受语文之美。“角色扮演是一种能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行为,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以及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7]在角色扮演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分工合作,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在扮演的时候就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完成相应的人物对话,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在合作与竞争之中不断成长。
以《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教师站在学生中间扮演荷叶。学生在表演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揣摩角色的特点,使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表现出角色赋予的生命力。如当“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时,“游来游去”和“捧起”这些动作就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当“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时,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小水珠”:“为什么荷叶是你的摇篮?睡在摇篮里是什么感觉?”学生的答案定是各不相同,但无论何种答案,都是真实情境中的真情流露,这样一来,学生便完全沉浸在了语文学习之中。学生只有从一词一句中体会到角色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才能身临其境,深刻了解语文知识背后蕴含的道理,从而受到德育熏陶。
(二)在汉字剖析中渗透德育,咬文嚼字品神韵
“文字作为语言承担的物质载体,是文明社会诞生的标志之一[8],中国的汉字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从简单朴素到自成体统,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学生学习语文是从识字开始的,在剖析解读汉字中渗透德育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低年级儿童的内心如同一张白纸,如果能够在识字教育中向他们传递真善美的理念,长此以往,将益于他们终生的成长。
在《路旁的橡树》一课的教学案例中,教师便通过“橡”字渗透了德育。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橡”字,并故意将“木”字旁的撇和捺写的一样长,整个字看起来臃肿而失调,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个字并与书上的字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发现了不同之处,普遍认为书上的字更美观,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的观点之后适时进行了德育点拨:“‘橡’字把捺改为点,可以使‘象’字更加舒展,从整体结构来看显得更加挺拔,如果‘木’字和‘木’字各占一半,机械地拼凑在一起,就会影响字的美观,而‘木’的礼让与谦卑,使‘木’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这个字向我们传达的就是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这位教师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受启发:同学之间的相处又何不是这个道理呢?同桌之间互相谦让,就不会因为超越“三八线”而产生矛盾,人人注意团结友爱,处处关心平等团结,就会营造出和谐有序的班风。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组合美、结构美、音韵美,使学生在规范写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写横平竖直方块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三)在现代媒体中渗透德育,耳濡目染启身心
科学研究表明,视觉和听觉渠道是人们全面获取信息最可靠的方法。语文学科特有的文学性需要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才能完全品鉴出来,而现代媒体教学通过声、相、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语文知识和德育思想,有利于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我发现,如今许多语文教师仍然没有引起对现代教学媒体的重视,他们认为仅凭直观教具和语言讲解就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他们忽视了一点,即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下创造的独特美感。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创造美好的享受,以达到德育渗透的效果。例如,在讲《月光曲》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感知课文,理解大意,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月光曲》乐曲。伴随着优美的曲调,聆听着清新的旋律,百余年前贝多芬创作这天籁之声的场景似乎再次重现,乐曲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激烈,从“月亮升起”到“越升越高”,从“风起浪涌”到“风平浪静”,课文中描述的一幕幕都将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一曲听罢,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时,就会对贝多芬的情感起伏变化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又如讲《开国大典》,教师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在庄严的国歌演奏声中,毛主席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学生看到这一幕就能够对开国大典的热闹场景形成清晰的表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讲授《挑山工》一课,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投映这样一张照片:背景是高耸的山峰,逶迤盘旋的小径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正弓着腰向上攀登。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学习,就能够学习挑山工的优良品质,养成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人格。
(四)在经典诗词中渗透德育,创设意境引共鸣
在语文艺术长廊的隽永画卷中,诗词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间词话》开篇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见,美与意境是诗词创作的主要追求。然而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过于重视基础,往往逐字逐句地翻译,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品读的机会,以致原本完整和谐、意境优美的诗词艺术在解说中变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正如弗洛姆指出的一样:“课堂上的道德内容并没有融为他们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也谈不上丰富和扩展他们的思想,甚至在学生的心湖中不能引发一丝涟漪。”[9]古诗词教学讲究以读悟情,如何引导学生以鉴赏的态度深入挖掘深含其中的大美境界,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在观摩《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视频时,笔者观察到,有一个学生看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两句中有“朝雨”和“柳色新”,便单纯地把这两句诗理解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在朗读时情绪过于高昂。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全诗的主旨出发,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送别诗,然后再示范朗读,这样学生就能够合理把握语调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停顿的长短,进而理解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切情谊,做一个重情重义的有德之人。只有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悟诗文中所蕴藏的情感,才能使诗词文化发扬“以愉而至致,以悦而至美,以乐而至懿,以韵而至德”的亘古魅力。
结语
追溯历史,德育之风源远流长;立足当下,德育渗透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深邃的人生哲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开发与使用使其中的德育思想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深远影响。小学
语文教师需勇担重任,不断充实自身文化涵养,明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以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让师生在语文的百花园中饱览道德春色,含英咀华,留香唇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张忠华.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 : 80.
[3]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1(9):24.
[4]陈梦稀.现代教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232.
[5]苏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22.
[6]夏玉婷.中小学实践育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13.
[7]梁燕霏.角色扮演教学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运用[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7:17.
[8]邓璐.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透[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10.
[9]弗洛姆.占有或生存[M].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 37.
作者简介:李浩(1995.11-),男,济南市人,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18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
论文作者:李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思想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