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保护性栽培技术及防治探讨_果树论文

果树保护性栽培技术及防治探讨_果树论文

浅谈果树设施栽培技术及其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果树论文,浅谈论文,设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概述

果树设施栽培,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果树栽培模式,它使果品的上市季节节实现了提早或延后,为鲜果周年供应市场在栽培时间上提供了保证,能够

在果品淡季让人们吃上理想的新鲜水果,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位,让栽培者得到了高额收入。

2为什么要进行设施果树栽培

果树栽培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一种栽培方式,由于完全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支配,其生长和收获受很大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果消费要求也日趋高档化、多样化、在时间上也逐渐由季节性转为周年性,满足人们的需要,采用设施栽培果树,使果品上市供应时间提前或延后,成为一种发展趋向。

3果树设施栽培技术与栽培调控

3.1棚室的建造要因地制宜棚室的建造要根据本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和建造棚室。

3.2选择适宜品种

设施栽培主要是使果实提早成熟上市,延长果品供应期,提高经济收益。在品种上要选择花粉量大、自花结实率高、果个大、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

4设施栽培调控

设施栽培主要是人为的设施为果树提供了特殊的小气候条件,在自然环境不能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情况下,人为创造适宜果树生长发育的条件,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

4.1光照

4.1.1光照条件

设施内的光照条件主要指光照强度、光照时数、光照分布和光的质量。

4.1.1.1光照强度:也就是透过设施内的可见光强度,它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直接关系。

4.1.1.2光照时数:指一天内光照时间的长短,它直接影响果树光合作用的时间,从而影响光化合产物的积累。设施果树生产主要在冬春季节进行“反季节”栽培。此时昼短夜长,在北方冬季设施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早揭帘、晚放帘,有条件的可利用灯光补充光照,延长光照时间。

4.1.1.3光照分布:光照分布均匀,作物生长发育一致,才能获得高产。但设施内的光照往往由于建筑方位不当,骨架遮荫等原因,使光照分布不均匀,一般规律是由南向北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4.1.1.4光的质量:设施内进入的光不仅要有足够的可见光,还应有必要的紫外光,这样才能保证作物生长健壮。

4.1.2光照条件的调控

4.1.2.1减少遮荫面积

除减少骨架遮荫外,棚室可采用梯田式栽培,后高前低,减少遮荫,增加光照面积;南部光照好,可以密植,北侧光照差应稀植;采用南北行栽植,加大行距,缩小株距或采用主副行栽培等可以减少植株间遮荫。树体生长期适时搞好夏剪改善树冠条件。另外,树体过于高大郁闭不宜控制时要适时间伐换苗。

4.1.2.2选择透光性能好的覆盖薄膜覆盖所用的塑料薄膜的质地、污染程度等对光照有显著影响。要选择透光性能好的薄膜进行覆盖,经常清洁透明屋面的粘附灰尘及污染物,白天要及时揭开增加透光率,草苫等防寒物要早揭晚盖,尽量增加光照时间。

4.1.2.3增加受光面积在地面铺设反光地膜以充分利用反射光,适当密植,提高空间光的利用率,培养采光性能好的树型。

4.1.2.4棚室补光

利用人工光源进行补光,棚室内补光通常以日光灯为主。

4.1.2.5遮荫

遮荫的目的是降低室温或减弱光照强度。用遮荫网或草帘遮荫,也可以采用有色薄膜进行遮荫。

4.2温度

4.2.1气温

气温过低时要加盖草苫、点燃火炉、挖设防寒沟等;气温过高时应及时放风降温,也可采取遮荫降温。

4.2.2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也是影响栽培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散热途径多,升温缓慢,在开始升温后,往往气温以达到生

育要求,但地温不够,使果树迟迟不萌动。因此覆盖前后应加强土温管理,提高土温,使土温和气温协调一致。易在扣棚前30天左右果园充分落水后覆盖地膜,原则上早盖以提高地温,过晚邻近扣棚或扣棚后再盖地膜,对提高土温作用不大甚至使土温上升更慢。

4.2.3温度调控

果树不同品种、不同物候期对温度要求是不同的。如扣膜后至升温前的休眠期要求较低的温度以利于果树休眠,升温后至开花前要求较高温度,而花期温度要求稍低等。棚室内温度控制要尽可能把温度调节到对果树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条件下。晴朗大白天,密闭棚室高温现象经常出现,超过果树生长适宜温度要求,需要进行降温。降温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遮荫、通风换气、结合灌水、喷雾降温。

4.3湿度

4.3.1空气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与果树蒸腾作用和吸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小时,果树蒸腾较旺,吸水较多,因而需水量较大,对果树生长有利。反之,相对湿度太小,会引起大气干旱,特别是气温高,土壤水分缺乏的条件下,影响更加明显。调节相对湿度的措施有:通风换气、严格控水、白天湿度过低可浇水、洒水、或喷雾。

4.3.2土壤湿度

土壤湿度直接影响作物根的生长及肥料的吸收,间接影响地上部生长发育。土壤干旱,作物蒸腾失水,水分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抑制果树生长;土壤积水,土壤中气体减少,根系缺氧。一般来讲,土壤容水量在60%--70%,作物生长发育最好。棚室由于薄膜覆盖与外界隔离,没有天然降水,土壤湿度只能靠人工来调节。

4.3.3湿度调控

设施内的湿度调节,必须根据果树各生育期对湿度的要求进行。湿度过低时,可用增加罐水、地面和树上喷水等方法将湿度提高;湿度过高时,最有效的办法是换气和覆地膜。

4.4空气成分

4.4.1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常是0.03%,这个数字虽然也能保证果树正常发育,但若人工增施二氧化碳,则会获得更高产量。增施二氧化碳效果较好的方法是采用“营养槽”法。具体做法是:在果树株间挖深40厘米,宽30-40厘米的沟,沟底及四周铺设薄膜,将人粪尿、干鲜杂草、树叶、畜禽粪便等添入,加水后使其自然腐烂。每次处理可使二氧化碳持续发生20天左右,整个生育期处理2次。增施二氧化碳的方法还有燃烧白煤油、施用二氧化碳肥料、增施有机肥等。

4.4.2有毒气体

棚室中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和亚硝酸气两种。

4.4.2.1氨气棚室内施用尿素,尿素分解产生的氨气,如果每立方米内超过5立方厘米,对作物就有危害作用。其特征是先是水浸状,接着变成褐色,最后枯死,尤其是叶片边缘部分更易发生。防止氨害的措施是氨肥施用量不宜过多,每亩最多不超过30千克,施用尿素后立即覆土,也可以与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混用,并充分罐水,可抑制氨害的发生,氨味过重时应及时开窗换气。

4.4.2.2亚硝酸气亚硝酸气

体超过2微升/升时,作物就会表现受害症状。防止方法是施肥种类要选择,若危害严重,要很快开窗换气。同时还要每亩施用100千克左右的石灰,提高土壤PH,有防止亚硝酸气化的作用。

作者简介:李银鱼,女,1965年生,农学本科,农艺师,山西阳曲县农业局

电话:13835129423(手)0351-5528858(宅)

邮箱:lyxml @tom.com

标签:;  ;  ;  ;  ;  

果树保护性栽培技术及防治探讨_果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