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对策分析论文_张丽敏 1陈耀光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对策分析论文_张丽敏 1陈耀光2

1身份证号:410 727 1985 0304 XXXX 2身份证号:410 425 1989 0410 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工程管理,也需要进一步重视质量管控技术,对工程施工建立更加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时刻把控工程的建设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建设水平,为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具体建议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一直都是建筑单位以及社会和政府重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也有较快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能够促进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信任度,并保证建筑工程行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行业稳定的进步。

1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1)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受地理环境影响如: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人为因素如施工人员素质,施工方法,设计水平施工管理,机械系统误差等著因素的影响。(2)工程质量的隐蔽性,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紧密相连,每个环节间隔时间较短切建筑工程具有不可拆卸的特点,其中间产品很少检验的到。整个建筑完成后质检无法看到期内部构造,如果不事先做好准备,或事中的监督控制,从表面是无法看到内部问题的。(3)建筑工程体型大,个体差异大,所以很难像一般产品那样由固定的技术参数,固定的规范标准,必然带来很大的波动性。(4)建筑工程终检受限。由于建筑物个体巨大,结构类型不同不可拆卸,无法像一般产品那样逐个检验,难以用检测设备进行检验所以给最后检验带来困难。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

2.1建设单位一味追求成本最低化

建设单位盲目寻求成本最低化。在工程招标或发包的时候,单纯的以施工报价为选择条件,那家施工单位报价最低就定那家为中标的单位,根本没有考虑是否低于当地市场利润水平。施工单位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只能挖空心思降低施工成本。一般情况下只能选用伪劣的建筑材料,选用施工技术差、费用低的施工人员,匆忙随意施工,粗制滥造,定会引起各类施工质量问题。建筑单位盲目压缩设计单位设计的时间,设计师匆匆应付差事,图纸存在很多问题。施工人员是按图施工,设计图纸都有问题,建筑工程质量怎么能保证没有问题;此外,有些建设单位完全不顾及施工计划和质量要求,一再压缩施工工期。

2.2勘察单位、设计单位责任感不强,服务意识差

勘察单位在勘察过程中责任制意识差,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不真实、准确。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没责任心,随便应付了事,不科学、规范、严谨地对待设计任务;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没有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不符合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勘察、设计单位非法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所承揽的工程。这些服务态度、责任感、违法行为必然对设计造成设计作品出现的不合理、不科学等问题。施工单位按照不合理、不科学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必定会致使施工反复的拆改,影响施工质量,埋下质量隐患。

2.3监理单位责任心不强,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监理单位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或监理投标书的承诺派出合格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对工程的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甚至许多监理人员都没有监理资,不了解监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另外由于建筑监理行业竞争加剧,监理费较低影响了监理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监督环节没有得到保证,势必会影响施工质量控制。其次,有些监理人员常常“挂起羊头卖狗肉”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差,监理记录漏洞百出,使整个工程的施工监理工作完全就是形式主义。

2.4施工单位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不高

有的施工单位道德水平不高,见利忘义,法律意识不强。以赚钱为目的,无暇顾及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早把质量二字抛在九霄云外。有的施工单位缺乏对施工质量系统性、合法性、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和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施工资源分配不合理,施工质量管理职没能落到实处,施工材料质量标准把关不严,管理不严,质量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

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具体建议

3.1积极转变质量管理模式

在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过程中,建筑企业要不断改进与优化质量管理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招标和项目立项中,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施工,处理好工程监理与施工队伍之间的关系,加强相互协调与沟通,保证工程施工与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其次,企业要给予工程监理一定的自主权利,不应对工程监理进行过多的干预。最后,要理顺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方之间的关系,达成统一的思想共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配合与监督,进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3.2构建原材料管理制度

在施工原材料使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先检后用”原则,全方位、多角度地检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原材料、半成品等,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质量检验,待检测准确无误以后再进行使用,避免出现使用不达标的产品,确保工程的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3.3加大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全面监督管理项目施工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构建相应的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严格把控每一道施工工序。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过程中,各个施工部门和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企业还要结合每一个工程项目构建质量保障责任制,做好相应的自检、交接检等工作,要经过监理人员的检验,增强检验项目的清晰度与透明度。此外,对于隐蔽工程项目来说,建筑施工企业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的检查验收工作,结合检查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质检人员要实时追踪整个施工过程,如果存在工程质量不达标的检验批项和分项等,要一律拒绝,创建规范高效的施工工程氛围。

3.4强化施工项目检查与验收

3.4.1做好施工前的检查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需要应用到测距仪和水准仪等仪器,相关检验部门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纠正仪器。在一起检测合格后,要获取相应的质量合格证明,为后续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4.2潜在工程检查验收

建筑施工企业在检查合格潜在工程质量以后,相关部门还要进行检查,并制定配套可行的检查文件。加大对潜在工程孔底和槽底的审核力度,确保槽底、桩底孔与勘探标准相契合。在检验工作中,要认真检查每一个槽底。并且在检验项目基础地质情况时,地质高度尺寸要做好相应的标记,认真检验桩工程数量。待准确无误后,再开展下一道施工工序。

3.5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强大推动下,要想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各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就必须要积极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严格监督与控制整个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充分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进而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6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根据相关统计可以看出,由于施工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在全部质量问题中占据着较高的比例,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对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必须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为施工人员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比如专家讲座、课程培训以及现场指导等,并且还要注重安全教育的宣传与引导,深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而成立一支质量过硬的团队。此外,施工工作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要有一段时间的试用期,待试用期满以后,再安排正式上岗培训,确保重点施工位置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到持证上岗,将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规范化。

结束语

总的来看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很多,涉及面广并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监管职能,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思想作风过硬,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施工队伍,是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韩丽丽,戚震.浅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4(14):45-46.

[2]宋子青.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

[3]陈海东.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30-030.

[4]王庆哲.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3):221-221.

[5]翁满丽,洪培浪.浅议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0(7):110-110.

论文作者:张丽敏 1陈耀光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对策分析论文_张丽敏 1陈耀光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